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錯誤】網傳「虎頭蜂的正確防範方法…遇到蜂群,要立刻找到一根木頭,在自己的頭上轉一圈再丟出去…被蜂螫到要先用神奇麻油塗抹…以上來自陸聲山/林試所森林保護組」?
【部分錯誤】網傳「虎頭蜂的正確防範方法…遇到蜂群,要立刻找到一根木頭,在自己的頭上轉一圈再丟出去…被蜂螫到要先用神奇麻油塗抹…以上來自陸聲山/林試所森林保護組」?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1/11/17版】
一、網傳文章假借冠名農委會林試所福山研究中心研究員兼主任陸聲山。陸聲山表示,網傳文章並不是他本人發布或轉傳。
二、遇到虎頭蜂時,不應拍打,虎頭蜂窩很隱密,建議民眾遇到虎頭蜂時慢慢離開即可,不要嘗試找尋虎頭蜂窩;若遇到蜂群或已被叮螫,應儘速離開,不宜在現場停留或趴下。
三、專家指出,處理蜂螫並不會用到麻油。建議先小心地移除螫針,再用清水清洗、冰敷,若為非過敏反應,無須特別處置;如果是過敏或是大量蜂螫導致中毒,則須用藥或立即送醫。
四、專家建議,登山可穿白色、淡色衣物與帽子。
因此,傳言為「部分錯誤」訊息。
【更正聲明 2021/11/17 11:08】為求語意精確與報告完整,調整爭議點三。
背景
社群平台與通訊群組在2021年10月間流傳一則訊息,內容如下:
「今年已經有發生不少人因虎頭蜂的攻擊,造成的不幸傷亡事件了,加上颱風只進來一個,所以蜂窩已經成長到很大了!所以上山真的要懂得虎頭蜂的防範!(以下為轉傳資料~)
虎頭蜂的正確防範方法
在野外遇到飛行中的虎頭蜂無意中撞到你身上,只要不揮手趕牠或做出拍打動作,都可以相安無事。
36年前,老師還在讀書時,讀了一本馬賽先生(他是當時谷關山訓的求生教官)寫的「虎頭蜂的防範」,隔了沒幾年,老師帶著戶外生活雜誌的同仁一起去爬關西蝙蝠洞,當他們爬完往山下走時,看到一群人(5~6人)往山上跑,我還真的很納悶,上午我們往上爬那一段陡坡時,真的還蠻喘的,他們怎麼可以用跑步的往上爬,那山徑又不大,一會兒功夫,他們就衝進老師的隊伍,更驚人的是它們後面跟著一個直徑近一公尺的黑雲,老師此時什麼也來不及想,卻想起「馬賽」的防蜂方法,我立刻大叫「趴下」,此時的他們正逃命到六神無主時,突然聽到一個聲音叫他們「趴下」,這真的像聽到上帝或觀世音菩薩的聲音,所以他們立刻就「趴下」在老師的四周,老師當然還記得馬賽說:「要立刻找到一根木頭,在自己的頭上轉一圈,就丟向山谷或順風丟!」老師運氣非常好,真的摸到一根木頭,我也轉了一圈就丟向步道的側面山谷,那是很陡的山坡,再丟出木頭的舜間,那群攻擊他們的虎頭蜂也跟著我丟出去的木頭消失了!老師就叫他門站起來,每一個人都很驚訝,那群蜂呢!
當人們驚嚇後,沒有人想再問蜂事,他們且繼續往上爬,老師他們也平安的回家了,這事發生在30年前的事!但現今的中英文書籍,都寫著「遇到虎頭蜂只有跑一途」,真的太可怕,才會造成這幾年,有人因用跑的方法,而墜崖受傷或死亡!
老師每年到夏季帶隊時,老師都會走在前面,順便一路觀察虎頭蜂,如此老師就曾在安東軍山下山溪谷中找到2個直徑達50公分,長度達80公分的虎頭蜂窩,且那2個蜂窩離步道都只有10公尺遠,真的非常的近,老師立刻通知全體隊員,(一)要慢慢走(二)每一個人行走的間距拉開到10公尺以上(三)不要說話!!老師他們通過時,沒有看到任何一隻虎頭蜂來騷擾他們的隊員!
有一次,老師陪中央研究院的教授勘查清朝八通關古道東段時,在東部蠻荒的深山裡,老師走在前頭,有1~2隻出現在老師身邊繞,這樣的狀況,老師都會停下來往前、往右、往左找尋虎頭蜂窩,結果就在老師的正前方15公尺的樹上,離地4公尺左右有一顆直徑1公尺以上虎頭蜂窩,於是我就帶領著教授繞離那虎頭蜂窩20公尺左右,他們也相安無事。
所以,當你在山野活動遇到1~2隻虎頭蜂圍繞著妳不走,那妳真的應該停下來找虎頭蜂窩,當然若只有妳一人,那妳也可以快快的繼續走,只要不要騷擾或打它們,基本上,只要走離它蜂窩達100公尺以上,它們就自動會離開了,妳絕對不會被攻擊;當然如果是帶隊,那妳最好能找找看虎頭蜂窩的位置,然後提醒大家如老師安東軍山下溪谷時的三步驟做法,也一定不會有什麼事發生!
如果,你帶隊遇到像老師在關西蝙蝠洞蜂群攻擊時,你也可以臨時當一下「上帝或菩薩」大叫「趴下」,自己則蹲下,然後找一根短木頭,在頭上快速轉一圈,立刻丟向山谷或低處或順風方向,也一定可以救到別人或自己的隊友!
如果,還是有人被蜂螫到,當然要先用「神奇麻油」塗抹,一般一小時後就會痊癒了,但一直沒好,就要觀察被螫的隊員有沒有「過敏」反應,有發生,如果還在深山裡,當然要立即給於「腎上腺素」0.3mg的肌肉注射,我的急救包裡都有備著,以應付不急之需,所以美國WFR急救員都有注射訓練與證照,在深山裡,若遇到有人被蜂螫,該患者又有全身性過敏反應,說真的就算天候奇佳,救難直升機立刻出動,沒有立刻肌肉注射「腎上酵素」0.3mg的話,存活機會也會很低、很低;老師因自己都有自製「神奇麻油」,他的「腎上酵素」都備在急救包裡到過期再買新的,從來都沒用到。
最後,台灣道聽塗說的錯誤真的很多:
1.虎頭蜂喜歡攻擊穿紅色衣服的人。
2.虎頭蜂喜歡攻擊擦香水的人。
3.遇到虎頭蜂只有快跑一途!這才是最可怕的一部分!
這些都沒有根據,老師自己實驗的結果,虎頭蜂到蠻喜歡灰色與黑色的!
正確觀念:
當虎頭蜂被騷擾後,蜂群開始攻擊時,它們先追敵人逃走的氣流,當氣流停止(人趴下不動),當然我們要趕快用木頭丟出製造新氣流,於是虎頭蜂很快的就繼續去追他們的敵人了!而且,它們沒有一隻再回到人被攻擊的地方,因它們最重要任務的是保護蜂巢!
最糟是登山杖不小心打到蜂巢,那一下就會被螫10針以上,因為太靠近蜂窩了,像我砍草砍到蜂窩,還沒趴下頭部就被叮了5包呢!那就真的會要人命,那次我也是用自己的神奇麻油救了自己!
今年,野外活動真的要注意虎頭蜂!
去年,老師都只拍到近50公分直徑的虎頭蜂窩,今年拍到的都是近1公尺直徑大!像這虎頭蜂窩是前幾天在滿月園遊樂區外的溪邊拍到的,也是近1公尺直徑大小,而且蜂窩外爬滿黑尾虎頭蜂,看了令人生畏!
以上來自 陸聲山/林試所森林保護組」
圖1:社群平台傳言擷圖。
圖2:社群平台傳言擷圖。
查核
爭議點一、傳言的原始出處為何?是否由「陸聲山/林試所森林保護組」發布?
查核中心向農委會林試所福山研究中心研究員兼主任陸聲山求證。陸聲山表示,這篇文章流傳已久,但並不是他本人所發布,也未曾轉傳過這篇文章,不知為何會冠上自己的名字。
查核中心檢索社群網站,此文在2013年流傳,當時的流傳的版本中,並沒有冠名「陸聲山/林試所森林保護組」。
爭議點二、傳言稱「在野外遇到虎頭蜂,只要不揮手趕牠或做出拍打動作,都可以相安無事」、「在山野活動遇到虎頭蜂圍繞著不走,應該停下來找虎頭蜂窩,只要離蜂窩達100公尺以上,它們就自動會離開了,絕對不會被攻擊」,是否屬實?
(一)陸聲山表示,在野外遇到虎頭蜂,在被叮咬之前,確實無須揮手或拍打,只要慢慢離開現場即可,但如果已經被叮咬,表示民眾已離蜂群的警戒範圍太近,就要儘速離開現場。
陸聲山檢視林試所的新聞稿並說明,網傳文章建議「遇到虎頭蜂圍繞著不走,應該停下來找虎頭蜂窩」,但虎頭蜂窩往往相當隱密,能找到蜂窩表示距離很近。此外,每種虎頭蜂的攻擊範圍不同,會發動攻擊表示靠得太近、蜂窩的領域被入侵,因此還是建議不要主動攻擊虎頭蜂並且保持距離為佳。
(二)查核中心採訪臺灣蜂類保育協會理事長蔡明憲。蔡明憲說,傳言建議不要拍打虎頭蜂,這是正確的建議,但傳言稱要停下來找虎頭蜂窩,對一般民眾來說有難度,如果已經被叮,就要快點離開現場,不能停留。
對於傳言說「只要離蜂窩達100公尺以上就不會攻擊」,蔡明憲說明,雖然有研究探討虎頭蜂防守蜂窩的領域範圍,但相關數據只能當做參考,因為蜂群的攻擊性與季節、蜂群大小等眾多原因相關,例如春天時虎頭蜂剛建立新族群,蜂群較小,族群可能只有十幾隻,警戒範圍就會比較小;但到了秋天,蜂群規模大,有些蜂群可能多達上萬隻,這時蜂群的警戒範圍就會較大,攻擊性也比較強,這也是為什麼秋天較多被螫的案例。
綜合以上,傳言建議不要拍打虎頭蜂是正確的建議,但虎頭蜂防守蜂窩的範圍隨族群大小等因素而定,且要停下來找虎頭蜂窩,對一般民眾來說有難度,建議慢慢離開即可。
爭議點三、傳言稱「遇到一群虎頭蜂要趴下,立刻找一根木頭,在自己的頭上轉一圈,就丟向山谷或順風丟…因為虎頭蜂會追敵人逃走的氣流,當氣流停止,要趕快用木頭丟出製造新氣流,虎頭蜂就會去追他們的敵人」,是否建議這麼做?
(一)陸聲生說,網傳文章提到的「趴下」、「丟木頭」,是早期坊間流傳的說法。虎頭蜂會追蹤氣味,與其花時間找木頭,不如儘速離開現場較為可行。離開時也要注意腳步、注意安全,以免在過程中受傷。
(二)蔡明憲說,虎頭蜂是靠氣味攻擊,牠要攻擊時,會現在敵人身上留下警戒費洛蒙,吸引其它伙伴一起來攻擊,因此遇到虎頭蜂,建議儘速離開現場,不應趴下,也不要留在原地。
蔡明憲說,傳言建議的作法是一個推論,但存有爭議,雖然有人以自身經驗佐證此作法可能成立,但也有失敗案例,所以不建議輕易嘗試,儘速離開現場才是最好的做法。另一個存有爭議的作法是潛到水裡躲避蜂群,過往雖然也曾有人這麼做,卻因潛水時身體浮出水面且難以長期憋氣而遭蜂螫。
綜合以上,傳言建議的作法屬推論、個人經驗,由於虎頭蜂攻擊時,會先在敵人身上留下警戒費洛蒙,吸引其它伙伴一起來攻擊,因此與其花時間找木頭,不如儘速離開現場。
爭議點四、傳言稱「被蜂螫到,要先用神奇麻油塗抹,一般一小時後就會痊癒了,如果一直沒好,要觀察有沒有過敏反應,如果過敏要立即給與腎上腺素0.3mg的肌肉注射」,是否建議這麼做?專家建議的作法為何?
(一)嘉義長庚醫院風濕過敏免疫科主治醫師林靖麒說明,蜂螫的傷害可分為三種,第一種傷害是非過敏反應,會有腫、痛等症狀,不會造成永久性傷害,依症狀治療即可,若沒有藥物可治療則冰敷。
蜂螫造成的第二種傷害是中毒,中毒是多次叮咬導致,會有噁心、嘔吐、倦怠,甚至急性腎衰竭等症狀,但一般人很難在現場判斷如何急救,只能儘速就醫檢查及接受治療。在送醫前,被螫者還清醒時,可補充水份,避免休克。
第三種傷害是過敏反應,並可再分為局部過敏反應以及全身性過敏反應。對蜂毒產生局部反應者,會有局部的皮膚疹、血管水腫等,使用抗組織胺即可,但需注意局部反應也可能是全身過敏反應的一部份,若判斷錯誤可能會危急性命。
全身性過敏反應則會造成上呼吸道水腫、氣喘、支氣管緊縮等症狀,需立刻處理,若備有腎上腺素針劑時,可以使用,但腎上腺劑需處方才能取得。
林靖麒說,在上述治療、急救過程中,麻油沒有任何作用,不過無論有無處置、用何種方法處置,非過敏反應造成的症狀都會在幾個小時內自然消失。
(二)查核中心採訪台中醫院急診醫學科醫師林逸婷。林逸婷指出,醫療上處理蜂螫時,並不會使用麻油。遇到蜂螫,會建議先用鑷子或其它物品,小心將蜂針夾掉、移除,接著用清水清洗,再冰敷。如果只有輕微痛癢是沒有關係的,無須進一步處理,過一陣子會自然好轉。
一般人被蜂螫到,只有局部紅腫疼痛,便不需特殊處置,但如果有全身性過敏反應,包括出現全身癢、皮膚發紅、呼吸喘、腸胃道症狀、血壓降低等,就需要注射腎上腺素。
傳言提到的「0.3mg腎上腺素」,應為筆型腎上腺素,但這是需要醫生處方的藥品,一支兩、三千元。如果過往沒有過敏史,可在突發過敏性休克時,儘快叫救護車,或送至急診緊急處理。
林逸婷提醒,如果曾經因蜂螫引發過敏反應者,應特別注意,下次再遇到蜂螫時,過敏反應會來得更急、更快也更嚴重。此外,一般對蜂毒沒有過敏反應者,若被20隻以上虎頭蜂螫,其大量毒素也會引發全身性反應,包括橫紋肌溶解症、凝血功能異常、溶血反應等,也須特別注意。
(三)陸聲山說,早期山友登山會準備抗組織胺等相關藥品,以備不時之需,但是每個人體質不同,對蜂螫的反應也不同,自行使用藥品或為他人使用藥品可能會有醫療上的爭議,須特別注意。
陸聲山提供他在2015年發布於林試所網站的文章,虎頭蜂大多是受到驚擾,為了自衛才會螫人,避免干擾到胡蜂的活動將可降低被螫的風險。但如果被虎頭蜂螫,必須儘速去除螫針。一般人熟知蜜蜂,其螫針有倒鉤,當蜜蜂螫人後,螫針會難以拔出,如果蜜蜂掙脫或遭人拍離時,螫針與毒囊會從蜜蜂的腹部撕離,留在被螫的人身上,而蜜蜂會傷重死去。但虎頭蜂蜂的螫針不是如此,虎頭蜂的螫針可以重複使用,可連續螫人多次,因此如果被虎頭蜂螫到,必須馬上除去螫針,同時避免擠壓到毒囊。
(四)蔡明憲說明,被蜂叮到,第一步就是要去除螫針,避免更多毒液進入人體,同時儘快離開現場。除去螫針後,是否對蜂毒過敏以及被螫的反應為何,這都是因人而異,且不同人之間有很大差異。
大部分人被蜜蜂螫到,會先疼痛,接著腫脹、搔癢,過一陣子會自然好轉,只是每個人疼痛、腫脹與搔癢的程度不同,所需的恢復時間也不同;有少部分人會更嚴重,有嚴重過敏、呼吸急促、發燒、暈炫等症狀,此時就需要立即送醫。
蔡明憲進一步說明,傳言建議塗上神奇麻油,或許有些個人經驗顯示對某些體質的人有用,但無法證實為個人體質所致還是麻油的效果,所以不建議這麼做。而腎上腺素是處方藥,除非有醫生證明,否則無法取得,即使取得該藥,一般人也不能為他人注射。較常見的作法是自備抗組織胺,但其實每個人遇蜂毒時,對抗組織胺的需求量也不同,只能說是緊急時刻的作法。
綜合以上,處理蜂螫並不會用到麻油。被虎頭蜂螫到,應儘速、小心地移除螫針,再用清水清洗、冰敷;一般人被螫,只會有局部紅腫疼痛等非過敏反應,無須特別處置即會隨時間過去而好轉。若有局部的皮膚疹、血管水腫等局部過敏反應,可使用抗組織胺;全身性過敏則可能有全身癢、皮膚發紅、呼吸喘、腸胃道症狀、血壓降低等,就需要注射腎上腺素。若是被大量蜂螫導致中毒,無論何種體質者,均應立即送醫急救。
爭議點五、傳言稱「『虎頭蜂喜歡攻擊穿紅衣服或擦香水的人』、『遇到虎頭蜂要快跑』都沒有根據,虎頭蜂到蠻喜歡灰色與黑色的」,是否屬實?
(一)陸聲山說,過往研究指出,虎頭蜂喜歡黑色、粗糙的表面,而頭部黑黑的最容易被叮,因此建議民眾登山時,穿著淺色衣服,頭戴淡色帽子。
(二)蔡明憲說,白色衣著較少被蜂叮,穿黑色則較常被叮,因此在山區活動時,穿著淺色衣物可以減少被蜂螫傷的機會,但蜂螫是多種因素造成的,顏色只是其中一個原因,不能忽略的是,人的肢體動作也是重要因素之一,例如對蜂群揮舞很容易被叮。
結論
一、網傳文章假借冠名農委會林試所福山研究中心研究員兼主任陸聲山。陸聲山表示,網傳文章並不是他本人發布或轉傳。
二、遇到虎頭蜂時,不應拍打,虎頭蜂窩很隱密,建議民眾遇到虎頭蜂時慢慢離開即可,不要嘗試找尋虎頭蜂窩。若遇到蜂群或已被叮螫,則要儘速離開,不宜在現場停留或趴下。
三、專家指出,處理蜂螫並不會用到麻油。建議先小心地移除螫針,再用清水清洗、冰敷,若為非過敏反應,無須特別處置;如果是過敏或是大量蜂螫導致中毒,則須用藥或立即送醫。
四、專家建議,登山可穿白色、淡色衣物與帽子。
因此,傳言為「部分錯誤」訊息。
參考資料
〈首圖出處:蔡明憲提供。圖為黃跗虎頭蜂,又名黃腳虎頭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