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臉書、LINE流傳新型詐騙案;經查,目前台灣沒有發生此類社會案件,傳言是假的治安提醒。
一、刑事局澄清,沒有接獲網傳「小孩請人打開礦泉水後昏倒,接著被誣陷下毒索賠」的相關案例。台中市刑大、高雄市刑大也均指出,沒有查獲傳言宣稱的相關事件。
此外,檢索台灣主要媒體報導,也都沒有報導傳言事件。
二、向長期關注兒少議題的家扶基金會、兒福聯盟等社福單位求證,他們均表示,沒有聽聞傳言所稱的事件。
三、網路常會出現「新型詐騙」示警訊息,有些提醒確實為真,但也有部分提醒是改編舊謠言或虛構故事,製造恐慌。民眾收到類似訊息時,應先查證,避免不必要的擔憂。
傳言內容是假的社會案件,因此為「錯誤」訊息
推薦閱讀:以善意包裝的「治安假提醒」傳言
背景
社群平台臉書、通訊軟體LINE近期流傳一段文字,宣稱「最近有一種新騙局,幾乎100人有99人會上當受騙。有一個小男孩拿著一瓶礦泉水說擰不開,幾乎所有人都會幫他擰開,當小男孩喝了幾口後,立即昏倒,此時就會有兩人自稱是小男孩的父母走過來,及幾個路人也走過來,說你是不是給小孩喝了什麼東西,甚至將你帶到一個沒有監控的地方,向你索賠高額金錢」等內容。
查核
查核點:傳聞宣稱的新型詐騙手法,台灣有實際案例嗎?
刑事局、地方刑警大隊、兒少團體均未接獲網傳宣稱的狀況
(一)經向內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查證,刑事局澄清,並沒有接獲網傳宣稱「小孩請人打開礦泉水後昏倒,接著被誣陷下毒索賠」的相關案例。
此外,台中市刑大、高雄市刑大也均指出,沒有查獲傳言宣稱的相關事件。
(二)因「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規定,成年人若教唆、幫助或利用兒童少年犯罪,將加重處罰。因此,查核中心向長期關注兒少議題的家扶基金會、兒福聯盟等社福單位求證,這些機構均表示,沒有聽聞傳言所稱的事件。
(三)檢視中央社、自由時報、聯合報、中國時報、TBVS、三立、民視、台視、中視、華視、公視、中天等媒體,都沒有出現有網傳宣稱的情事。
假社會案件警示訊息再度流傳,收到後先查證才能避免恐慌
網路常會出現「新型詐騙」示警訊息,有些可能為真,但也有部分訊息是虛構故事或改編舊謠言,刻意誤導民眾。例如第1162號查核報告「假車禍加上假警察,詐騙集團在桃園、新竹出沒,大溪很多組人,上下車開門要注意點」、第2302號查核報告「開車到南投要注意,行李箱擋車千萬別拿,碎古董要你賠」,這些都是假的治安提醒。
這類假治安提醒常利用民眾的善意與恐懼,藉由恐嚇式語氣讓人信以為真。建議收到類似訊息時,先行查證,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恐慌與誤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