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核教學文】選舉造勢凱道塞滿有幾人?MapChecking幫你算!

【查核教學文】選舉造勢凱道塞滿有幾人?MapChecking幫你算!

記者陳璽安/報導

每次凱道有選舉造勢或遊行活動,都會引起參與人數的討論,估算的數字眾說紛紜,到底誰算的準?一般民眾要怎麼自行估算活動參與人數呢?

查核中心在這裡介紹一個簡單好用的人數估算工具「MapChecking」,到底遊行人數有多少,不限於凱道,只要是Google Map能搜尋到的地點,你都能自己算算看!

遊行人數怎麼算?MapChecking是什麼?

造勢或遊行活動很難現場數人頭、確認人數,因此在計算活動人數時,只能側面推估,而最常使用的方式是用面積來推算。

在2014年的反服貿遊行的媒體報導中,以及2016年台北市府估算反電業法抗議人數新聞稿,均提到警方對於集遊人數的計算,是比照美國警方,依據加州柏克萊大學新聞學教授赫伯特.雅各布斯於1967年提出之方法(Herbert Jacobs Method),以集會場所面積換算,依其疏密程度,乘以每單位面積的人數計算。警方估算反服貿遊行與反電業法抗議活動的人數,均是以每平方公尺3人來採計。

法國工程師Anthony Catel則開發了一款人數推估工具「MapChecking」,讓網友可以自行評估人群密度。

「MapChecking」是以Google Map為基底,使用者圈選欲計算的區域後,系統自動算出面積,使用者著可點選人群密度參數,最低為每平方公尺0.1人,之後以每平方公尺0.05人為一單位增加,最高可選到每平方公尺5人。

如果光看數字難以想像實際的人群密度,可參考英國人群安全與風險專家G. Keith Still博士以模型呈現的人群密密度視覺效果,其以網球場(625平方公尺)為背景、邊長5公尺的正方形網格為尺標參考,呈現不同人群密度的視覺效果。

操作範例:2013年的洪仲丘遊行有多少人?

我們以2013年探討軍中人權的「洪仲丘事件」抗議遊行為例,試著推算當時的遊行人數。

第1步:確認預估人數的範圍

推算人數的第一步是預估人數範圍,查核記者儘量找到可以看到外圍人群的照片還原現場,最後選定蘋果日報新聞照片,計算照片中的遊行人數。

選定照片後,接著搭配Google Map的衛星地圖,找出當作參考的建築,以確認要圈選的範圍。

由於照片範圍限制,我們暫無法計算照片外的人群,且部分道路被建築遮蔽,只能大概估算。確認範圍後,接著進入MapChecking選取範圍。

第2步:在MapChecking搜索地點並以滑鼠點擊選取範圍

進入MapChecking後,以滑鼠點擊,一點一點勾勒出想要選取的範圍,就能計算面積。此時應注意進入「衛星檢視」模式,因為地圖模式的道路寬度是經過統一的,如果沒有進入衛星檢視,可能導致道路寬度被低估。

在滑鼠點擊出來的每個「點」都是可以拖曳調整的,甚至可以一點一點勾勒出不包括景福門的圓環道路。

第3步:評估人群密集程度

圈選完範圍後,接著點選人群密度。如果以警政署的標準每平方公尺3人來計算,那麼這個新聞照片約有10萬4695人;若是以最擁擠的程度、每平方公尺5人來計算,則約有17萬4492人。

使用人數估算工具的注意事項

查核記者是以檢索新聞照片的方式來還原當時的現場。但使用照片來推估,應知道照片只是一瞬間的影像,但人潮是流動的,不同時間點的參與人數可能不同,因此不應以瞬間的照片,來斷定整場活動的人數。

此外,實際檢索當時的新聞照片,可發現媒體大多以中山北路與凱達格蘭大道交界的景福門為中心,拍出人潮密集的畫面,但大部分畫面都沒有拍攝到外圍人群,因此無法確定邊界,會造成推估人數不精確的因素。

更重要的是,只要是預估,人數就一定有誤差,且實際操作MapChecking、勾勒範圍時,會發現道路上有分隔島,即使能排除圓環中間的景福門,也難以一一排除分隔島。

這篇文章介紹了MapChecking的操作方式以及操作時的注意事項,選前之夜晚會有多少人呢?快點動手算算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