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屈公病疫情受外界關注,中國廣東也有明顯疫情。疾管署8月7日公布今年首例自中國移入病例,隨後社群平台流傳訊息稱,因為疾管署預算被刪,屈公病不會疫調、也不會宣傳;這是錯誤訊息。
一、屈公病為第二類法定傳染病,只要有個案,依法必須進行疫調。防疫醫師指出,疫調人員會協助了解個案在可傳染期的活動史,確認相關接觸者,並進行環境孳生源調查。
台中市衛生局及高雄市衛生局也證實,只要接獲個案通知,即會啟動疫調,程序與登革熱防疫工作流程相同。
二、疾管署指出,並未針對疫調編列獨立預算,而是編列預算補助地方執行「傳染病防治計畫」。除中央補助外,地方也會依狀況編列預算。傳言稱「預算刪減將影響地方疫調」說法並不精確。
三、針對傳言稱因為預算被刪,疾管署無法宣傳屈公病也非事實。檢視疾管署網站頁面可發現,自今年2月起至今,疾管署官網有多則新聞稿與屈公病有關,也有例行記者會說明屈公病疫情動態,並非沒有宣傳。
疾管署也說明,除非疫情嚴峻或有特殊案例,否則多以新聞稿與衛教宣導為主,不會額外召開專案記者會。
四、疾管署「防疫業務」遭刪減1.36億元,「媒體宣傳」則被刪減6成,但並不影響地方疫調工作及目前的例行記者會。
屈公病為法定傳染病,依法個案都會有疫調,疾管署自2月起均持續在其官網及記者會發布屈公病疫情動態。因此,傳言為「錯誤」訊息。
背景
近期中國廣東屈公病疫情飆升,截至8月5日中國確診病例已達7千例,疾管署先前已針對中國疫情提升旅遊疫情建議等級。
8月7日疾管署公布,出現一例從中國境外移入的屈公病個案。社群平台開始流傳訊息稱,「提醒大家,這次屈公病不會有疫調,你不會知道確診者活動路徑。不是衛福部不想做,是預算被立院砍光了」、「防疫用的預算被刪了,疫調和宣傳沒有經費」、「衛福部為何沒有像武漢肺炎天天開記者會,衛福部早就說預算被刪,都沒辦法做事了」等訊息。
查核
查核點一:近期屈公病案例,疾管署有疫調嗎?
法定傳染病個案均須疫調 屈公病疫調由地方衛生局執行
(一)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表示,依法規定,若感染法定傳染病,就必須做疫調,屈公病是第二類法定傳染病,因此傳言稱,屈公病不會做疫調並不正確。
林詠青表示,目前台灣屈公病共有17例境外移入個案,每一例都必須疫調。如果個案是在入境時就被發現,就會先確認感染者從哪個國家入境,後續可能在機場採檢或請他入境後就醫。等確診之後,疫調人員必須確認個案在可傳染期間(病毒血症期)的居住地、工作地、活動地,有哪些活動史,並實際到這些地方調查有沒有病媒蚊、積水容器等。除此之外,也會確認確診者旅遊時有沒有同行者,若有的話,是否有症狀,有症狀也會採檢。
(二)目前台灣有好幾個縣市都有屈公病境外移入個案。查核記者11日詢問台中市政府衛生局,局長曾梓展也說,網傳訊息說「沒有疫調」是錯誤訊息,只要接到有屈公病個案的通知,衛生局就要即刻啟動,不只要做疫調,還要到社區噴藥,降低傳染風險。
曾梓展說,以往登革熱疫情以濁水溪以南縣市較為嚴峻,因此疾管署會提供比較多預算給南部縣市,濁水溪以北的縣市分到比較少的預算,各縣市政府也都會自己編相關預算執行業務。以台中市來說,是以台中市市府預算執行,跟疾管署也沒有關係。
高雄市衛生局副局長潘炤穎12日受訪時也說,依疾管署公告,屈公病與登革熱皆為第二類傳染病,依法須執行疫情防治措施。高雄市目前尚無登革熱及屈公病本土疫情。以目前境外移入確診個案數,對相關防疫經費也沒有發生明顯排擠或競合問題,衛生局皆依法啟動疫調、病媒蚊孳生源查核等防治措施。
潘炤穎說,若後續因疫情升溫致病例數持續增加或有本土疫情,相關緊急防疫經費則依程序動支市府災害準備金因應。
查核點二:今年疾管署預算刪減情形
疾管署防疫預算刪減 無關地方疫調
(一)疾管署署長莊人祥表示,疾管署沒有針對疫調編列獨立預算,而是編列預算補助地方政府執行傳染病防治計畫,該計畫內容就包含疫情調查等防疫工作。傳染病防治工作計畫的經費除了中央補助,地方也會依據傳染病流行情況,編列自籌款來執行工作。傳言稱預算刪減會影響地方疫調,並不精確。
莊人祥說,今年國內差旅費部分有遭刪減,若遇到地方疫情嚴峻,疾管署要派員協助可能會受影響。但目前尚無出現這樣的狀況。
(二)查核記者檢視疾管署編列的114年預算書,及經立院審查完成的114年法定預算書,將兩者文件所顯示的預算相減後,即可得出立院刪減數。
疾管署編列「傳染病防治計畫」(P.86)以支持地方政府疫情調查等防疫工作,但該計劃預算並未被立院刪減,立院審查前後皆維持1.66億元。顯示支持地方政府疫調的經費並未被立院刪減。
而「防疫業務」(P.43)原先編列94.89億元,經立院刪減後剩約93.52億元,共遭刪減1.36億元;下項負責辦理登革熱及其他病媒傳染病防治業務(P.50),疾管署原先編列1,083萬元,經立院刪減後剩約1,036萬元,共刪減47萬元。但這些刪減不影響地方疫調業務。
疾管署今年2月即發布屈公病新聞稿,也曾多次在例行記者會中更新疫情資訊
(一)另疾管署媒體預算費用被刪60%,原編列媒體預算861萬(預算書P.133),遭刪減60%後,約剩下344萬,低於去年法定預算556萬(113年預算書P.127)。根據預算書顯示(P.133),疾管署的媒宣費主要用於辦理防疫科技發展研究及科技管理、辦理傳染病防治與應變規劃相關媒體宣導製作等。
(二)不過,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於11日受訪時指出,自2月起已透過官網新聞稿與例行記者會發布屈公病疫情資訊。除非疫情嚴峻或有特殊案例,否則多以新聞稿與衛教宣導為主,不會額外召開專案記者會再額外宣傳。
查核記者瀏覽疾管署網站新聞稿頁面搜尋「屈公病」,可發現疾管署曾多次在官網宣傳有關屈公病疫情的最新動態。今年最早於2月時就已發布屈公病境外移入病例創五年來的新聞稿;7月下旬中國廣東與美亞非多國屈公病疫情升溫,疾管署也有發布旅遊疫情建議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