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治水預算總整理! 超過4400億,哪些縣市拿最多?
記者/許雲凱;責任編輯/陳偉婷
近年每逢颱風來襲,造成地方淹水,不論政治人物或網友總會出現「錢是花到哪裡去」的聲音,質疑政府經年累月花大錢治水,到底有沒有用。
網路也會出現許多圖卡,以各種方式計算治水經費,並且比較各縣市金額的差距。這些讓人眼花撩亂的數字是真的嗎?有沒有一個客觀的數據可以參考?治水成效又要怎麼評估?
圖1:網路流傳治水預算相關訊息/事實查核中心整理
查核中心向水利署取得歷年治水經費,把政府怎麼花錢一次攤開。另諮詢水利學者,探討台灣治水政策思維的改變,呈現「中央主導」到「因地制宜」的來龍去脈。
中央補助地方治水 先北北基、後雲嘉南高屏
不論中央政府或者地方政府,都會在預算中編列水利建設經費,也就是外界所稱的「治水預算」。但因地方政府經費有限,所以長年都有賴中央政府補助治水。
依據立法院預算中心說明,在2000年以前,是由省政府每年編列40到60億,辦理地方縣市治水。2001年精省後,改由地方政府以自有經費,再加上經濟部每年補助10億治水,但因各地政府只能局部性治理,缺乏整體規劃,以致成效不彰。
因此從2006年開始,以「中央主導、地方配合」的模式,推動一連串大型治水計畫,如易淹水地區治理計畫、流域綜合治理計畫,以至於目前的前瞻計畫,都是此種模式。這些計畫是由中央政府編列跨年度「特別預算」,而中央經費如何分配到地方,就成了外界近來討論焦點。
外界爭議的預算規模及分配額度,涉及到如何定義「治水預算」,關鍵問題是:治水預算要從哪一年算起?又是包含那些內容?
如果只看近年的前瞻計畫,那麼南部縣市的確分配到較多預算,但如果從1980年代算起,就會發現北北基早已投下1700億以上。又如外界常以前瞻計畫中的「水環境建設」預算為討論基準;但事實上,「水環境建設」包含飲用水改善、水岸空間活化等,治水只佔其中一部分,混在一起談其實是放大了治水預算。
水利署向查核中心提供一份「歷年中央治水特別預算編列表」,從最早進行的台北防洪計畫起算,一直到還在執行的前瞻計畫為止,前瞻計畫與治水無關的經費則不納入,也涵蓋水利署、農業部、內政部、交通部等各部會所屬治水預算,可以較全面呈現中央經費的分配狀況,回應外界疑問。
圖2:歷年中央治水特別預算編列表/水利署提供資料、事實查核中心製表
從水利署資料可以看出,最早進行的大型治水是「台北防洪計畫」,從1982年就已開始實施,區域涵蓋台北市、新北市,經費約1158億。如果納入基隆河流域治理,在北北基區域已花費1739億治水,大約佔總治水預算的40%。
中央完成北北基階段治水後,緊接著是2006年開始的「易淹水」、「流綜」、「前瞻治水」等計畫,逐步將中央資源投入到其他縣市,累計分配最多經費的前5大縣市為台南市(466億)、嘉義縣(330億)、高雄市(278億)、雲林縣(253億)、屏東縣(201億)。
不過這並不代表在2006年之前,北部之外的縣市都無治水建設。依據水利署專書紀錄,大約從1970年代開始,已經分別對蘭陽溪、大里溪、濁水溪、高屏溪等流域興建防洪設施,但當時是由省政府負責,並非中央政府。精省後,由省府水利處改制而來的水利署接手部分後續工程。
圖3:易淹水地區與治水計畫主要範圍/來源:立法院預算中心2019年報告
河川防洪整治大致完成 前瞻計畫轉向區域排水
台大土木系教授游景雲指出,由中央政府主導的大型治水建設,最早先從大台北地區開始,理由就是政經中心必須優先保護,因此資源當然會先投注在此。等到大台北防洪完成,中央才有餘力針對各地治水進度落後地區補強。
游景雲解釋,在2005、2006年左右,台灣遭遇好幾個大型颱風,各地紛紛傳出淹水災情,這也促使中央推動一連串治水計畫,但歷年重點有所不同。在「易淹水」與「流綜」計畫時期,是中央提出綜合計畫,而各地政府配合,主要治理項目是針對河川防洪與區域排水。
到了前瞻計畫的時代,主要河川都已經大致治理完成,因此重點轉成區域排水或是配合地方需求,作法是由地方提計畫,再由中央核准給經費。也就是說,現在治水漸漸從過去「中央主導」,轉變成「因地制宜」。
游景雲說,治水思維也在轉變,過去大台北地區是以建設堤防、防洪牆為主,雖然很有用,但破壞景觀,淡水河有大部分被堤防擋住。目前地方政府做治水建設,會一併考慮環境衝擊與景觀,已經不太可能再出現台北的高聳堤防。
風災後淹水面積大幅減少 「颱風淹水=治水沒用」說法不公平
立法院預算中心在今年總預算評估報告,特別綜整政府資料,指出從2018年至今,全台主要淹水面積已經大幅減少。又同時比較2009年莫拉克颱風與今年7月間的凱米颱風,各地凱米降雨量大多高於莫拉克,但除彰化縣淹水面積增加之外,其餘各縣市淹水面積都減少。
圖4:台灣易淹水地區歷年比較表/來源:立法院預算中心114年總預算評估報告
台大土木系教授游景雲分析,要評估水利工程有沒有用,通常是要設定在同樣「水文條件」,來比較工程前後的差異。不過這涉及複雜計算與術語,因此政府為了解釋政策,通常會用相似的降雨規模,來比較淹水面積的增減,雖然這不十分精準,但也可以作為一個參考指標。
游景雲說,近年外界常把焦點放在南部淹水,但其實台南、高雄本來就地勢較低窪,尤其高雄排水道設計不良,治水是在先天不良的情況下「邊做邊修」,難以一步到位。從颱風淹水而批評南部治水沒用,其實是不太公平的說法。
台北大學都市計劃所教授廖桂賢指出,現在我們面臨的是極端氣候,天災常常超出以前經驗,不能說以前的治水完全無用,過去的治水工程在於減少淹水頻率,避免的是相對中小型的淹水,但是現在的降雨更為極端,防洪設施擋不下來。例如,大台北地區擁有全台最高程度的防洪保護,以兩百年洪水重現期距(一年中發生機率為1/200的洪水事件)為設計標準,但遇到超過這個標準的洪水,還是會淹水。
廖桂賢說,在極端氣候下,未來很難避免淹水,現在應該提倡「承洪韌性」、「海綿城市」等觀念,也就是說即使淹水,也不會產生災害,或者像興建多功能使用的滯洪池,承接洪水,甚至可以進一步發展耐淹建築或家具,都是未來可以思考的方向。
【更新說明2024/10/21】有多位讀者指出,「中央治水特別預算表」之加總數據有誤,經確認為水利署原始資料即計算錯誤,導致各縣市累計分配數,與最後總數均較實際為高。已向水利署取得正確數據並更新,感謝讀者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