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日新聞】「美國棄台論」 與俄羅斯相似的「戰時情報操作」
【2022年8月28日 朝日新聞/台湾を襲う「情報戦」全5回】
今年 3 月 3 日,俄羅斯進攻烏克蘭一週後,一篇名為「戰時下的情報操作」報告書在台灣發表。全文約有 1 萬多字,這份報告是由台灣網路情報調查公司
「IORG」製作。
內容並不是針對受俄羅斯進攻的烏克蘭,而是分析處於中國統一壓力下在台
灣發生的各種事態。
這個時候台灣的網路上,到處都是跟入侵有關的假消息和沒有根據的親中言論。「發生危機時美國也會拋棄台灣」、「今天的烏克蘭就是明天的台灣」等類似這樣的訊息。
這種訊息到底是從哪裡傳來的呢。報告書分析先前 4 個月期間網路上流傳用中文發表的 SNS 文章和媒體報導等約 6700 萬條訊息後得出了結論。「主要是從中國和香港的親中派媒體,以及中國版推特『微博』等地方流傳開來」――。
和中國保持距離的蔡英文政府外交部指出「中國政府利用烏克蘭國難,進行惡意的政治宣傳」。自身應對中國的態度,以及輿論不信任身為後盾的美國的情
況逐漸擴散開來,蔡英文政府對此高度關注。
發出報告書的 IORG 3 月 9 日發出第二波報告,其中參考了烏克蘭相關的假訊息後,預測、並提醒未來「台灣有事」發生的時候可能會出現的訊息。兩篇
報告書都被台灣的主流媒體報導。
為什麼會認為進攻台灣的一方會像這樣散播假訊息呢?設立 IORG 的台灣工程師男性游知澔(36 歲)說明「極權國家進行的輿論工作,目的是在動搖人民
對於民主的信賴。」以中國來說,他們藉由輿論工作來讓社會產生對立,以便介入台灣統一。
俄羅斯除了用武力入侵烏克蘭外,也同時透過情報操作來進行輿論工作,這樣的手法被稱為「混合戰」。蔡政府認為台灣長年來都受到中國「混合戰」的干
擾,甚至已成為台灣的「日常慣例」。
台灣社會近年來對於輿論工作的危機感逐漸提高。契機一樣是俄羅斯針對烏克蘭的軍事行動,那就是 2014 年的併吞克里米亞半島。
2019 年 5 月,台灣負責國家安全的政府機關國家安全局發表「中國假訊息心戰之因應對策」報告。報告內斷言「中國對台的統一工作正複製俄羅斯併
吞克里米亞島的模式」,並指出中國政府和中國媒體以及擔當輿論工作的「網軍」合作,製造假訊息和親中的言論並散播到台灣的網路上。
IORG 的游知澔也是對此狀況抱持強烈危機感的一人。游知澔原先就曾在台灣討論區上參加過呼籲行政透明化的社會運動,後來被稱為「天才數位大臣」的
唐鳳也參加過這個討論區。
「需要提高台灣人的媒體識讀能力」
2019 年,游知澔和教育界的朋友一起成立了研究輿論工作的組織,並於2021 年公司化。由曾就讀美國、歐洲大學的台灣媒體界和政界出身共計 6 人
進行營運,年齡層約落在 20~30 歲左右。
IORG 主要的分析項目除了在網路上流傳的中文新聞之外,還包括臉書、LINE、微博上的中文發文等等。
IORG 也持續和同樣受到極權國家壓力的烏克蘭交流。去年 12 月,游知澔他們和烏克蘭民間智庫召開線上會議,相互交換情報。
會議上主要討論的議題是中國和俄羅斯平時的輿論工作。約 1 個小時的會議接近尾聲時,烏克蘭那方的研究員說出了意想不到的話語。
「俄羅斯 2022 年初就會對烏克蘭採取行動」
當時俄羅斯的軍事行動還沒在國際社會上造成太大關注。但游知澔沒有忘記烏克蘭研究員的發言,馬上找同事討論、並開始著手分析網路上關於烏克蘭情
勢的新聞和 SNS 訊息。「該研究員所說俄羅斯對烏克蘭的輿論工作,跟台灣的相似度高到讓人吃驚。」
2 個月後的今年 2 月,烏克蘭研究員的預言不幸成真。但是對 IORG 而言,正好可以讓他們在開戰後迅速向台灣社會提出報告。
至今為止中國政府實際上有沒有對台灣進行輿論工作,又是用什麼樣的手法,真相一直都披上一層薄紗無法看清。
不過台灣國防部旗下智庫「國防安全研究院」曾怡碩研究員指出,中國把俄羅斯併吞克里米亞半島時散播的假訊息當成統一台灣戰略的參考。而且看到2016 年美國總統大選時俄羅斯進行的網路攻擊和散播假訊息造成美國社會對立後,中國也開始認真採取利用網軍來進行輿論工作的戰術。
過去網路上出現的中文假訊息,都是使用台灣不怎麼常用的中國「簡體字」進行散播。但是近年來開始進化成使用台灣的「繁體字」、重現台灣獨特的語感等等。也有疑似使用人工智慧(AI)製造的假訊息的案例出現。曾怡碩認為「現在不只是台灣人,(使用繁體字的)泰國與日本等地的華僑也跟假訊息的製作和散播有關。」
有手段可以防範網路上帶有惡意的輿論工作嗎?曾怡碩這麼回答。「中國的輿論工作就像病毒一樣,無法完全防範。它的手法會進化,防範手
法就像疫苗一樣,隨著時間經過會失效,我覺得只能與它共存。」
透過教育,持續將民眾的危機意識提高。現在面對的「日常」已經讓台灣不得不採取這樣的應對方式。那麼具體而言,是誰又是怎麼進行這種輿論工作的呢。去年秋天,一件由台灣的檢察機關立案的案件進行了刑事審理。
報導連結
https://digital.asahi.com/articles/ASQ8T5SK0Q8FUHBI01V.html?iref=pc_rensai_article_short_1597_article_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