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吳欣盈說「服務業的薪水不漲的原因,就是ECFA的服務部分被綠營擋下,台灣的青年就業市場受到限縮」?
為何要查
經濟議題是選戰攻防焦點之一,也是選民關心的議題。各政黨候選人都提出經濟政策,也對過往台灣經濟成果表達看法,本查核希望提供讀者更深入的專家分析做為參考。
查證摘要
吳欣盈在2024大選副總統候選人辯論會表示:「服務業的薪水不漲的原因,就是ECFA的服務部分被綠營擋下,台灣的青年就業市場受到限縮。」查證如下:
一、專家指出,ECFA服貿協議的開放範圍小,對中國也有特殊限制措施,因此未能簽署ECFA服貿協議,對台灣服務業發展及薪資的影響程度及因果關係並沒有那麼強。
二、目前台灣正處於疫情後實體經濟開始運作、服務業缺工的階段,因此「服務業就業市場受到限縮」的說法,與實際情況不符。
查證結果:推論過於簡化。
影響台灣服務業薪資的主要因素是整體產業結構,與ECFA服貿協議的因果關係不強。目前台灣服務業缺工,並未有就業市場受限縮情形。
吳欣盈的話來自哪裡?
吳欣盈1月1日在2024大選副總統候選人辯論會第一階段申論時表示:「服務業的薪水不漲的原因,就是ECFA的服務部分被綠營擋下,台灣的青年就業市場受到限縮。」(影片16:05-16:15處)。
資料出處:《公視新聞網》YouTube頻道。
查核過程
查核點、吳欣盈說服務業薪水不漲,是因為ECFA被擋下,是否屬實?
查核中心採訪多名經濟學學者,包括中華經濟研究院區域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兼主任劉大年、中央大學經濟學系教授邱俊榮、台灣經濟研究院研究員邱達生、商業發展研究院商業發展與策略研究所研究員陳世憲。
服務業薪資不漲的原因為何?與ECFA服貿協議是否相關?
查核中心查詢行政院主計總處薪情平台,服務業每人每月實質總薪資(指消除物價變動因素後,以2016年時之價格基準所衡量之薪資水準),2022年統計值為新台幣52,916元,較2014年ECFA服貿爭議爆發時的49,083元,9年間共增加7.8%。
劉大年表示,台灣服務業占GDP的60%左右,可說是「重中之重」,包括金融、物流、運輸等眾多行業,但目前台灣的服務業多強調在地服務,而缺少國際級的大型服務業,才會導致薪資難以提升。
劉大年指出,ECFA服貿卡關的確影響服務業市場的擴展,也影響到後續與中國談市場開放;然而,當年ECFA服貿協議的開放範圍,台灣與中國雙邊都非常小,對中國也有特殊限制措施,更沒有開放一般勞工來台工作。因此ECFA服貿協議未能過關,對台灣服務業的發展確有影響,但影響程度及因果關係並沒有那麼強。
邱俊榮分析指出,台灣薪資低的原因主要是產業結構的問題,因產業多集中在中上游,因此產品價格很難調漲,一上漲,下游廠商就不跟你買了,因此台灣業者只好拚命降低成本、壓低員工薪資,而這個產業結構也大大影響台灣整體的薪資水準且有僵固性,並非ECFA服貿卡關使然。
邱俊榮認為,即便開放ECFA服貿協議,中國服務業進入台灣後,由於許多產業都與台灣相似,「市場壟斷」的可能性高於「市場競爭」,本土業者被取代的風險很高;當台灣業者都被中國業者取代後,薪資很可能不會高、只會低。
陳世憲則表示,吳欣盈的推論稍嫌武斷,因為影響薪資的因素很多,即便景氣好,薪資也未必能同步成長,因此,不能把薪資不漲完全歸因於ECFA服貿協議的簽署與否。
台灣服務業是否面臨就業市場緊縮?
邱達生表示,目前台灣正處於疫情後實體經濟開始運作、服務業缺工的階段,因此現在來談「服務業就業市場受到限縮」,與實際情況不符,並不是很適合的時機。
邱俊榮也表示,雖然沒有簽署ECFA服貿協議,但台灣服務業目前是缺工狀態,吳欣盈所稱的「就業市場限縮」問題並不存在;若再對照中國經濟局勢惡化、大筆資金外流出走的現況,更凸顯此說法與現實脫節。
補充資料
除了ECFA,台灣還有哪些經貿協定的機會?
劉大年表示,台灣內需市場有限,想擴展市場就必須要靠出口,因此,無論是哪一位總統候選人當選,未來一定都要規劃完整的產業發展方案。
他指出,三位候選人都支持台灣爭取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omprehensive and Progressive Agreement for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簡稱CPTPP)」,這是高標準的自由貿易協定,也就是說,秉持互惠原則,加入後台灣勢必要對其他會員國有相當程度的開放。
劉大年說,目前除了台灣,中國也在爭取加入CPTPP。他認為台灣必須做好開放的準備,與其陷入ECFA,不如去思考,當台灣與中國有朝一日都加入CPTPP後,該如何建構CPTPP之下兩岸新的經貿關係。
邱俊榮表示,台灣產業大部分集中在中上游,頭重腳輕,是產業結構問題才導致薪資升不上去。
邱俊榮指出,雙邊及區域經貿協定帶來的資源誘導效果非常明顯,跟哪個國家做生意,會決定台灣的產業資源往哪個方向集中,從這個方向思考,加入CPTPP對台灣產業向上提升的重要性大於ECFA。
他說明,台灣的資源有限,應思考如何妥善運用,讓有限資源能創造更好的結果;比起代工,台灣更應該發展品牌,並進攻高價市場,例如爭取提供歐盟市場低碳、高品質的最終財產品。
(記者曾慧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