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生誤解】網傳「出門10-12小時內變頻冷氣不關更省電」?
【易生誤解】網傳「出門10-12小時內變頻冷氣不關更省電」?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4/9/5版】
夏日高溫,民眾關心冷氣怎麼吹才不傷荷包。近期網路流傳TikTok影片,宣稱出門10-12小時內,變頻冷氣不關電費省85折。專家建議這樣做嗎?
一、冷氣專家表示,長時間外出,變頻冷氣應該要關掉,才能節省電費。網傳「長時間不關比較省電」說法過於誇大、簡化,忽略不同熱源產生條件的變數。包括日間和夜間的溫差、房間隔熱效果、窗戶類型等,這些環境變數都會影響冷氣壓縮機的運轉負荷和耗電量。
二、專家說,變頻冷氣忌諱短時間內持續開關。民眾若短暫外出、關閉冷氣,回家再開,壓縮機必須努力將溫度降至設定值,反而會增加耗電量。建議外出時間一小時內,不關冷氣較不耗電。
三、專家指出,網傳影片計算冷氣用電度數的方法錯誤,把冷氣冷房能力錯認為消耗電功率。
此外,電費計算是用電設備容量乘以使用時間,即便是同一台冷氣、使用時間相同,不同環境條件下,耗電度數就會不同。網傳影片的個人經驗未必適用其他人的狀況。
正確使用變頻冷氣可減少電力消耗,但網傳影片說法忽略不同環境因素對冷氣耗電造成的影響,過於誇大、簡化,引人誤解變頻冷氣開10到12小時更省電,因此,為「易生誤解」的錯誤訊息。
背景
日前有TikTok帳號拍片宣稱「出門10-12小時內變頻冷氣不關更省錢」,以2千瓦變頻冷氣為例,外出10-12小時不關冷氣,電費節省85折。該影片隨後在網路引發討論。
圖1-2:社群平台流傳訊息擷圖
查核
查核點一:網傳「出門10-12小時內變頻冷氣不關更省錢」,是真的嗎?
外出10-12小時內不關冷氣,忽略環境變數,無法節省電費
(一)冷凍空調工程工業同業公會指出,長時間外出,室內變頻冷氣應該要關掉,才能節省電費。網傳「長時間不關比較省電」說法過於誇大、簡化,忽略不同熱源產生條件的變數。
公會表示,變頻冷氣可以根據室內溫度變化調整壓縮機轉速。當室內溫度接近設定值(如25度)時,變頻壓縮機會減慢轉速,保持穩定溫度,而不會完全關閉,避免壓縮機頻繁的全速啟動,可大幅降低電力消耗。
影響變頻冷氣用電度數的變數很多,包含室內外溫差、是否西曬、室內熱源、房屋隔熱效果、窗戶類型等。
公會舉例,白天室外溫度高,室內外熱交換頻繁,冷氣為了維持室內設定溫度,壓縮機會持續運轉,這段時間耗電量就會比較高。晚上溫度下降,壓縮機要維持室內相同溫度的運轉能量就會減少。「不同時段」會影響到冷氣壓縮機的運作能力,電費當然就會不一樣。
又如房間內如果有熱源(如電腦等電器設備)或隔熱效果、西曬房、房屋隔熱效果差(沒有窗簾或隔熱紙)、有大片落地窗等,這些因素都可能增加冷氣冷房的電力消耗。
(二)從事冷氣安裝、維修十多年的阿智師傅受訪表示,變頻冷氣要能省電,取決於環境熱源是否控制得當,傳言的說法不能適用所有情境。
以7-11門市為例,阿智說,生意好的店面,人潮持續進出,熱源會持續進入室內,導致溫度升高,此時變頻冷氣壓縮機為了維持室內溫度,就會全載、加速運作,導致耗電。
因此,若是太陽會直接照射的環境,或者窗戶沒有加裝隔熱紙、隔熱窗簾等阻絕熱源等裝置,只要室內一直有熱源產生,導致冷氣壓縮機全速運轉,網傳作法不會達到省電效果。
查核點二:短時間外出,變頻冷氣要關嗎?
變頻冷氣忌諱短時間開開關關,外出1小時內不需關冷氣
(一)冷凍空調工程工業同業公會指出,若短時間外出(如1小時),建議不要關閉冷氣。如果關掉,這段時間室內外會進行熱交換,房間溫度會逐漸升高,當民眾短時間內返家後重新啟動冷氣時,壓縮機又需要努力將溫度降至設定值,反而會增加耗電量。
(二)阿智師傅也說,台灣夏季室外溫度動輒超過30度,民眾若短暫外出,先關掉冷氣,室內溫度很快會上升;等民眾返家再開冷氣,壓縮機為了讓室內達到設定溫度,必須全載運行。
反之,若民眾沒有先關掉冷氣,當室內達到冷氣設定溫度,壓縮機就會開始減速,待民眾返家後,不僅室內溫度與出門時的一樣,壓縮機也不需要全載,這時就會達到省電效果。他也建議,外出若1小時內會返家,可不關變頻冷氣,避免後續開啟更耗電。
查核點三:傳言影片電費計算方式有什麼問題?
網傳影片計算2千瓦變頻冷氣在短時間2小時與長時間10-12小時的耗電度數,宣稱長時間使用不關冷氣較省電。
冷凍空調工程工業同業公會指出,傳言影片的計算方法不正確。消費者購買冷氣時,會看到設備有兩種標示,一個是冷氣的冷房能力,一個是冷氣的消耗電功率。網傳影片「2千瓦」變頻冷氣指的是冷氣的冷房能力,而不是消耗電功率;計算耗電度數時,看的是消耗電功率,再搭配冷氣使用的環境狀況。
台電副總經理兼發言人蔡志孟表示,電費計算方式是用電設備容量乘以使用時間,即便是同一台冷氣,但安裝位置(是否為日曬房)、室外溫度(高溫或低溫)、室內溫度(是否持續有熱源產生、是否有安裝窗簾等隔熱裝置)等條件若不同,即便使用時間相同,不同條件下的耗電度數絕對不會一樣。網傳影片的個人經驗未必適用其他人的狀況。
(記者:陳培煌;責任編輯:陳偉婷)
事實查核需要你的一份力量 捐款贊助我們
本中心查核作業獨立進行,不受捐助者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