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社群流傳訊息稱,光電業者以清潔劑清洗烏山頭水庫光電板造成水質污染,經濟部與業者澄清僅使用清水清洗。隨後又有傳言引用環境部水庫水質監測年報,聲稱「烏山頭水庫設置光電板後透明度是台南最差」,並指「各水庫根本沒有驗清潔劑」。傳言錯誤解讀監測數據,烏山頭水庫在台南各水庫中透明度名列前茅,且自2023年起已主動加驗「陰離子界面活性劑」,民生與灌溉用水亦由其他單位依法檢測把關。
一、傳言誤讀環境部年報「TSI(透明度)」數據,以為數據越低透明度越差。事實上正好相反,水愈清澈,其TSI值反而愈低。成功大學環境工程學系教授林財富表示,環境部年報中的「優養化指數(TSI)」是以透明度、葉綠素a與總磷三項指標加權計算,若將「TSI(透明度)」誤解為實際透明度,就會得出與現況相反的結論。
二、根據環境部水質保護規劃司提供資料,近5年台南五座水庫(烏山頭、白河、鏡面、南化及曾文)中,烏山頭水庫透明度均名列前茅。依今年第2季監測結果,其優養化程度為「普養」等級,水質並不差。
三、經濟部水利署表示,環境部負責訂定水庫監測的統一標準,各水庫因用途不同,由管理單位(如農田水利署)決定是否增列項目。烏山頭水庫因設置光電設施,於2023年起主動新增檢測「陰離子界面活性劑」,檢測結果均符合標準。其他作為灌溉或民生用途的用水,也有不同單位依相關法規進行監測,網傳「各水庫都未驗清潔劑」的說法過於片面。
因此,傳言不僅錯誤解讀報告數據,也片面宣稱「各水庫未驗清潔劑」,為「錯誤」訊息。
延伸閱讀:網傳「烏山頭水庫驗出2273公斤清潔劑」為錯誤推論訊息
背景
近日有媒體報導台南烏山頭水庫上設置水面型太陽能光電板。社群平台流傳訊息質疑光電業者用清潔劑洗光電板,導致清潔劑污染水庫。不過,經濟部、光電業者澄清,合約規定要以清水清洗,而且水庫水質檢驗正常,回應外界質疑。
隨後傳言又引用環境部水庫水質監測年報數據聲稱「從111年架設光電板起,烏山頭水庫的水質透明度是台南最後一名」,並指出「各水庫根本沒有驗清潔劑(界面活性劑)」。
查核
查核點一:烏山頭水庫水質透明度為台南最差?
透明度、葉綠素a與總磷計算卡爾森指數,用來評估水庫優養化程度
(一)網傳表格擷圖自環境部111及112年的環境水質監測年報。
查核中心檢視環境水質監測年報,可知水庫的水質監測項目共13項,包含水溫、透明度、pH值、溶氧量、導電度、濁度、懸浮固體、化學需氧量、氨氮、總磷、葉綠素a、總有機碳與總氮。
另外,在年報的「水庫水質監測數據統計分析方式」章節則說明,水庫通常以計算「優養化指數」來評定水質。監測時會先採用單一測站表層水之透明度、葉綠素a與總磷等3項數值,將測得數據分別換算為TSI(總磷)、TSI(透明度)、TSI(葉綠素a),再根據這3項TSI計算卡爾森指數(CTSI);隨後,把各測站的CTSI加總取平均值,即為水庫該次水質的代表值;至於年度的卡爾森指數,則是以各次卡爾森指數加總取平均值,以評估水庫優養化的程度。
(二)成功大學環境工程學系講座教授林財富10月15日受訪表示,環境部年報中「優養化指數(TSI)」的計算,是以透明度、葉綠素a及總磷三項指標加權所得。葉綠素a代表浮游植物的生物量;總磷反映水體中營養鹽的濃度;透明度則是光線穿透水體的深度。
傳言混淆監測指標,誤將TSI當成實際透明度
(一)成功大學環境工程學系講座教授林財富協助檢視傳言後表示,在計算優養化指數時,葉綠素a與總磷數值愈高,TSI指數也會愈高;但透明度的關係相反,透明度愈深(代表水質愈清澈),其TSI值反而愈低。林財富指出,若將「TSI(透明度)」誤解為實際透明度,就會出現與現況相反的結論,這正是網傳說法錯誤的原因。
(二)環境部水質保護規劃司補充說明,透明度代表光線能穿透水體的深度,數值愈大表示水體愈清澈。然而,為了計算「卡爾森指數」,年報中的透明度數據會依公式轉換為「TSI(透明度)」;轉換後的數值愈大,反而代表水質愈不透明。水保司表示,傳言應是混淆了這兩個概念,才會誤把水質透明度名列前茅的烏山頭水庫,說成「台南最差」,實際情況正好相反。
烏山頭水庫近年在台南各水庫中透明度持續名列前茅
根據環境部水質保護規劃司10月13日提供給查核中心的圖表,比較近5年台南五座水庫(烏山頭、白河、鏡面、南化及曾文)的透明度,烏山頭水庫在各年度均名列前茅,並無網傳「透明度為台南最差」的情形。另依環境部全國環境水質監測資訊網公布資料,烏山頭水庫今年第2季的監測結果顯示,其優養化程度為「普養」等級,水質並不差。
查核點二:水庫水質有檢測陰離子界面活性劑嗎?
水庫監測不含界面活性劑 烏山頭主動檢測、灌溉民生用水另由其他單位把關
查核中心檢視環境部相關法規,包括《水污染防治法》、《水體水質監測站設置及監測準則》及《地面水體分類及水質標準》,顯示「陰離子界面活性劑」並非水庫常規監測項目。
經濟部水利署表示,目前由環境部訂立統一標準,負責水庫水質監測。此外,各地水庫分屬不同管理單位(如烏山頭水庫由農田水利署管理),因水庫用途不同,也會有各自的水質監測項目,都會公布在水利署官網。
檢視水利署資訊,目前僅有烏山頭水庫有檢驗「陰離子界面活性劑」。農田水利署嘉南管理處企劃室主任蔡宗勳表示,烏山頭水庫光電場完工後,就收集各界意見增訂檢驗項目,「陰離子界面活性劑」是從2023年開始檢測,至今均合乎標準。
而根據經濟部「自來水水質標準」,其檢驗項目除陰離子界面活性劑外,還包括數種重金屬、農藥、除草劑等;若用途為飲用水,依據環境部「飲用水水質標準」,其規範更嚴格。
也就是說,雖然環境部法規並未規定需檢測水庫水體的陰離子界面活性劑,但當水被用於民生及飲用水用途時,其實都需要檢測水中陰離子界面活性劑的含量,為水質把關。
首圖來源:台汽電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