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9/15-2025/9/21】闢謠TOP10
本週社群傳言監測,一則「北市明星國中退休校長被騙2000萬」的故事幾乎洗版,短短一週就有數百則民眾通報,顯見民眾防詐意識提升、關心財務安全,且會互相分享詐騙故事、提高警覺心。但查核後發現,這則傳言其實並非真人真事,而是拼湊多個詐騙手法而成的虛構故事。
時事議題也持續成為謠言的素材,高雄興達電廠爆炸,網路出現虛構訊息稱是空軍實彈演習誤射; 近日普發現金也成討論焦點,網路又出現「領萬元線上登記」網站,要求民眾輸入信用卡號、姓名等,利用民眾對政策可能不甚明暸的資訊空白階段而詐騙。
此外,有多則健康老謠言持續熱傳,例如錯誤宣稱基改食品有毒、吃不完的罐頭冰冰箱會鋁中毒等;還有中醫師引用動物試驗結果,錯誤宣稱孕婦吃麵會有害胎兒健康,也引發社群軒然大波。

本周值得關注的3類傳言如下:
|台灣詐騙頻傳 過度誇大的「警示文」可能麻痺防詐意識
社群平台熱傳的文章描述,一名台北市明星國中退休校長「黃瑞德」,加入「高層次學術討論」LINE群組,並參與「AI健康管理」與「量子醫療投資」等投資計畫,遭詐騙2千萬元。後來因對方聯繫方式消失,才發現這是精心騙局,撥打165反詐專線並接受媒體採訪分享經歷。
雖然上述詐騙手法讀來「似曾相識」,但165防詐專線指出,此事並非「真人真事」,是網路虛構故事。不過,傳言提到加入LINE群組後推銷產品或投資,或是經他人介紹的特殊投資,都是常見的詐騙手法,民眾在接收到相關資訊需要特別小心,避免上當。
防詐專家也提醒,許多人誤以為這類「驚悚詐騙故事」或「誇張案例」具有教育或提醒效果,但實際上可能造成反效果。首先,這類訊息會讓觀眾難以分辨真假,長期下來可能降低對真實防詐資訊的信任;其次,極端化的情節會讓民眾誤以為只有誇張手法才是詐騙,反而忽略日常更常見的詐騙模式。
此外,這類內容的創作者多半以博取眼球、賺取流量為目的,與真正的防詐教育動機不同,一旦錯誤內容大規模傳播,還可能製造社會恐慌,甚至被詐騙集團利用來混淆視聽。
| 普發一萬屢被詐騙利用 底度電價調整釀「偷漲電價」風向
近期有兩則傳言都跟時事議題有關,一則是又有詐騙集團利用普發現金議題,宣稱「上網申請即可領萬元」,要求民眾提供信用卡號等,意圖詐騙個資和金錢。此手法今年8月也曾出現,顯見詐騙集團會不斷利用時事議題、利用民眾不了解普發現金流程行騙。
另一議題是台電自今年9月調整底度費,導致空屋戶2個月電價將從60餘元一口氣漲到200元。雖然漲價是依據電價審議會3月28日決議,台電則是8月底才在官網公告,很多受影響民眾並未充分接收相關訊息,也導致社群流傳「政府偷漲價」的風向。
專家說,底度費可補充台電維護電網等固定成本,國外也有類似制度。對一般家庭而言,每月平均用電量約在300到400度之間,遠高於底度20度,因此一般住家電費不受影響。換言之,底度費針對的主要是閒置、未使用的空屋,這項措施不能直接解讀為電價費率調整。不過,台電應透過更直接的方式,讓用戶即時接收到相關訊息,避免民眾誤會。
| 孕婦吃麵不會傷胎兒 錯誤的健康資訊導致無謂恐慌
近期有中醫師稱孕婦吃麵食會導致流產、胎兒無心跳,為了取信於大眾,還引用多篇研究證實所言不假。查核中心請婦產科醫師協助解讀,發現該中醫師所提供的研究全是動物研究,其實驗結果無法套用於人體。
麵條雖然不是原型食物,但也不是對健康有害的「超加工食品」,醫師表示,婦女流產主因通常是胚胎染色體異常、胚胎發育問題 ,且通常與父母無關,更無涉日常飲食,傳言將麵食與「高脂肪飲食」、「超加工食品」混為一談,是誤導的說法。
中醫婦科醫學會也表示,目前沒有任何中醫古籍或現代醫學證據支持「孕婦食麵必然流產」之說;相反地,《神農本草經》與《本草綱目》皆記載小麥、麵食有安神、養心、益氣之效。
假冒醫師、專家的購物詐騙層出不窮,近來睡眠專家蔡宇哲名號和照片被盜用,虛構「蔡醫師為了家人睡眠、研發助眠藥物」故事。蔡宇哲聲明,他從未研發或販售助眠品,民眾如果要吃助眠產品,還是要先諮詢睡眠醫師或專家。
特別感謝排行榜技術提供:#資策會軟體技術研究院
特別感謝排行榜資料來源:#Cofacts真的假的資料
【⚠部分錯誤】 北市退休校長黃瑞德遭詐2000萬?
【🟦事實釐清】 沒用電的基本費從65元漲到200元,台電完全沒有告知?
【❌錯誤】 孕婦吃麵食,會導致胎兒無心跳、流產?
【❌錯誤】全民普發1萬「登記系統」已上線?
【❌錯誤】美國宣布基改食物含有嚴重的毒素?
【❌錯誤】蔡宇哲醫師研發改善睡眠、加速入眠的睡眠藥物?
【❌錯誤】空軍F16演習誤射,導致興達電廠爆炸?
【⚠部份錯誤】醫師提醒:5個壞習慣讓膝蓋壞掉?
【❌錯誤】吃不完的罐頭別直接放入冰箱,會引起鋁中毒?
【❌錯誤】淡水觀音山佛祖吞珠,3、4年才看得到?
(記者:陳偉婷;責任編輯:陳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