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捐款支持事實查核
台灣事實查核學苑

ENGLISH

Facebook X Instagram YouTube Apple Podcasts
看見真實,才能打造美好台灣
  • 最新消息
  • 查核報告
  • 謠言風向球
  • 議題觀察室
  • TOP10
  • 重點專區
  • 名家專欄
  • 國際視野
  • Podcast
Account 登入
YouTube Instagram TikTok
English
捐款支持
看見真實,才能打造美好台灣

網傳「義美、黑橋牌、新東陽、全聯收購美國萊豬,加工製造成香腸、火腿、肉鬆、肉乾等食品」?

邊境查驗未曾檢測出美國豬肉含有萊劑;業者產品均使用國產豬

  • 錯誤
  • 政治與政策

發佈:2025-08-19

更新:2025-08-19

報告編號:3780

查核記者:邱劭安、陳培煌

責任編輯:陳培煌

  • 錯誤
  • 政治與政策

發佈:2025-08-19

報告編號:3780

記者:邱劭安、陳培煌、責任編輯:陳培煌

內容
  • 背景
  • 查核
  • Share on Facebook
  • Share on Threads
  • Share on Pinterest
  • Share on LINE
  • Email this Page
  • Print this Page

近期社群流傳訊息稱義美、黑橋牌、新東陽、全聯收購美國萊豬製成加工食品。經查,這是舊謠言重傳,屬於錯誤訊息。美國進口豬肉在邊境查驗均未檢出萊劑,相關食品業者與通路商也都強調產品使用台灣國產豬肉。

一、食藥署豬肉儀表板顯示,自2021年開放含萊劑進口豬肉至今,邊境查驗未曾檢出來自美國進口豬肉及其他可食部位含有萊劑。唯一檢出案例為3批來自同一廠商的澳洲冷凍豬腳,檢出值為0.001ppm,雖符合殘留標準,但該廠商宣布不會進行任何販售。

二、義美、黑橋牌、新東陽等食品業者強調,其產品肉源皆為台灣國產豬肉,不含萊克多巴胺。通路商全聯表示,架上豬肉及自有品牌調理熟食均為台灣豬肉,未使用含萊劑國家豬肉。義美產品未銷往中國,且未曾檢出萊劑。此外,食藥署及地方衛生局抽驗皆未發現業者標示不實或使用進口豬肉的違規情況。

三、網傳「義美豬肉鬆在中國被檢出萊劑」源自2021年香港媒體自行送驗的報導。但香港食安中心,以及台灣消基會、農業部、食藥署檢測相關產品時,皆未驗出萊劑。義美也已經發文澄清,產品未出口至中國,更沒被中國檢出萊劑而退貨狀況。

四、專家表示,依現有毒理與流行病學研究,無證據顯示萊克多巴胺致癌。台灣現行殘留標準下,暴露量遠低於可接受攝取量,屬可接受風險,無健康危害。各國政策因歷史事件、毒理不確定性與動物福祉因素不同,歐盟維持零容忍,聯合國食品標準委員會(Codex)則設定最大殘留標準。

因此,傳言為「錯誤」訊息。

背景

台灣於2021年元旦開放進口含萊克多巴胺豬肉。社群平台近期流傳訊息稱「義美、黑橋牌、新東陽、全聯等收購美國的萊豬製造成各種香腸、火腿、肉鬆、肉乾、冷凍水餃、包子、罐頭食品全部變成加工肉食品!」,還有傳言說「義美賣到中國大陸的肉鬆被檢驗出萊豬做的,遭全數退貨」。

網傳訊息擷圖
網傳訊息擷圖

查核

查核點一:台灣邊境查驗狀況

台灣開放萊豬進口至今,邊境查驗時並未發現自美國進口豬肉含有萊劑

(一)台灣於2021年元旦開放進口含萊克多巴胺豬肉,並啟用豬肉儀表板彙整每日進口量、邊境檢驗及國產豬上市量。

查看衛福部食藥署豬肉儀表板,可知自今年1月累計至今,自美國進口的豬肉並未被檢出含有萊劑。此外,根據歷年豬肉儀表板資料顯示(113年、112年、111年、110年),美國進口豬肉皆未曾檢出萊劑。

(二)根據今年4月29日食藥署豬肉儀表板顯示,一批自澳洲進口的冷凍豬腳檢出萊克多巴胺0.001ppm。這是台灣開放萊豬進口以來,首次檢出含萊劑的豬肉。食藥署指出,該批貨品檢出值低於動物用藥殘留標準,依法核發輸入許可通知。

5月5日,又新增2批同廠澳洲冷凍豬腳檢出萊劑,檢出值同樣符合法定標準。食藥署長姜志剛指出,與首批檢出的產品來自同一製造廠商,檢出值符合標準,屬於合格產品。

進口上述含萊劑的豬肉商為台中市太平區的品田國際農畜股份有限公司。該公司於5月4日表示,雖然檢出值符合法規,但已引發消費者疑慮,因此不會將這批產品販售,並將再送檢並與國外廠商討論賠償與銷毀事宜。台中市政府也在同日發表新聞稿,相關肉品全數冰存,均未流入市面。

查核點二:義美、黑橋牌、新東陽、全聯收購美國萊豬後製成加工產品?

食品與通路業者均澄清,其販售的豬肉製品皆使用台灣豬肉,不含萊劑

(一)義美食品於8月7日透過臉書澄清,旗下豬肉製品皆使用台灣產豬肉,並強調未出口中國,更無被檢出萊劑退貨情況。新東陽於8月18日表示,所有產品均使用台灣豬肉,未含萊克多巴胺。全聯同日也說,架上生鮮豬肉均為台灣產,自有品牌熟食(如美味堂)未使用含萊劑國別的豬肉。黑橋牌則表示,其產品全數使用國產豬肉,未採用任何含萊劑豬肉。

(二)食藥署食品查核及檢驗資訊平台資料顯示,義美、新東陽、全聯、黑橋牌均無標示不實或使用進口豬肉情況。台北市、台中市及桃園市衛生局的相關專區檢視結果,也未發現業者有違規情形。

(三)網傳「義美、黑橋牌、新東陽、全聯等收購美國的萊豬,製作成豬肉加工產品」說法可追溯自2023年農業部進口蛋爭議時期。當時,傳言從進口蛋混充國產蛋,延伸為進口豬肉混充台灣豬加工,即宣稱義美、黑橋牌、新東陽、全聯收購美國萊豬後,轉為加工食品。

查核點三:義美在中國販售的肉鬆被檢驗含有萊豬,遭全數退貨?

義美產品未出口至中國,也沒有被檢出萊劑

(一)檢視中國海關總署港澳台地區生產企業註冊信息,可發現義美並未被中國允許進口任何肉類製品。

(二)義美食品於8月7日在臉書發文澄清,義美產品未出口至中國,更無被中國檢出萊劑而退貨。

(三)網傳「義美豬肉鬆在中國檢出萊劑遭退貨」為舊謠言。查核中心在第2609號查核報告已驗證過,當時傳言源自香港《文匯報》報導,但香港食安中心,以及台灣消基會、農業部與食藥署檢測結果均未驗出萊劑。

補充資料

專家怎麼看萊劑的健康風險

(一)台北榮民總醫院職業醫學及臨床毒物部部主任楊振昌表示,依現有的毒理學與流行病學研究,目前並無證據顯示萊克多巴胺具有致癌性。在台灣現行的殘留容許標準下,一般消費情境下的暴露量遠低於每日可接受攝取量,因此並不會產生健康風險。不過,如果殘留或攝食量超過標準,情況則需另行評估。

楊振昌說,各國政策上的差異,與不同歷史背景有關。例如歐洲部分國家過去曾因使用其他瘦肉精(如克倫特羅)造成中毒事件,加上毒理資料尚有不確定性,以及動物福祉等考量,才導致Codex訂定最大殘留標準(MRL)與歐盟維持零容忍政策並行,這些做法各有其背景。

(二)根據台灣媒體科技中心(SMC)5月發布「『進口豬肉殘留萊克多巴胺』專家意見」文章指出,成功大學工業衛生學科暨環境醫學研究所特聘教授李俊璋表示,依據國家攝食資料庫的肉品攝食量,以及食藥署訂定的限量標準所進行的健康風險評估,結果屬於「可接受之風險,不至於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

台灣大學生化科技學系名譽教授蕭寧馨提醒,風險標準並非單純的科學結果,而是帶有社會、文化、政治與經濟考量。例如Codex在2012年以69比67的差距通過殘留容許量標準,顯示其中存在政策選擇。政府應強化資訊透明與長期監測,讓民眾能在充分知情下自行判斷是否承擔風險。

中國醫藥大學公共衛生學系教授許惠悰透過數據換算指出,即使檢出0.001–0.003ppm的濃度,成年男性、女性及3–6歲兒童的暴露量,分別僅為安全攝取量的1/914、1/1418與1/693,均遠低於國際標準。

台灣海洋大學食品科學系教授凌明沛說,台灣與多國均將每日可接受攝取量(ADI)訂為1微克/公斤體重/日,這一數值已將嬰幼兒、兒童、肝腎功能不良者與心血管疾病患者等敏感族群納入考量。因此,民眾不必因檢出低濃度萊劑而過度擔憂。

查核結果說明:

錯誤

部分錯誤

事實釐清

正確

事實查核需要你的一份力量 捐款贊助我們

本中心查核作業獨立進行,不受捐助者影響。

查核結果說明:

錯誤

部分
錯誤

事實
釐清

正確

事實查核需要你的一份力量 捐款贊助我們

本中心查核作業獨立進行,不受捐助者影響。

看見真實.打造美好台灣!

假新聞與假資訊破壞人類溝通最根本的真實原則,傷害民主運作最基礎的信賴原則,必須加以遏止,以免斲喪公共生活的品質。

02-2501 7010

[email protected]

  • 成立宗旨
  • 董事會
  • 組織架構
  • 查核團隊
  • 查核準則及說明

立案字號 新北教社字第1092527630號
公益勸募許可字號 衛部救字第1141362484號

  • 捐款報告
  • 年度報告
  • IFCN的認證與申訴
  • 媒體報導
  • QA
© 2024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 Taiwan FactCheck Center 更正政策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政策

Scroll to top
Invalid search form.
聯絡我們

關於我們

  • — 成立宗旨
  • — 董事會
  • — 組織架構
  • — 查核團隊
  • — 查核準則及說明
  • — 大事紀
  • — 歷年得獎紀錄
  • — QA

支持事實查核

  • — 捐款報告
  • — 年度報告
舉報與申訴

  • 最新消息
  • 查核報告
  • 謠言風向球
  • 議題觀察室
  • TOP10
  • 重點專區
  • 名家專欄
  • 國際視野
  • Podcast
  • 台灣事實查核學苑
  • 關於我們
    • 成立宗旨
    • 董事會
    • 組織架構
    • 查核團隊
    • 查核準則及說明
    • QA
    • 捐款報告
    • 年度報告
    • IFCN認證與申訴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