【錯誤】網傳「退休公教的心痛,從軍公教身上借錢還外債,18%的由來」?

【錯誤】網傳「退休公教的心痛,從軍公教身上借錢還外債,18%的由來」?

事實查核報告#2855
網傳「退休公教的心痛,從軍公教身上借錢還外債,18%的由來」?
發布日期/2024年2月7日

經查: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4/2/7版】

近期流傳「軍公教人員18趴由來」文章,宣稱政府向沙烏地阿拉伯借錢蓋國道1號,為了還債先扣軍公教薪資,之後才用18%補貼。查證如下:

一、軍公教優惠利率存款(俗稱18%)於1960年代就已開辦,開辦之初利率曾達21.6%,早於1971年國道1號開工,以及1974年向沙國借款。

傳言聲稱為了償還沙國外債,才有了軍公教優惠存款利率18%,與歷史事實不合。

二、台灣興建國道1號確實曾向沙烏地阿拉伯借款3000萬;但財政部國庫署表示,還債財源主要來自高速公路通車後的國道收益,與軍公教薪資無關。

三、全國公務人員協會表示,早期軍公教人員薪資微薄,與民間企業落差很大,因此給予退休金存款優惠利率作為補償。沒聽過為了償還外債,先扣軍公教薪資的說法。

台灣興建國道1號確實曾向沙烏地阿拉伯借款,但傳言聲稱軍公教18%起源於償還沙國借款,此因果關係與歷史事實不符,因此為「錯誤」訊息。

【查核聲明】查核報告針對借外債興建國道1號、軍公教18%緣由等內容查證;網傳對於軍公教年金改革為個人意見,不屬於查核範圍。

背景

通訊軟體與社群平台2024年1月流傳一段「退休公教的心痛......軍公教人員18趴由來」,內容稱政府跟沙烏地阿拉伯借3000萬美元蓋國道1號,而政府還債是從全國軍公教身上借錢,每個月扣一部分,等軍公教退休後,再以18%利息補貼,此為18趴的由來。

搜尋網路,發現至少從2022年即開始流傳類似訊息,但當時傳言文字版本不同,說明較詳細,且附有一個部落格文章連結,文末署名為中華民國全國公務人員協會人員。上述網傳18%由來的說法即摘錄自此文。


圖1:通訊軟體流傳訊息擷圖


圖2:社群平台流傳訊息擷圖

查核

爭議點、網傳「政府跟沙烏地阿拉伯借3000萬美元蓋國道1號,從軍公教身上借錢償債,等退休後以18%利息補貼」,實際狀況為何?

國道1號興建過程為何?

依據經建會於1979年出版的《十項重要建設評估 》,國道1號(中山高速公路)是在1971年開工,1978年全線通車。

國道1號預算近新台幣489億元,其中包含向沙烏地阿拉伯的貸款3000萬美元(折合當時10.8億台幣),約定自1979年起,分10年10期無息償還。



圖3-4:國道1號(中山高速公路)預算/來源:經建會1979年《十項重要建設評估》

根據國史館全國法規資料庫資訊,在中山高速公路興建期間,政府財政拮据,在沙烏地阿拉伯財政部長涂爾吉(H. E. Sheikh Mohammed Aba Al-Khail)1974年訪問台灣時,當年的財政部長李國鼎對沙國提出貸款需求,獲沙國政府同意貸款3000萬美元,雙方於1974年10月簽約,約定以10年無息方式償還。

軍公教優惠存款18%起源為何?與沙國3000萬借款有關嗎?

(一)依據銓敘部2003年6月2日在立法院的專案報告以及考試院官網資料,軍公教的優惠存款(年息18%),是指「一次退休金」與「養老給付」兩筆錢的優惠存款。

開辦背景,源於退伍軍人自1958年享有一次退伍金與軍保的優惠存款,考量早期公教人員待遇微薄,連帶影響退休所得偏低,因此比照軍職,在1960年代陸續開辦公務與教育人員退休金優惠存款,在1961年時優惠利率為21.6%;再於1970年代開辦養老給付。

軍公教的優惠存款利率,開辦以來歷經21.6%至14.25%的變化,到了1983年才固定利率為18%。

因此,軍公教的優惠存款自1960年代即已開辦,時間早於1971年國道1號開工,以及1974年向沙國借款。傳言聲稱為了償還沙國外債,才有了軍公教優惠存款18%,與歷史事實不合。


圖5:軍公教優惠利率存款由來/事實查核中心製表

(二)全國公務人員協會理事長高誓男表示,部分傳言使用全國公務人員協會人員名義散播,但事實上協會從未發過此文,也無相關內容的新聞稿。

高誓男說,早期軍公教人員薪資微薄,與民間企業落差很大,因此才在退休金存款給予優惠利率,作為工資補償。他沒聽過為了償還外債,先扣款軍公教薪資的說法。

(三)財政部國庫署表示,台灣因興建高速公路,向沙烏地阿拉伯借款的3000萬美元,是依照合約分10年償還。還債財源主要來自高速公路通車後的國道收益,與軍公教薪資無關。

(四)行政院年金改革辦公室早於2018年即已針對相關說法闢謠,澄清公務人員的優惠存款是為了彌補早期低薪退休公務人員退休金的不足,不是償還被扣減的薪資。

結論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4/2/7版】

近期流傳「軍公教人員18趴由來」文章,宣稱政府向沙烏地阿拉伯借錢蓋國道1號,為了還債先扣軍公教薪資,之後才用18%補貼。查證如下:

一、軍公教優惠利率存款(俗稱18%)於1960年代就已開辦,開辦之初利率曾達21.6%,早於1971年國道1號開工,以及1974年向沙國借款。

傳言聲稱為了償還沙國外債,才有了軍公教存款優惠利率18%,與歷史事實不合。

二、台灣興建國道1號確實曾向沙烏地阿拉伯借款3000萬美元;但財政部國庫署表示,還債財源主要來自高速公路通車後的國道收益,與軍公教薪資無關。

三、全國公務人員協會表示,早期軍公教人員薪資微薄,與民間企業落差很大,因此給予退休金存款優惠利率作為補償。沒聽過為了償還外債,先扣軍公教薪資的說法。

台灣興建國道1號確實曾向沙烏地阿拉伯借款,但傳言聲稱軍公教18%起源於償還沙國借款,此因果關係與歷史事實不符,因此為「錯誤」訊息。

【查核聲明】查核報告針對借外債興建國道1號、軍公教18%緣由等內容查證;網傳對於軍公教年金改革為個人意見,不屬於查核範圍。

補充資料

中沙大橋歷史事件為何?

查核中心致電諮詢交通部高速公路局,並蒐整檔案局台灣歷史博物館雲林國家文化記憶庫等網站公開的資訊,以及檢索《聯合新聞網》、《中央社》等媒體報導紀錄。

國道1號中沙大橋原名濁水溪橋,興建國道部分資金來自沙烏地阿拉伯,為了表達感謝,特將興建高速公路最艱難的一段以「中沙大橋」命名,「中沙」二字的「中」是指中華民國,而「沙」則是指沙烏地阿拉伯。

中沙大橋為聯絡台灣南北的重要橋梁,1978年10月31日完工正式啟用,該橋位於彰化縣溪州鄉與雲林縣西螺鎮交界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