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捐款支持事實查核
台灣事實查核學苑

ENGLISH

Facebook X Instagram YouTube Apple Podcasts
看見真實,才能打造美好台灣
  • 最新消息
  • 查核報告
  • 謠言風向球
  • 議題觀察室
  • TOP10
  • 重點專區
  • 名家專欄
  • 國際視野
  • Podcast
Account 登入
YouTube Instagram TikTok
English
捐款支持
看見真實,才能打造美好台灣

30年公關經驗,丁菱娟教社群時代如何有效溝通

  • Podcast節目

發佈:2025-08-12

文字:紀泰永
核稿:張育騰

內容
  • 危機延燒  品牌須迅速回應!
  • 想法兩極  用同理心打破立場高牆
  • Share on Facebook
  • Share on Threads
  • Share on Pinterest
  • Share on LINE
  • Email this Page
  • Print this Page

【若無法播放,請點此收聽節目】

影響力品牌學院創辦人丁菱娟(右)接受國立教育廣播電台節目及Podcast節目《新聞真假掰》主持人黃兆徽(左)專訪。

人人每天上社群媒體,看看誰又做錯什麼事;但反過來想,品牌在風頭浪尖上如何讓自己平安下莊呢?社群媒體加速民眾討論極化,打破兩者間的高牆關鍵為何?影響力品牌學院創辦人丁菱娟接受國立教育廣播電台節目及Podcast節目《新聞真假掰》主持人黃兆徽專訪,表示若是惡意攻擊且已造成品牌影響,必須儘速澄清;如做錯事則須第一時間認錯並回應

危機延燒  品牌須迅速回應!

在公關行業從事30餘年的丁菱娟形容,若廣告是自己說自己棒,「那公關就是讓別人來說你棒。」公關任務便在幫助品牌向外界傳遞核心價值。但社群媒體讓訊息快速流動的現代,若品牌遇到公關危機,如何在訊息的汪洋大海中辨別真假,順利幫品牌走出危機便成考驗。

丁菱娟分享面對公關危機的處理方式:如果是競業的惡意攻擊,可以先選擇觀望言論是否有造成影響,因為一但回應很容易進一步炒熱話題。若事件已延燒,丁菱娟指出品牌要第一時間表達立場,讓社會大眾得知惡意攻擊是假訊息,並請對方提供相對應證據,否則將保留追訴權利。「最重要的是再重申一次公司立場,如我們是一家很重視誠信、保護消費者權利的公司。」

倘若是品牌真有疏失或有爭議,丁菱娟強調儘管真相尚未釐清,也要儘速出面回應,避免釐清期的輿論就以把品牌形象撻伐殆盡。丁菱娟分析處理這類危機有三步驟:向外界解釋狀況、告訴大眾品牌處理手段,及未來避免方式,讓世人知道品牌是願意負起責任的。「如果真的有缺失就虛心接受指教,不要再掰了。很多企業主第一時間不會認錯,先喊冤是上游廠商採用什麼原料,但消費者是針對品牌才來買你的商品,你本來就有責任監督上游廠商,不是嗎?」

丁菱娟觀察好品牌的優點就是不會說一套,做一套。她舉例重視環保ESG的公司,若在商品使用一點點塑料,或標榜100%純淨卻有1%未做到,都會被網友拿出來放大檢視。「失敗的品牌就是當別人發現你講的跟做的不是同一套,沒有履行對消費者的承諾時,就會失去信任感,爾後就算商品做得再好消費者也是不會買。」

想法兩極  用同理心打破立場高牆

社群媒體塑成的同溫層效應,讓事實查核中心在宣導各類假訊息危害時容易因對方拒絕溝通,或其抱著辯論的心前來討論,導致兩者對話困難。丁菱娟指出民眾若遇到與自己立場不同、但仍願意爭論的人,至少還有溝通機會,可以藉由先求同再求異的技巧打破彼此間的高牆。「先表明對方支持的觀點很好、我很尊重,再提出『是否還有另一種想法』邀請對方對話,才有機會聽得進去。」

丁菱娟說溝通最重要的就是同理心,在大家各執己見時站在對方立場思考為什麼他會這麼想。「其實商業談判也一樣,談判不能永遠在想自己想得到什麼,而是他想要什麼,而我能如何去交換。所以一定要放下我執才能聽進別人講的話。」丁菱娟表示溝通時還須保持理直而氣和的心態,因若直接指責對方的錯,儘管對方認為有些理虧仍會惱羞成怒。「但如果換我們自己生氣,深呼吸和暫離現場都是讓自己冷靜的好方法。」

【新聞真假掰|假訊息ByeBye!】由台灣事實查核教育基金會董事黃兆徽主持。節目中邀請各行各業的朋友暢談媒體議題,為聽眾提升媒體素養、增強對假訊息的抵抗力,希望達成「群體免疫」,讓大家都和假訊息說掰掰!

更多精彩內容請搜尋「新聞真假掰」,或上各大Podcast平台收聽,YouTube頻道則有訪談精華影片陸續上架。除了適合大眾收聽收看,也推薦各級學校老師在規劃媒體素養課程時可列入影音輔助教材。(撰文:紀泰永、張育騰)

【立即收聽】新聞真假掰 — 假訊息 Bye Bye|EP204|

Apple:https://pse.is/7zkzp9

Firstory:https://pse.is/7zkzsc

Spotify:https://pse.is/7zkzqj

KKbox:https://pse.is/7zkzmf

【非聽不可的相關訪談】

喜劇地獄哏是加深歧視還是喚醒意識?

民主的危機:言論自由是保障人權的基石?還是威權滲透的武器?

【喜歡這集嗎?想對主持人或來賓提問嗎?】

🌟評分、留言這裡走|https://pse.is/4p9wyd

【好節目需要鼓勵~請給我們五星好評】

🌟訂閱、評分、留言這裡走|https://pse.is/4lblzz

事實查核需要你的一份力量 捐款贊助我們

本中心查核作業獨立進行,不受捐助者影響。

事實查核需要你的一份力量 捐款贊助我們

本中心查核作業獨立進行,不受捐助者影響。

看見真實.打造美好台灣!

假新聞與假資訊破壞人類溝通最根本的真實原則,傷害民主運作最基礎的信賴原則,必須加以遏止,以免斲喪公共生活的品質。

02-2501 7010

[email protected]

  • 成立宗旨
  • 董事會
  • 組織架構
  • 查核團隊
  • 查核準則及說明

立案字號 新北教社字第1092527630號
公益勸募許可字號 衛部救字第1141362484號

  • 捐款報告
  • 年度報告
  • IFCN的認證與申訴
  • 媒體報導
  • QA
© 2024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 Taiwan FactCheck Center 更正政策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政策

Scroll to top
Invalid search form.
聯絡我們

關於我們

  • — 成立宗旨
  • — 董事會
  • — 組織架構
  • — 查核團隊
  • — 查核準則及說明
  • — 大事紀
  • — 歷年得獎紀錄
  • — QA

支持事實查核

  • — 捐款報告
  • — 年度報告
舉報與申訴

  • 最新消息
  • 查核報告
  • 謠言風向球
  • 議題觀察室
  • TOP10
  • 重點專區
  • 名家專欄
  • 國際視野
  • Podcast
  • 台灣事實查核學苑
  • 關於我們
    • 成立宗旨
    • 董事會
    • 組織架構
    • 查核團隊
    • 查核準則及說明
    • QA
    • 捐款報告
    • 年度報告
    • IFCN認證與申訴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