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翻轉LINE群、杜絕假消息傳遞?社大融入式教學就像「巧克力牛奶」 助學員與長輩識假
某些長輩的社群使用行為讓你很「倒彈」嗎?擔心長輩在通訊軟體遭詐騙嗎?各國都在積極提升成人媒體素養,社區大學也是重要管道。台灣的社區大學以全球獨創的「融入式教學」,在烹飪、電影、木工等課程中融入媒體識讀,讓學員更好消化「打擊假訊息」的知識。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秘書長楊志彬與兩位社大老師鄭美里、延金芝,接受國立教育廣播電台節目及???????節目《新聞真假掰》主持人黃兆徽專訪,分享如「巧克力牛奶」般的教學方法,讓各種生活議題結合媒體識讀、事實查核,滑順、不突兀地讓學員同時攝取到兩種營養。
圖: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秘書長楊志彬(右)接受國立教育廣播電台節目《新聞真假掰》主持人、台灣事實查核教育基金會顧問黃兆徽(左)專訪
LINE群的世界,竟是社大媒體素養主戰場!
假訊息無所不在,但要讓識假、打假的意識能深入一般民眾心中,並不容易。2021年,由Google.org贊助、台灣事實查核中心領頭的「台灣媒體素養計畫」正式上線,主要目標之一便是聯手台灣事實查核生態系的公民組織,一齊提升民眾媒體素養。「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將媒體素養融入各項課程的教學計畫,是其中最有影響力的項目之一。楊志彬分享,全台現有89所社區大學、45萬名學員,課程多元,吸引許多對終身學習、公民議題有興趣的成人,尤其許多課程為生活、藝能類型,讓媒體識讀能力不知不覺進入到學員生活當中。
此外,楊志彬談到,社大師生常透過LINE社群轉發訊息或繳交作業,有時一門課還可能成立五到六個LINE社群。這些社群成員中不只有學員,還可能拉進家人、朋友,也因為網絡如此錯綜複雜,後續能引發的長尾效應相當可觀。
楊志彬表示,如果這些LINE社群可以變成對假訊息有高警覺性的長城,某種程度能夠減緩假新聞的傳遞速度。社大老師將LINE社群做為融入式教育的現場,不僅是媒體素養觀念置於課堂,更是希望在日常生活,就能帶入公共議題。
不過,楊志彬也說,這仍是一項「滾動式修正」的教學模式。他解釋,部分老師擔心教學者本身具有「權威」,反而限縮了師生間的溝通橋樑。楊志彬說,有些老師本來不加入學員的LINE群組,想說讓同學自己去「玩」,但因為意識到課程外溝通互動的重要性,「這些老師竟然跟其他老師加LINE,成立『如何因應LINE互動』的研究小組。」楊志彬說,社大老師們會互相切磋,如何在糾正假訊息的同時,也不要讓同學認為自己遭到否定。
烹飪、木工、園藝…都能種下媒體識讀的種子
楊志彬認為:「對於任何知識強行的介入,要輸送給別人,要去否定別人既有的知識,都是對這個人過去情感來源的完全否認,此時社會性的同理就很重要。」融入式教學就像「巧克力牛奶」,媒體素養、事實查核不在課堂上喧賓奪主,而是能與生活議題,像巧克力與牛奶一樣巧妙結合。
社大課程包羅萬象,在每一門專業領域課程當中,都能羅列出不同的假新聞,透過社大百餘位老師的創意,大大擴增了融入式教學的想像。楊志彬為了「原汁原味」呈現社大的師生互動,也邀請了萬華社區大學老師鄭美里、永和社區大學老師延金芝,與聽眾分享現場教學的經驗。
小說共讀課、自製出版課 深入假新聞背後的真實
鄭美里感觸很深:「社大學員大多經歷過戒嚴時代,到現在網路媒體發達,像這個世代,對於媒體有求真的理念,所以學員們對於誤報或假新聞,還是採取要多方求證的態度。」雖然學員有如此美好的期望,但在討論過程中,也有人坦承自己曾無意間轉傳假消息,「有時候就是愛分享!」
她也分享,在「看電影 讀文學 說自己」課程當中,就透過導讀日本小說《虛假的共犯》,從人性及結構議題,回溯假新聞的根本。她認為文學閱讀能使人身臨其境,透過小說中的訊息誤報事件,警惕民眾真實社會的狀況,判斷現今的假訊息,是否是涉及利益、政治、權力後所刻意製造的。
而延金芝回顧疫情時事,採取師生共同創作的方式,落實媒體素養的融入式教學。「所有的假訊息會跟著當時的新聞出現,亦步亦趨地製造我們的疑慮。」她觀察到疫情的真假訊息糾纏不清,邀請學員一同協作「走過疫年」這本書,就是讓大家在蒐集資訊的過程,透過歷史回溯,逐一破解爭點,找到解答。這本書也順利完成數位出版,至今已超過千人下載。
透過專業知識與媒體素養的融合,師生之間相互強化溝通、辨別訊息的能力,楊志彬說:「老師除了用科普式的教學,告訴同學什麼是真、什麼是假;可是在無形當中,只要同學學到位,他們也會開始質疑老師,你們專業知識的來源是什麼?到底是真是假?真實的權威性要如何辨識?第一期計畫下來,很多老師擁有一個共識,認為發展學生的批判能力,是打擊假訊息最核心、最必要的技能。」
對於知識的導正,除了需要社會性的同理,在社大融入式教育的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到師生形成「平等的共學團」,亦是落實真正的教學相長。
【新聞真假掰|假訊息ByeBye!】由台灣事實查核教育基金會顧問黃兆徽主持。節目中邀請各行各業的朋友暢談媒體議題,為聽眾提升媒體素養、增強對假訊息的抵抗力,希望達成「群體免疫」,讓大家都和假訊息說掰掰!
更多精彩內容請搜尋「新聞真假掰」,或上各大 Podcast 平台收聽, YouTube 頻道則有訪談精華影片陸續上架。除了適合大眾收聽收看,也推薦各級學校老師在規劃媒體素養課程時可列入影音輔助教材。(撰文:王薇、張育騰)
【立即收聽】新聞真假掰 — 假訊息 Bye Bye|EP55︱
全球獨創!台灣社區大學「融入式教學」讓媒體素養在瑜珈課、電影課、小說課也能通! |專訪楊志彬(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秘書長)、鄭美里、延金芝(社區大學老師)
?Apple:https://pse.is/4nnpng
?Spotify:https://pse.is/4nu3ha
?KKBOX:https://pse.is/4ntbk4
?Google:https://pse.is/4p9cuc
?Firstory:https://pse.is/4p8mgn
【同場加映】科技時代下的反思
從心理學的「認知偏誤」看假訊息傳播。「人類基因的本能」讓人們不重視資訊正確性,只想保護屬於自己的「內團體」、打擊「外團體」?專訪陳豐偉(精神科醫師)
誤傳假訊息就會被抓去關?「惡、假、害」才會問責!隱私名譽、國家安全與言論自由的拔河?人權律師背景的政務委員如何協助台灣政府與民間因應假訊息?|專訪羅秉成(行政院政務委員/發言人)
「社群教母」如何看待社群媒體與鋪天蓋地的假新聞?社群媒體上有四大類假訊息?專訪張嘉玲(社群媒體觀察家)
【喜歡這集嗎?想對主持人或來賓提問嗎?】
?評分、留言這裡走|https://pse.is/4kt8yz
【好節目需要鼓勵~請給我們五星好評】
?訂閱、評分、留言這裡走|https://pse.is/4p633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