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網友發文稱,上傳護照封面會洩漏個資;另有人提醒,護照封面的晶片標誌含有個人資料。這些說法都不正確,護照封面不含個資,晶片必須貼近專用設備才能讀取。
負責核發護照的外交部領務局、印製護照的中央印製廠均表示,晶片護照的封面本身不含任何個人資訊,晶片資料必須貼近讀取設備才能被掃描、判讀。使用其他非護照判讀機器也無法取得晶片護照訊息。
傳言宣稱護照封面含有個人資訊、會被盜用等內容為「錯誤」訊息。
背景
近期社群平台Threads有網友發文提醒「出國不要拍護照封面發限時動態,因為你個資有機率會外洩」等訊息,該內容引發網路熱烈討論,有超過1千次轉發、點讚。該貼文還附上一張晶片護照封面圖片,並以紅色圈起護照封面的金色晶片標誌。
另有網友在貼文留言稱「其實外洩的重點是中間那圓形logo,那是由很多精細的字體堆成的,如果拍得高清,被人放大,會見到資料」。
查核
查核點:傳言說法是真的嗎?
護照封面不含個資,晶片護照必須貼近專用查驗設備才能讀取
(一)外交部領務局副局長陳尚友表示,傳言是錯誤訊息。第一,護照封面照片不會洩漏任何個人資料;其次,晶片護照必須與專用讀取設備幾乎貼合,才能成功讀取,稍微拉開幾公分就無法感應;且這類讀取設備在掃描時會發出特定頻率,使用其他機器無法讀取護照晶片的內容。
陳尚友指出,各國發行的晶片護照,依國際民航組織(ICAO)規定,封面必須印有晶片標誌。台灣護照上的晶片標誌採用燙金印刷,這只是表示護照內含晶片,而不是晶片鑲嵌在封面。
(二)協助製作護照的中央印製廠副總經理楊振億也表示,晶片護照的封面本身沒有任何個人資料,晶片內容必須在護照幾乎貼近讀取設備時才能掃描讀取。晶片實際嵌在護照封底的夾層中,封面上的晶片標誌僅為識別這是「晶片護照」,沒有其他功能。
(三)根據領務局2017年新聞稿顯示,晶片護照使用非接觸式晶片模組,晶片有效讀取距離僅數厘米,證照查驗人員以閱讀機讀取晶片資料時,須先打開護照本,並以緊密接觸方式掃讀資料頁下方的機器判讀區資料,才能透過無線射頻讀取晶片資訊。護照閉合時無法讀取晶片,可以阻絕外界的盜讀。
此外,台灣晶片護照只掃描儲存申請人所繳相片的數位資料,不涉及指紋按捺、眼睛虹膜擷取及儲存使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