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與不實訊息研討會】用疫情謠言檢視台灣社會的假訊息抵抗力
記者陳璽安、何蕙安/報導
新冠病毒疫情爆發兩年多,台灣社會經歷無數疫情或疫苗相關的錯誤資訊洗禮。在台灣面臨第三波疫情之際,站在第一線的台灣查核記者說,在爆量的網路傳言背後,反應出資訊空白以及民眾對於疫情的擔心與憂慮。而闢謠的關鍵,是看見民眾的疑惑,以「正確資訊」與公眾溝通。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4月13日舉行「2022疫情與不實訊息」線上分享會,查核中心團隊回顧2020年初至今有關新冠疫情與疫苗的「不實訊息大流行」(infodemic),並分享查核與闢謠工作的策略與反思,由台灣科技媒體中心(SMC)協辦,SMC執行長陳璽尹擔任主持人。
傳言跟科學研究的距離
陳璽尹表示,SMC的角色是科學研究與新聞報導的轉譯站,疫情剛開始時,全世界都對病毒不瞭解,SMC即與科學家展開合作,傳遞研究新知,但當SMC與台灣事實查核中心合作才知道,原來民眾在日常生活中接觸到的資訊,跟科學研究這麼遙遠。
「如果沒有TFC在一線一則則查核,我們可能根本沒有意識到我們接受到的資訊是錯的。」陳璽尹說,民眾每天接受五花八門的資訊,裡面摻雜許多不實資訊,這些謠言的面向無所不包,民眾一不小心就可能被這些不正確的資訊左右,也因此台灣事實查核中心的工作格外重要,並因應這個變化萬千的謠言世界,無所不包地查核。
圖1:台灣科技媒體中心執行長陳璽尹。
謠言是台灣民眾的焦慮溫度計
查核中心總編審陳慧敏說,查核中心成立三年多以來,有兩年半的時間都在處理疫情和疫苗的不實訊息,而從查核報告數量來分析,到4月13日,查核中心共發布1616則查核報告,其中有462則關於疫情和疫苗的傳言。關於如何防疫、疫苗安全等傳言並非破解後就會消失,而是隨著每一次本土疫情升溫,又再度「回鍋」、「復活」,一再在網路上出現。
從疫情期間的闢謠機制來看,「台灣社會對於疫情的假訊息已經有一定的抵抗力。」陳慧敏說。
陳慧敏說,台灣社會在疫情這段時間,最珍貴的就是公民社會逐步發展出「闢謠機制」,民眾在疫情期間,具備數位識讀的高度意識,會把可疑訊息傳給闢謠機器人,除了查核中心有LINE聊天機器人,還有像是真的假的謠言資料庫Cofacts、防詐達人、美玉姨等機制,查核團隊再透過專家、醫師提供資訊,發布查核報告,並透過與科技平台的合作減低錯誤資訊傳播。
圖2:台灣事實查核中心總編審陳慧敏/擷自研討會影片
陳慧敏分析,「這些訊息就像民眾的焦慮溫度計」,台灣迄今經歷三波疫情不實訊息大流行的高峰,都與當時的疫情有關:分別是在2020年初疫情剛爆發、2021年5月台灣首次社區感染,傳言比平日暴增五、六倍,以及2022年4月至今確診者大量增加,近期查核中心接獲讀者提報的傳言數量也倍數增長。
圖3:台灣歷經三波Infodemic/擷自研討會影片
陳慧敏觀察,若依傳言的內容與流傳狀況分類,疫情謠言大致可分為「重傳型謠言」、「演化型謠言」、「攻擊型謠言」、「國際疫情謠言」與「病毒起源論」。
她觀察到,台灣疫情有三次讓民眾高度焦慮,而有三波的不實訊息大流行。這三波最先流傳的就是偏方、個人檢疫措施和自我檢測類的不實訊息,這類傳言流傳的形式會跟隨著民眾早上起床到晚上睡覺的時間,在疫情期間有大波浪、中波浪到小波浪。這類傳言主要是民眾保護自己和親友安全,需要防疫資訊。
她說,另一種是「攻擊型謠言」會在短時間內熱傳,帶著惡意,引發民眾恐慌或焦慮,這類傳言主要是宣稱台灣疫情失控、檢疫政策或疫苗採購有問題等。例如2020年2月疫情剛爆發之際,當時有許多「口罩不足」、「台灣疫情失控」的謠言,事後資安團隊調查,發現這是來自中國小粉紅的攻擊;另外,2021年5月台灣爆發首波社區感染,有謠言稱殯儀館在設冷凍櫃,預設台灣會有大量死亡個案,還有留言指化學兵大規模噴灑藥劑。
疫苗謠言其實有劇本
在新冠疫情錯誤資訊中,疫苗是當中的主要議題。截止今天,台灣事實查核中心發布202篇疫苗相關的查核報告,占新冠疫情報告數近一半。查核中心也另闢疫苗不實訊息專區,呈現出台灣的疫苗謠言的完整樣貌。
事實查核中心查核記者馬麗昕表示,早在新冠疫苗研發的初步階段,國外不實訊息研究者與公衛專家就有根據過去的經驗,預測新冠疫苗推動接種各個階段可能出現的錯誤資訊。而果不其然,台灣也的確照著這套「疫苗謠言劇本」在走,包括疫苗研發初期關於疫苗的安全性與有效性質疑、疫苗擴大接種後出現的不良反應事件等;同時間,國外流進台灣社會的疫苗陰謀論與疫苗詐騙的訊息也如影隨形,迄今沒有停止。
圖4:台灣事實查核中心查核記者馬麗昕/擷自研討會影片
她回憶,在台灣推動疫苗初期,因為僅有AZ疫苗,加上國外有關於血栓的顧慮,因此台灣社會多次出現「日本送的AZ疫苗過期」、或是「捐贈的AZ疫苗是國外不要的」的論述;隨後,隨著台灣開始研發國產疫苗,該議題本身具有高度政治性,則可以看到不少質疑疫苗非法取得緊急授權或是不安全的說法。
「隨著台灣擴大接種,我們可以看到有大量關於疫苗施打的疑問,有些是沒有根據的無效偏方,但當中的確也有合理的懷疑與質疑。」馬麗昕舉例,2021年還曾出現一張傳單,列舉了接種疫苗當天要停用的藥物;由於不少是台灣人常用的藥物,在當時引起恐慌。
她指出,新冠疫苗畢竟是一個接種至人體的新興疫苗,加上初期資訊非常混亂,而新聞媒體又大量報導打完疫苗後不良反應事件,因此可以理解人們會很焦慮,甚至影響其對於接種與否的判斷。有鑑於此,她強調,應該要正面看待與理解民眾對疫苗安全的焦慮或質疑,不要都當作謠言來處理。
闢謠工作的挑戰
在兩年多對抗疫情與疫苗不實訊息的道路上,查核中心團隊也有許多挑戰與反思,特別是要面對醫學的不確定性,許多傳言也有待更多科學證據來查明;而有時防疫政策與國產疫苗的推動也難免牽涉政治考量,並非單純的科學問題。最後,闢謠的速度也遠遠趕不上謠言傳播的速度。
查核中心副總編審陳偉婷解釋,查核中心的方法學主要是採訪專家、及閱讀相關研究與資料,有時候也會以地理定位等查證工具破案。在過程中,查核中心會多方搜集資料、小心驗證,確保引述至少兩位專家的說法,且不會以官方的說法作為主證。
圖5:台灣事實查核中心副總編審陳偉婷/擷自研討會影片
陳偉婷說,不過,因為疫苗與疫情傳言涉及高度醫療專業,不只查核記者本身要花時間消化、理解議題,更有賴有耐心、熱情的相關領域專家協助解讀研究與尋找相關資料。但這個過程花費大量時間,不只闢謠速度趕不上謠言的速度,且有意願提供幫助的專家群也有限,導致報吿內容同值性較高。
另個最大的挑戰來自於醫學的不確定性,以及科學研究需要時間。陳偉婷以疫苗為例,新冠疫苗是在規模前所未有的疫情之下,加速研發與緊急授權,一開始確實未經長時間的監測。隨著全球擴大接種,不良事件的累積也會影響民眾對疫苗的信任,且這些不良事件與疫苗是否有因果關係也需要時間、甚至也難以驗證。此外,有些爭議議題也還需更多科學證據才有定論,如伊維菌素、維生素D。在這樣的背景下,面對特定傳言,查核團隊很難完全闢謠、難以全面回應民眾的焦慮。
對此,陳偉婷坦言,查核中心的作法是以開放的心態、正面看待民眾對於新興疫苗的焦慮。「查核報告的目的不是勸民眾都去打疫苗,而是提供足夠的資訊,讓個人可以根據自身的狀況做出選擇。」
每個人都能為阻斷不實訊息傳播傳一份力
研討會主持人陳璽尹說,科學證據的確需要時間研究確保證據力,導致在面對謠言時難免緩不濟急,但「科學研究還沒出來,不代表不能回答人們的疑惑」;當人們質疑「有沒有證據說謠言是假的」的時候,她建議人們不妨反問:「有沒有證據證明謠言是真的?」
「我們可能很難追查到謠言製造者,但每個人都是接受者與傳播者。」陳璽尹總結,當人們接受到資訊時,有時要處理的並非資訊本身,而是自己的情緒,學習如何溝通,把正確的資訊傳出去,「這是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練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