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清晨高雄小港區有鋰電池工廠發生火災,隨後網路有傳言稱「屏東縣政府通知高雄火災毒氣體已飄至屏東各地,今天起下雨勿淋雨」。經查證,屏東縣政府並未發布網傳訊息,屏東空氣品質也未受高雄火災影響;火場氫氟酸並未擴散,民眾無須擔憂淋雨受污染。
一、屏東縣政府與環保局均表示,並未發布網傳「毒氣體已飄至屏東、切勿淋雨」等訊息。
根據屏東縣政府環保局、環境部空氣品質監測網數據顯示,屏東地區14、15日的空氣品質並無明顯變化,屬「良好」到「普通」等級。
二、傳言呼籲民眾「勿淋雨」,且有媒體稱鋰電池燃燒釋出的氟化氫遇水會轉化為具腐蝕性的「氫氟酸」。對此,環境部委託高雄科技大學成立的毒災應變中心,已持續對發生火災的廠區及臨海工業區進行空氣監測,僅在火災現場測得微量氫氟酸,且並未擴散至周邊區域,民眾無須擔心淋雨後會受到污染。
此外,過去曾有文獻發現,鋰離子電池燃燒後第6分鐘產生氟化氫氣體濃度最高,約30分鐘後大部分已逸散。
傳言捏造屏東縣政府發布通知,且錯誤暗示淋雨會有危害,可能引起不必要恐慌,為「錯誤」訊息。
背景
7月14日清晨,高雄市小港區三元能源公司鋰電池工廠傳出火警,高雄市政府消防局持續灌救,14日下午控制火勢,15日上午將火勢完全撲滅。
14日下午起,社群平台開始流傳訊息稱「轉知縣府訊息,高雄鋰電廠火災毒氣體已飄至潮州、萬巒、竹田、沿山公路鄉,東港、萬丹、新園區內,今天開始下雨勿淋雨,若淋到雨後請趕快沐浴更衣……」等。
也有媒體引述毒物科醫師的說法稱鋰電池燃燒會釋出「氟化氫」,接觸水氣後將轉化為具高腐蝕性的「氫氟酸」,俗稱「化骨水」,若濃度偏高恐造成皮膚灼傷壞死,嚴重甚至可能致命,提醒民眾要小心。
查核
查核點:傳言是真的嗎?
屏東縣政府、環保局均未發布網傳訊息
查核中心檢視屏東縣政府、屏東縣政府環保局官網,均未發布網傳「高雄火災毒氣體已飄至屏東」、「今天起下雨勿淋雨、淋雨後趕快沐浴更衣」等訊息。
查核中心7月15日向屏東縣政府及環保局求證。屏東縣政府及環保局均表示傳言是假訊息,縣政府並未發送網傳訊息給民眾,已向屏東縣政府警察局刑事大隊報案。
目前屏東空氣品質為良好至普通,未受高雄火災影響
屏東縣政府環保局表示,根據14日到15日空氣品質監測結果,屏東縣測站的數值均都正常,並未受到高雄鋰電池工廠火災影響。
屏東縣環保局15日中午發布的新聞稿指出,從高雄鋰電池工廠火災發生後,環保局持續監控屏東境內空氣品質微型感測器,空品並無明顯變化,多數呈現良好等級。另外,較鄰近火場處也設有4台空氣品質微型感測器,期間所感測到的PM2.5濃度介於每立方公尺6~11微克,同樣屬於良好等級,顯示屏東空氣品質並未受高雄火災事故影響。
查核中心於15日上午11時檢視「屏東空氣品質通報即時通」APP,可見到屏東空氣品質為良好至普通;在高屏地區整體空氣品質預報方面,15日為普通,16、17日則為良好。
另外,查核中心也檢視環境部空氣品質監測網前24小時資料,可知從7月14日中午至7月15日上午11時,高屏地區空氣品質均為良好(綠色)至普通(黃色)之間。
僅火災現場測得微量氫氟酸,未擴散至周邊區域
《中央社》7月14日的報導指出,環境部委託高雄科技大學成立的毒災應變中心,已持續對發生火災的廠區及臨海工業區進行空氣監測,除了14日上午10時在火災現場曾測量到微量氫氟酸外,廠區周邊所有監測點均未檢測到異常數據。
業者三元能源也說明,14日上午測得微量氫氟酸應為氟電解液輸送管中殘留液,在火災發生後極短時間內揮發所致,因此僅在廠區內短暫測得,未擴散至周邊區域。
另根據高雄市政府環保局15日上午發布的新聞稿可知,高雄市各地空氣品質指標為「綠色良好」至「黃色普通」等級,且今日於火災事故現場進行環境複偵,其中五用氣體偵測器未檢出、氫氟酸檢知管未檢出,揮發性有機物、總懸浮微粒等相關數據也隨著火勢撲滅,已下降至環境背景值。
環境毒物專家:無須擔心「化骨水」傳言
2024年2月新北市深坑一電子產品倉儲發生火災,惡臭濃煙飄散至雙北多個地區,當時網路也曾流傳倉庫中有鋰電池、燃燒遇水後恐產生「化骨水」的傳言。
當時,查核中心在〈【深坑大火】火災煙霧有毒?毒物專家、氣象達人教你自保〉一文採訪成功大學副校長、環境毒物專家李俊璋。李俊璋表示,火災後若產生氟化氫,也是火災現場濃度最高,氣體擴散到其他地方後濃度會下降很多,不會溶解於水,對其他地區的民眾直接傷害性低。
而榮總毒藥物防治諮詢中心也舉過去文獻為例說明,鋰離子電池燃燒後第6分鐘產生氟化氫氣體濃度最高,約30分鐘後大部分已逸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