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捐款支持事實查核
台灣事實查核學苑

ENGLISH

Facebook X Instagram YouTube Apple Podcasts
看見真實,才能打造美好台灣
  • 最新消息
  • 查核報告
  • 謠言風向球
  • 議題觀察室
  • TOP10
  • 重點專區
  • 名家專欄
  • 國際視野
  • Podcast
Account 登入
YouTube Instagram TikTok
English
捐款支持
看見真實,才能打造美好台灣

網傳「巴基斯坦記者被洪水沖走,生死未卜」?

媒體誤讀畫面,該記者沒有被洪水沖走,且出面澄清平安無事

  • 錯誤
  • 國際

發佈:2025-08-06

更新:2025-08-06

報告編號:3762

查核記者:伍斯帖
實習記者:廖珮羽

責任編輯:陳培煌

  • 錯誤
  • 國際

發佈:2025-08-06

報告編號:3762

記者:伍斯帖、實習記者:廖珮羽、責任編輯:陳培煌

內容
  • 背景
  • 查核
  • Share on Facebook
  • Share on Threads
  • Share on Pinterest
  • Share on LINE
  • Email this Page
  • Print this Page

巴基斯坦進入雨季導致洪災頻傳。有台灣媒體7月18日報導一名巴基斯坦記者在播報洪災時不幸被沖走,生死未卜,引發網路大量轉傳及悼念。實際上,該名記者並未被沖走,他本人也在7月20日出面澄清,表示當時只是後退一步導致麥克風斷線,至今平安無事。

一、台灣媒體引用的影片來自7月14日巴基斯坦Rohi TV報導,畫面中的記者Ali Musa Raza並未被洪水沖走,原始報導亦無此描述。

當事人隨後出現澄清自己沒有落水、平安無事。印度查核組織 《India Today》也查證指出,畫面僅是記者後退一步導致麥克風斷線,並非落水事故。

二、在Rohi TV報導發布後,印度多家媒體相繼轉載並以「記者在播報中遭洪水沖走」為標題,導致誤導訊息在社群大量擴散,台灣媒體引述不正確的內容進行報導。

遭誤傳生死不明的巴基斯坦記者已公開澄清,但台灣媒體至今未更正相關報導。該報導基於對畫面的錯誤解讀,並以戲劇化語句渲染情節,易使人誤以為該記者生死未明,因此為「易生誤解」訊息。

背景

巴基斯坦自6月26日進入雨季,洪災頻傳。有台灣媒體於7月18日報導稱,一名巴基斯坦記者在播報時不幸遭洪水沖走,至今生死未卜、下落不明;報導還以「這是他被洪水吞噬前,留給世界的最後一句話」形容當時畫面,引發許多網友轉發,紛紛緬懷紀念這名記者。

社群平台流傳訊息擷圖
社群平台流傳訊息擷圖

查核

查核點一、網傳報導的原始事件為何?

巴基斯坦記者播報洪災畫面被誤傳成遭洪水沖走

(一)檢視台灣媒體報導,並未提及記者的身分或相關電視台,追溯來源發現,原始影像出自7月14日巴基斯坦旁遮普省當地媒體Rohi TV的報導,但原始報導並未提及記者被沖走或下落不明。

影片中的記者為Ali Musa Raza,當時他正在旁遮普省南部的科希・蘇萊曼(Koh-e-Sulaiman)部落地區報導因連日暴雨,該區域的一條主要山洪溪流暴漲、水位持續上升,沖斷了部落對外交通等情況。當Ali Musa Raza連線結束時,向後退了一步,畫面接著切換至洪水影像,棚內主播感謝記者後結束播報。

7月20日,Ali Musa Raza本人在Rohi TV臉書官方帳號發布影片澄清,表示自己有10多年拍攝季節性洪水的經驗,但此次畫面卻被印度媒體大量誤傳,稱他被洪水沖走並已殉職,因此特別出面強調自己安然無恙,並未被沖走。

(二)印度查核組織 《India Today》 也針對此傳言查證指出,Ali Musa Raza當時並未落水,只是在後退一步時有線麥克風斷線,攝影師隨後暫停錄音。

查核點二、傳言流傳脈絡

Rohi TV報導發布後,印度媒體《Time Of India》、《NDTV》陸續轉載相關畫面,並以「巴基斯坦記者在播報中遭洪水沖走」為標題,導致相關訊息在社群平台大量擴散。

查核記者檢視該篇台灣媒體臉書報導的留言區,發現不少網友懷疑影片為AI生成,但該媒體並未進一步查證或澄清,而是引用印度媒體《Time Of India》不正確的報導內容回覆網友。

查核結果說明:

錯誤

部分錯誤

事實釐清

正確

事實查核需要你的一份力量 捐款贊助我們

本中心查核作業獨立進行,不受捐助者影響。

查核結果說明:

錯誤

部分
錯誤

事實
釐清

正確

事實查核需要你的一份力量 捐款贊助我們

本中心查核作業獨立進行,不受捐助者影響。

看見真實.打造美好台灣!

假新聞與假資訊破壞人類溝通最根本的真實原則,傷害民主運作最基礎的信賴原則,必須加以遏止,以免斲喪公共生活的品質。

02-2501 7010

[email protected]

  • 成立宗旨
  • 董事會
  • 組織架構
  • 查核團隊
  • 查核準則及說明

立案字號 新北教社字第1092527630號
公益勸募許可字號 衛部救字第1141362484號

  • 捐款報告
  • 年度報告
  • IFCN的認證與申訴
  • 媒體報導
  • QA
© 2024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 Taiwan FactCheck Center 更正政策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政策

Scroll to top
Invalid search form.
聯絡我們

關於我們

  • — 成立宗旨
  • — 董事會
  • — 組織架構
  • — 查核團隊
  • — 查核準則及說明
  • — 大事紀
  • — 歷年得獎紀錄
  • — QA

支持事實查核

  • — 捐款報告
  • — 年度報告
舉報與申訴

  • 最新消息
  • 查核報告
  • 謠言風向球
  • 議題觀察室
  • TOP10
  • 重點專區
  • 名家專欄
  • 國際視野
  • Podcast
  • 台灣事實查核學苑
  • 關於我們
    • 成立宗旨
    • 董事會
    • 組織架構
    • 查核團隊
    • 查核準則及說明
    • QA
    • 捐款報告
    • 年度報告
    • IFCN認證與申訴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