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社群傳染病焦慮】台灣群體免疫高!
麻疹小規模流行 沒有大疫情
2025-01-13.議題觀察室
記者/陳偉婷;責任編輯/邱家宜
近期麻疹疫情引起社會關注,社群平台和通訊軟體都出現大量提醒大眾小心麻疹、麻疹大爆發、醫院醫護戴上N95口罩防疫的訊息。社群的焦慮也反映在實際的醫療行為,不少民眾擔心感染麻疹、或為了出國防疫,蜂擁到醫院、診所打麻疹疫苗。有醫院緊急貼出公告「限打」,也有醫療人員大聲疾呼,應該把疫苗留給需要的人,民眾不需一窩蜂搶打。
根據疾管署10日公布的資料,台灣從2024年截自2025年1月9日,累計的麻疹病例是36例,有24例是本土感染、12例為境外移入。近期中部醫院發生群聚案,迄今共確診19例(包括指標個案、1例同班機確診者、17例醫院群聚)。
台大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李秉穎指出,麻疹在全世界已有好幾次流行高峰,每3到5年就會出現明顯的通報疫情,但麻疹高峰從未在台灣出現,因為台灣有很高的疫苗覆蓋率,只有小規模的感染,沒有大規模的群體擴散,大家不用太恐慌。
李秉穎也說,民眾不用搶著去打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MMR)疫苗。在疫苗問世的1980年以前,民眾的抗體大多來自自然感染,且終生有效;1981年以後的疫苗世代,疫苗接種後效力會逐漸消退。因此建議可接種疫苗的族群為年滿一歲的幼兒;1981年以後出生而麻疹抗體陰性,且15年內沒有接種MMR疫苗的醫護人員,及1981年以後出生要到麻疹流行區旅遊的的民眾。
查核中心採訪多位小兒感染症專家,整理麻疹重點資訊,提供民眾參考,科學防疫不焦慮。
Q1.麻疹病毒傳染力很高嗎?
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表示,麻疹是由感染麻疹病毒(measles virus)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傳染力很強,可經由空氣、飛沫傳播或是直接與病人的鼻腔或咽喉分泌物接觸而感染。若在沒有麻疹免疫力的族群中,一名麻疹患者可傳染給12到18人。
林詠青說,造成麻疹易爆發疫情的因素,除了空氣傳染的特性以外,麻疹病人在出疹的前、後4天內都具有傳染力,可能在確診之前就已經傳染給他人。
Q2.感染麻疹的症狀表現有哪些?
疾管署署長莊人祥說,感染麻疹者一開始的症狀可能不太明顯,可能會發燒、鼻炎、咳嗽等,就像一般的感冒一樣,可能症狀出現後的4天左右出疹而被確診,但出疹前已有傳染力,確診前的可傳染期期間就可能傳出去。
林詠青表示,不過近年的麻疹症狀跟以往還沒有疫苗可打的年代的症狀表現,已經不太一樣。以前(沒有疫苗的時代)大部分民眾沒有免疫力,得麻疹的症狀很典型(發燒、咳嗽、鼻炎、結膜炎、斑丘疹,又叫classic measles);但現在不少民眾打過疫苗,但可能因為抗體衰退而保護力不足,還是可能得到麻疹(稱為modified measles),這時的症狀就不典型,可能就沒有明顯的咳嗽、鼻炎、結膜炎、斑丘疹症狀;疹子比較像小紅點或小水痘,不是那麼好診斷。
林詠青說,modified measles的特性是,症狀比較輕微,潛伏期比較長(典型麻疹是7-18天;modified measles是17-21天),而傳染力較典型麻疹為低。
Q3.我以前感染過麻疹,或接種過麻疹疫苗,我現在需要擔心嗎?
馬偕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邱南昌表示,根據目前的科學證據,過去已經感染過麻疹的人,其免疫力終生有效,不用擔心會再被傳染。至於1981年後的疫苗世代,接種多年後抗體可能會下降,但下降速度不會很快,且就算抗體下降,也還有部分抵抗力,當再次接觸到病毒時,抗體可能會再被激發而上升。
邱南昌說,2024年刊登的一篇台灣的研究,在2010年找了333名11歲至30歲的人,發現9成人都有抗體,代表台灣的群體免疫是很高的,大家不用太過緊張疫情。
林詠青說,美國CDC在2024年刊登的一篇系統性回顧文章(Emerg Infect Dis. 2024 Sep;30(9):1747-1754.)提到,接種過麻疹疫苗的人,有2%-10%在6-26年後觀察到有抗體衰退的情形,導致保護力下降,而有感染麻疹的可能。不過患者體內的病毒量較低(Ct值普遍大於30),次波感染率(secondary attack rate)為0%-6.25%,R值只有0.063(典型麻疹在沒有免疫力族群中的R0值是12-18),所以把病毒傳播出去的風險較低。
不過林詠青說,該文章特別強調,風險很低不代表完全沒傳染風險。在長時間暴露和密閉空間中,還是會提高風險,例如在醫院、同一家戶內、密集生活空間(軍營、宿舍、學校等)還是有傳播的可能,仍需要配合防疫措施。
Q4.新聞報說麻疹病患到處趴趴走,我會不會走過、路過就被傳染?
李秉穎說,麻疹雖然也有空氣傳播的可能性,但主要是以飛沫和接觸傳播,沒有接觸過麻疹確診個案或去疫區的一般民眾,比較不用擔心。
莊人祥表示,對於每一例麻疹個案,都會根據疫調匡列相關的接觸者,接觸者必須要健康監測記錄體溫、活動史和身體狀況;如果出現疑似症狀,要通報衛生單位協助就醫,不可自行就醫。匡列接觸者是為了掌握有感染風險的人,降低傳播風險,因此匡列人數很多,不代表疫情擴散。
Q5. 接種疫苗是預防麻疹的有效方法,我需要去補打疫苗嗎?
林詠青表示,目前政府公費提供「出生滿12個月」及「滿5歲至入國小前」各接種一劑MMR疫苗。另「1981年(含)以後出生,經檢驗麻疹抗體陰性,且15年內未曾接種MMR疫苗之醫護人員」及「1981年(含)以後出生之成人,需前往麻疹流行區(如越南、印度、柬埔寨等),且經醫師評估後(如抗體檢驗陰性)需接種之民眾」可自費接種。
林詠青說,接種完疫苗到誘發免疫反應,產生完整保護力,至少需要2週。此外,若需接種完整的兩劑MMR疫苗,之間至少要間隔28天,因此民眾安排接種時應注意時程。
疾管署表示,目前公費幼兒MMR疫苗充足,也適量開放給高風險民眾自費接種。
李秉穎說,MMR疫苗是活性減毒疫苗,因此免疫功能較差、有嚴重免疫缺失者不能打;孕婦因擔心會影響胎兒,也不建議施打;過去對接種疫苗嚴重過敏者,也不能施打。
李秉穎表示,如果大家真的很擔心麻疹,預防手段跟一般防護呼吸道傳染病一樣,勤洗手、戴口罩、避免去人多的地方。
Q6.我寒假要出國,哪些國家有麻疹疫情呢?
林詠青表示,目前麻疹主要流行區為越南、印度、柬埔寨等,也有從馬來西亞及泰國入境的境外移入個案。民眾如果要前往東南亞,可經由醫師評估風險(例如檢驗麻疹抗體),考慮自費接種一劑MMR疫苗。
李秉穎說,目前日本麻疹疫情是低度流行,病例數也沒有累積很多,民眾出國應審慎評估該國是不是真的有麻疹流行,是不是真的有高風險,不是出國就一定要補接種疫苗。
Q7.我聽說醫護都戴N95預防麻疹,我需要這樣做嗎?
邱南昌表示,網路傳言稱有醫院要求醫護戴N95防麻疹,如果屬實,應也只是侷限在特定的高風險科別,或因為要照顧免疫力較低的患者,才有此需要,絕對不是整間醫院都需要高規格防疫,現在的疫情並沒有這麼緊張。
邱南昌說,以馬偕醫院來說,也沒有要求醫護要戴N95,更遑論一般民眾。大家應該要記得的是,台灣大部分的人都已經有抗體了,「沒事又悶死自己沒必要」。
Q8.有傳言說,麻疹是從中國來的新傳染病,是真的嗎?
根據疾管署最新監測資料,台灣2024年至今有12例境外移入,感染國家分別是越南3例、馬來西亞及柬埔寨各2例、泰國及印度各1例,在飛機(航空器)感染有3例,並沒有從中國來的境外移入。這次的中部某醫院麻疹群聚中,指標個案是在越南感染麻疹。|
從美國CDC網站可知,9世紀時一名波斯醫師最早發布了麻疹的書面紀錄;蘇格蘭醫生法蘭西斯・霍姆 (Francis Home) 在1757 年證明,麻疹是由患者血液中的感染因子引起的。
1912年,麻疹在美國成為全國法定報告疾病,在報告的頭10年中,平均每年報告6,000例與麻疹相關的死亡。疫苗於 1963 年問世,在之前的10年裡,幾乎所有兒童在15歲時都感染了麻疹。據估計,美國每年有 3 到 400 萬人被感染。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官網,在 1963 年引入麻疹疫苗並廣泛接種疫苗之前,全球大約每2到3年發生一次重大流行病,估計每年造成 260 萬人死亡。儘管有安全且具有成本效益的疫苗,但據估計,2023年有107,500人死於麻疹,其中大多數是5歲以下的兒童。2023年,接受第一劑麻疹疫苗的兒童比例為83%,遠低於2019年86%的水準。
綜合上述可知,麻疹是歷史悠久的高傳染性疾病,並不是中國近期發現的新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