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會陳彥良:交易用匯款,有金流才能追查


虛擬貨幣、AI科技的出現讓詐騙越加猖獗,為逃過法眼,詐團哄騙受害者面交金錢,再將款項匯至國外產生斷點,讓打詐難上加難。現行和未來有哪些打詐措施,防範民眾辛苦錢受騙?金管會副主委陳彥良接受國立教育廣播電台節目及Podcast節目《新聞真假掰》主持人黃兆徽專訪,表示無論是投資或交易都要以匯款為主,倘若被詐騙,金管會和銀行也有機會透過金流追討款項。
政府機關加強金流監管,詐團難以製造斷點
詐騙手法多樣,假投資、網購、感情詐騙都成手段之一。但陳彥良強調不管因什麼狀況受騙,都要謹記要留下金流痕跡,因詐團會讓受害者面交款項,目的就是為了製造斷點、難被追緝。「例如在匯款時看到警示帳戶,你會出現一些情緒讓你猶豫。但如果是面交給錢就少了一個緩衝機制。」
詐騙流程的最後一步便是受害者將錢轉交給詐團。陳彥良指出透過對於帳戶金流的監管,已造成詐團很大的成本,難以透過銀行金融體系來完成金融詐騙的最後一步。「詐團將詐款匯出國外前,會在不同銀行移動詐款製造斷點。現在跨銀行已經建立如國泰盾、富邦鷹眼識詐等等機制進行聯防。」除了判別金流異常,去年透過銀行臨櫃關懷也阻詐逾101億元。
除了銀行體系合作,陳彥良表示現今利用AI判別網路詐騙內容,且提高通報警政單位頻率至一天三次,儘快下架詐騙內容避免更多民眾接觸。過往若發現帳戶有異,必須要等到被報案異常交易才能請銀行限制交易功能。陳彥良提到在打詐專法出現後,授權銀行可以自己判斷是否異常去暫停部分交易服務。
陳彥良說目前金管會正在研究民眾匯款輸入帳號後,能夠出現對方的部分名字,辨識到底匯錢給誰。「至少還可以做一個比對,可能明明要匯給某一個人,卻顯示匯給某某奇怪公司,是另一種防護方式。」儘管有隱私保障疑慮,但陳彥良表示若民眾能因防詐做一點退讓,可以讓打詐更為容易。
虛擬資產平台需向政府登記,讓政府得以監管洗錢行為
去年《洗錢防制法》修正上路後,已要求提供虛擬資產服務之事業或人員(VASP)需向登記洗錢防制,否則可判罰2年以下有期徒刑。陳彥良說縱使管不了虛擬資產,政府也透過監管虛擬資產交易或保存的平台,讓民眾在政府認證的平台交易時能被檢查,提供給民眾多一層保障。
陳彥良說金管會於6月底將VASP專法草案送行政院,期許能藉由專法讓虛擬資產交易不能透過現金,只能匯款,讓金管會有金流可以追查,也有機會阻斷金流幫助民眾拿回詐款。「民眾一定要有詐騙可能在你身邊的警覺。只有自我的防護意識,加上民間和政府的努力,才能把詐團這股惡勢力壓下去。」
【新聞真假掰|假訊息ByeBye!】由台灣事實查核教育基金會董事黃兆徽主持。節目中邀請各行各業的朋友暢談媒體議題,為聽眾提升媒體素養、增強對假訊息的抵抗力,希望達成「群體免疫」,讓大家都和假訊息說掰掰!
更多精彩內容請搜尋「新聞真假掰」,或上各大Podcast平台收聽,YouTube頻道則有訪談精華影片陸續上架。除了適合大眾收聽收看,也推薦各級學校老師在規劃媒體素養課程時可列入影音輔助教材。(撰文:紀泰永、張育騰)
【立即收聽】新聞真假掰 — 假訊息 Bye Bye|EP199|
Apple:https://pse.is/7utm4e
Firstory:https://pse.is/7utlwn
Spotify:https://pse.is/7utlzc
KKbox:https://pse.is/7utm7b
【非聽不可的相關訪談】
台灣人一年被騙千億!防詐總動員:從一則LINE訊息到跨國詐騙黑色產業鏈,政府、平台、個人,沒有人是局外人!
【喜歡這集嗎?想對主持人或來賓提問嗎?】
🌟評分、留言這裡走|https://pse.is/4p9wyd
【好節目需要鼓勵~請給我們五星好評】
🌟訂閱、評分、留言這裡走|https://pse.is/4lblz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