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捐款支持事實查核
台灣事實查核學苑

ENGLISH

Facebook X Instagram YouTube Apple Podcasts Threads
看見真實,才能打造美好台灣
  • 最新消息
  • 查核報告
  • 謠言風向球
  • 議題觀察室
  • TOP10
  • 重點專區
  • 名家專欄
  • 國際視野
  • Podcast
Account 登入
English
捐款支持
看見真實,才能打造美好台灣

網傳報導「月球上留太空人排泄物,NASA祭獎金求良策」?

媒體錯誤報導, NASA挑戰賽與人體排泄物無關

  • 錯誤
  • 國際

發佈:2025-04-29

更新:2025-04-29

報告編號:3594

查核記者:許雲凱

責任編輯:陳偉婷

  • 錯誤
  • 國際

發佈:2025-04-29

報告編號:3594

記者:許雲凱、責任編輯:陳偉婷

內容
  • 背景
  • 查核
  • 補充資料
  • Share on Facebook
  • Share on Threads
  • Share on Pinterest
  • Share on LINE
  • Email this Page
  • Print this Page

近期媒體報導,為了解決太空人遺留在月球上的人類排泄物,美國太空總署(NASA)祭出300萬美元獎金徵求解決方案。這是錯誤報導,NASA舉辦挑戰賽不是要處理人體排泄物。
一、美國太空總署(NASA)舉辦「月球回收挑戰」(LunaRecycle Challenge),是為了解決「未來長期月球任務」所產生的廢棄物,並不是如媒體所說,要處理過去登月所留下的人體排泄物。比賽第一階段已在3月31日截止,總獎金高達300萬美元。
二、NASA回覆查核中心表示,「月球回收挑戰」是要開發「無機廢棄物」的創新解決方案,例如食物包裝、廢棄衣物和科學實驗材料等。這項挑戰不包括任何人類排泄物的回收。
三、1960至1970年代的阿波羅登月計畫,太空人是使用排泄袋收集尿液與糞便,為了減輕返程重量,排泄物都留在月球上。航太學者表示,目前月球上包含人體排泄物的垃圾,也是尚待處理的議題,但跟這次「月球回收挑戰」主題無關。
四、追溯台灣媒體報導源頭,是出自外媒的錯誤報導。台灣媒體編譯外媒報導時,沒有進一步查證。
美國NASA舉辦挑戰賽,是針對未來登月任務的廢棄物回收,且不包含人體排泄物,台灣媒體編譯外媒錯誤報導未進一步查證,因此為「錯誤」訊息。

背景

近期有多家媒體報導,美國太空總署(NASA)推出「月球回收挑戰」(LunaRecycle Challenge),祭出300萬美元獎金,希望解決在月球上的96包人類排泄物。

報導指出,在1960、1970年代執行的阿波羅登月計畫,太空人為了減輕回程重量,在月球丟棄排泄物等垃圾。NASA為了處理這些垃圾,因此向全球徵件,尋求解決方案。

媒體報導、臉書流傳訊息擷圖
媒體報導、臉書流傳訊息擷圖

查核

查核點一:美國太空總署舉辦挑戰賽,要解決月球上的人體排泄物嗎?

「月球回收挑戰」是針對無機廢棄物的解決方案,與人體排泄物無關

(一)美國太空總署(NASA)舉辦「月球回收挑戰」(LunaRecycle Challenge),目的是為了解決「未來長期月球任務」所產生的廢棄物,並不是如媒體所說,要處理過去登月所留下的人體排泄物。

依據NASA與活動官網的說明,「阿提米絲」(Artemis)計畫將再度把人類送上月球,且須長期在月球執行任務,因此需要新的方案,來處理太空人在月球生活所產生的垃圾。

「月球回收挑戰」是針對「無機廢棄物」、「非生物廢棄物」的解決方案,依據比賽規則P.4的說明,這次挑戰賽所定義的廢棄物,是指泡棉材料、布料、結構材料、食品包裝等「固體廢棄物」,不包含生物性廢棄物、有害廢棄物、氣體廢棄物、代謝廢棄物,可知這次比賽不會處理人體排泄物。

挑戰賽假想8人團隊在月球表面生活365天,產生了4200公斤廢棄物,參賽者要用最少資源,盡量提高廢棄物回收比例。比賽分二階段,第一階段已在3月31日截止,總獎金高達300萬美元。

比賽中激發的創意,除了可以應用在未來月球或火星的太空任務,也可以改進地球的廢棄物回收方式。

從「月球回收挑戰」規則可知,這次比賽不處理人體排泄物。
從「月球回收挑戰」規則可知,這次比賽不處理人體排泄物。

(二)查核中心也向NASA求證,馬歇爾太空飛行中心(Marshall Space Flight Center)以電子郵件回覆表示,「月球回收挑戰」是要開發「無機廢棄物」處理的創新解決方案,例如食物包裝、廢棄衣物和科學實驗材料等。這項挑戰不包括任何關於人類排泄物的回收。

綜合以上說明,NASA舉辦的「月球回收挑戰」,是針對未來登月任務廢棄物的回收方案,跟過去留在月球上的人體排泄物無關。

查核點二:台灣媒體報導的消息來源?

國外媒體先有錯誤報導,台灣媒體跟著引用

部分台灣媒體報導,NASA挑戰賽目的,是要處理月球上的太空人排泄物,並稱消息來自外國媒體。

經追查比對,美國《紐約郵報》(New York Post)4月9日報導,可能是這項錯誤說法的源頭。該篇報導聲稱,NASA祭出300萬獎金,要回收月球上的96袋太空人糞便,但並未交代消息來源。《紐約郵報》報導刊出後,英國《每日星報》(Daily Star)、印度《印度時報》(Times of India)等媒體都有類似報導,其中《每日星報》製作的哏圖還被台灣媒體引用。

但是也有正確報導的國外媒體,如《歐洲新聞台》(Euronews)、《印度今日》(India Today)等,均指出NASA挑戰賽目的,是要回收太空任務產生的廢棄物,沒有提到人類排泄物。

因此,部分台灣媒體的錯誤報導,應是引用國外媒體錯誤訊息,又未檢視NASA官方說法所導致。

查核點三:過去登月計畫,有在月球留下人體排泄物嗎?

當時登月艙並無馬桶設計,目前月球的確留有人體排泄物

淡江大學航太工程系教授蕭富元指出,根據NASA一份回顧阿波羅登月計畫的公開資料,因為當時登月艙沒有馬桶設計,太空人是使用排泄袋收集尿液與糞便,為了減輕返程重量,排泄物都留在月球上。

蕭富元說,目前月球上包含人體排泄物的垃圾,也是尚待處理的議題,但跟這次「月球回收挑戰」主題無關。過去NASA曾舉辦另一個廢棄物挑戰賽,就有包含人體排泄物,此外NASA也有研發新技術,可以處理包含排泄物在內的垃圾。

查核中心也有詢問NASA,是否有處理過往留在月球垃圾的計畫?但並未獲得回覆。

過去登月太空人所使用的排泄物收集袋
過去登月太空人所使用的排泄物收集袋

補充資料

人類重返月球的「阿提米絲」(Artemis)計畫

由美國主導的「阿提米絲」(Artemis)計畫2017年正式啟動,由美國太空總署NASA、歐洲太空總署(ESA)、日本宇宙航空研發機構(JAXA)與其他多國共同合作。

在1972年阿波羅任務結束後,人類就未再登陸月球,而「阿提米絲」計畫將太空人重新送上月球,並且建立月球長期基地,為人類登陸火星做準備。

依據NASA規劃,「阿提米絲」計畫分成四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測試新設計的獵戶號(Orion)太空船,獵戶號已在2022年完成月球無人飛行。第二階段是太空人登上獵戶號,繞行月球但不必登陸,預計2026年執行。第三階段是太空人登陸月球,時間預計是2027年。第四階段是完成在月球軌道繞行的太空站「Gateway」,作為月球研究基地。

「Gateway」由美國NASA、歐洲ESA、日本JAXA、加拿大太空總署(CSA)等國聯合建造,具備多功能用途,將支援月球太空人任務、從事月球科學研究,以及登陸火星的前哨站。

人類重返月球之後,下一個目標就是前進火星,目前火星上已有多台探測車,進行地表偵測與採集樣本,NASA曾預估最早可在2030年代登陸火星。

查核結果說明:

錯誤

部分錯誤

事實釐清

正確

事實查核需要你的一份力量 捐款贊助我們

本中心查核作業獨立進行,不受捐助者影響。

查核結果說明:

錯誤

部分
錯誤

事實
釐清

正確

事實查核需要你的一份力量 捐款贊助我們

本中心查核作業獨立進行,不受捐助者影響。

看見真實.打造美好台灣!

假新聞與假資訊破壞人類溝通最根本的真實原則,傷害民主運作最基礎的信賴原則,必須加以遏止,以免斲喪公共生活的品質。

02-2501 7010

[email protected]

  • 成立宗旨
  • 董事會
  • 組織架構
  • 查核團隊
  • 查核準則及說明
  • 捐款報告
  • 年度報告
  • IFCN的認證與申訴
  • 媒體報導
  • QA
© 2024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 Taiwan FactCheck Center 更正政策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政策

Scroll to top
Invalid search form.
聯絡我們

關於我們

  • — 成立宗旨
  • — 董事會
  • — 組織架構
  • — 查核團隊
  • — 查核準則及說明
  • — 大事紀
  • — QA

支持事實查核

  • — 捐款報告
  • — 年度報告
舉報與申訴

  • 最新消息
  • 查核報告
  • 謠言風向球
  • 議題觀察室
  • TOP10
  • 重點專區
  • 名家專欄
  • 國際視野
  • Podcast
  • 台灣事實查核學苑
  • 關於我們
    • 成立宗旨
    • 董事會
    • 組織架構
    • 查核團隊
    • 查核準則及說明
    • QA
    • 捐款報告
    • 年度報告
    • IFCN認證與申訴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