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台灣有事說」、中國駐大阪總領事「斬首言論」引發關注,網路社群隨後流傳訊息宣稱日本經濟安全保障擔當大臣小野田紀美宣布,「將在48小時內取消非法滯留日本的中國人簽證」等措施。這是虛構捏造的訊息。
一、檢索日本主流媒體與日本政府官網,均未發現任何訊息支持網傳說法。傳言內容也無提供官方或媒體來源。
二、日本專家李世暉表示,並未聽聞日本政府發布網傳內容的訊息。涉及驅逐、沒收資產與清查的措施屬跨部會重大政策,按日本政府體制應由內閣官房長官統一發布,而非擔當大臣小野田紀美自行宣布。
三、日本政府近期啟動外國人政策的跨部會檢討,重點包括土地取得、簽證與入管制度及外國人活動監管。日本政府特別關注外國人購地與不動產持有,但因相關國籍、用途等資料掌握不足,目前僅進行調查與資料整備,並未提出針對特定國籍的購地限制。
傳言虛構捏造訊息,並錯誤聲稱是由日本官員宣布,為「錯誤」訊息。
背景
社群平台Threads與臉書流傳訊息稱:因中國駐大阪總領事發表「斬首日本首相」的言論且未道歉,日本經濟安全保障擔當大臣小野田紀美宣布,「將在48小時內取消非法滯留日本的中國人簽證、沒收3000億日圓資產,並展開對中國人在日非法行為的全面清查」等措施。
查核
查核點一:傳言指稱事件
日相「台灣有事」言論引波瀾,中領事「斬首說」反擊惹議
綜合《衛報》、日本網與《中央社》等報導,日本首相高市早苗11月7日在眾議院預算委員會答詢時指出,若發生「台灣有事」且伴隨對方使用武力的情況,可能構成日本得以行使集體自衛權的「存亡危機事態」。高市並補充,是否落入該情況須依實際發生的個別具體情勢判斷。
中國駐大阪總領事薛劍8日在社群平台X轉發《朝日新聞》相關報導,並留言稱「那種擅自闖入的骯髒頭顱,就應該毫不犹豫斬掉。你們做好覺悟了嗎」,還附上憤怒表情符號。這段被解讀為「揚言斬首」的貼文引發日本政界與輿論強烈批評,相關貼文後來已刪除。
查核點二:傳言說法是真的嗎?
日本政府並未發布網傳內容
(一)檢索日本媒體、日本政府官網,均沒有找到傳言宣稱的「小野田紀美因中日外交爭議,宣布將在48小時內取消非法滯留日本的中國人簽證、沒收約3000億日圓資產,並全面清查中國人在日的各類非法行為」的訊息。
(二)政大安倍晉三研究中心主任李世暉受訪表示,並未聽聞日本政府發布網傳內容的訊息。
李世暉指出,從日本政府的體制來看,傳言提到的內容屬於高度敏感且影響廣泛的外交與治安措施,按制度應由內閣官房長官(相當於行政院秘書長兼政府發言人)對外統一發布,而不是由「經濟安全保障擔當大臣」小野田紀美宣布。
李世暉說,小野田紀美屬於「擔當大臣」,更接近行政院政務委員的角色,負責特定政策協調,並無權單獨宣布涉及跨部會的大規模驅逐、資產沒收或全國性清查。這類措施必須由多個部會共同執行,例如財務省掌握稅務資料、國土交通省負責土地資訊、法務省負責入管與驅逐作業,不可能由單一部門獨自決定或公布。
日本政府釐清外國人購地現況 尚無針對特定國籍措施
日本政府在高市早苗首相領導下,正研擬強化外國人在日活動及不動產持有的相關規範。根據《外交家》報導,日本政府計畫在2026年1月前整理出「外國人政策的基本觀點」,並於11月4日召開首次部會聯合會議,要求各部會起草涵蓋簽證逾期、土地購置、非法伐木等領域的制度修正方案。
報導指出,日本政府尤其關注外國人購地議題,包括因日圓走弱導致海外投資客購屋增加、對當地房價的影響,以及外國人持有不動產的監管問題。然而,日本政府也坦言,目前對外國人土地持有的國籍、用途及是否位於離島、水源地或國防設施周邊等敏感區域的掌握並不完整,因此現階段政策重點在於「調查現況與資料整備」,尚未對特定國籍提出立即性購地限制。
另根據《產經新聞》文章指出,小野田紀美11月4日在記者會中舉例說明部分外國人的違規情況,包括外國人以外國駕照切換日本駕照後肇事、社會保險費納付率偏低、以及未依森林法或國土利用計畫法申報即進行森林砍伐等行為。
小野田紀美強調,政府會確實處理這些「一部分」外國人的違法案例,但不應因此造成守法外國人的污名化,並指出政府更應向社會傳達「多數外國人都依法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