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網路熱傳「黃仁勳、林偉誠回覆華為高層提問『如何複製台積電』」文章;經查,台積電查無傳言文章宣稱的「資深研發處長林偉誠」;網傳文章改寫自2021年《紐約時報》專欄,並添加許多虛構情節,並非真實事件。
一、台積電回覆查核中心詢問時表示,該公司沒有「資深研發處長林偉誠」這號人物。
此外,查核中心也查無傳言提及的「2025年6月在柏林舉辦為期2天的歐洲未來晶片論壇」,僅查到6月2日在柏林有舉辦一場單日的「2025柏林未來運算大會」;檢視該大會所公布的議程,演講主講人、小組討論參與者均未包括台積電高層及輝達執行長黃仁勳。
由此可知,網傳文章提及的人物、論壇會議等,均非真實存在。
二、網傳文章是改寫自普立茲新聞獎得主佛里曼(Thomas L. Friedman)2021年在《紐約時報》發表的專欄內容。
佛里曼在專欄裡寫道,他曾在矽谷詢問美國晶片設計師,台積電有什麼中國無法複製的秘方?對方的答案是「信任」,而中國始終無法複製台積電的原因,就是缺乏信任。佛里曼的文章並未提到台積電研發處長及輝達執行長黃仁勳。
網傳文章是改寫自《紐時》專欄並添加虛構人物與情節,因此,為「錯誤」訊息。
背景
近日網路熱傳一篇文章,標題為「黃仁勳、林偉誠 對“如何複製台積電”的回答」,內容描述2025年6月在柏林舉辦的「歐洲未來晶片論壇」,華為公司代表發問「如何複製台積電」,台積電資深研發處長林偉誠回答關鍵是「信任」;文章還提到,輝達執行長黃仁勳也在該論壇的閉幕演說呼應台積電的說法,稱「真正的領導者不複製,他們創造」。
查核
查核點一:網傳文章真有其事嗎?
台積電沒有「資深研發處長林偉誠」,也查無「歐洲未來晶片論壇」
(一)查核中心向台積電求證。台積電7月2日回覆查核中心詢問時表示,公司沒有「資深研發處長林偉誠」這號人物。
(二)查核中心以「2025 June Berlin Europe future chip forum」等關鍵字利用Google搜尋,結果並未找到傳言提及的「2025年6月在柏林舉辦為期2天的歐洲未來晶片論壇」,僅查到6月2日在柏林有舉辦一場單日的「2025柏林未來運算大會」,且檢視該大會所公布的議程,演講主講人、小組討論參與者均未包括台積電及輝達執行長黃仁勳。
由此可知,網傳文章提及的人物、論壇會議等,均非真實存在。
查核點二:網傳文章來源
網傳文章改寫自2021年《紐時》專欄,並添加虛構情節
查核中心以「複製台積電、信任」等關鍵字利用google搜尋相關新聞報導,可查找到國內媒體《今周刊》在2021年11月曾發布過一篇文章,該文章引述《世界是平的》作者、普立茲新聞獎得主佛里曼(Thomas L. Friedman)在《紐約時報》發表的專欄內容,佛里曼寫道,中國始終無法複製台積電的原因,就是缺乏「信任」。
進一步檢視《紐約時報》於2021年10月21日所刊登的佛里曼專欄〈中國的霸凌行為可能害人害己〉全文,佛里曼開宗明義寫道,他最近在矽谷詢問美國晶片設計師,台積電有什麼中國無法複製的秘方?結果,對方的答案很簡單:信任。
佛里曼指出,中國領導人習近平近來的強硬政策正在破壞中國自身未來進步的基礎,半導體競爭的本質不是靠掠奪能解決,而是要靠可信任、長期合作的文化,台積電的優勢除了技術外,更有由信任構成的全球生態系統;然而,中國由於缺乏信任,只能做到複製與模仿,卻從未能創造過像台積電那樣的生態系統。
佛里曼文中並未提到台積電研發處長及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對照佛里曼的專欄內容可知,網傳文章應是以此為基礎加以改寫,再憑空添加虛構情節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