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刑存廢成焦點 學者:開放討論 勇於反駁網路極端言論
記者/陳培煌;責任編輯/邱家宜
在台灣,死刑、廢死等相關議題持續引發廣泛的社會爭議與討論。日前王信福等37名死囚認為死刑違反憲法平等權、生存權、比例原則,聲請法規範憲法審查並停止執行。憲法法庭9月20日做出113年憲判字第8號判決,判決指出在更嚴謹的法律程序與制度保障之下,死刑制度在台灣仍屬合憲,且僅適用於最嚴重犯罪類型。
釋憲判決出爐,立即引發社會廣泛討論。10天(9月30日)之後,新北少年割頸案宣判出爐,網路出現了大量為什麼不判死的言論,並稱憲法法庭對判死設下多重關卡,完全忽略未滿18歲的未成年犯基本上無法判處死刑這點。
在這波反廢死的網路輿論風潮中,2023年5月10日不幸於中捷工程吊臂斷落導致身亡的靜宜大學教授林淑雅,也被網路影片錯誤指稱為廢死聯盟理事長,並散播「因果報應」的仇恨言論。此外,一段發生在中國山東省的砍人影片,則被用來渲染台灣社會治安敗壞,營造恐懼氛圍,將不在台灣發生的社會事件,連結到當下熱議的死刑、廢死議題。
傳播學者建議,民眾面對社群媒體極端言論,應保持開放心態,避免受單一觀點或帶風向內容的影響。在面對情緒化的發言內容時,對錯誤或誤導的訊息應勇於提出異議或不同角度觀點,以免沈默螺旋效應蔓延。
圖1:憲法法庭/圖片取自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
網傳論述1:「別人的小孩死不完」,
錯用未成年案件判決批現狀為實質廢死
2023年12月25日,新北市一名國中女學生疑似在午休時前往其他班級找人聊天,卻被該班的一名男學生要求離開,女學生隨後找來認識的男同學前往理論,這名男同學卻持彈簧刀刺死要求女學生離開的那名男學生。新北地院少年法庭9月30日判處行凶少年9年徒刑、少女8年徒刑,可上訴。被害者父親認為「殺人的刑罰還不如貪污,台灣司法已死」,強調一定會上訴。
網路開始流傳殺人不必判死,顯然跟目前執政黨有關。但根據《刑法》第63條規定,不管今天行為人的犯案手段多麼兇殘,只要行為人於行為時未滿18歲,就不得判處死刑及無期徒刑。
檢視立法院法律系統,《刑法》在1934年一開始制定時,規定未成年犯除非殺死直系血親,否則不得判死;該條文2005年修正後,刪除未成年犯殺死直系血親可判死的條文,當時立院修法是依據「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與「兒童權利公約」對於「未滿18歲不得判死」的國際共識做出相應調整。
因此,未成年犯在台灣無法被判死,這與哪個政黨執政完全無關,而是依據2005年在國際公約規範下所做的法律修正。這類網路貼文,無視現行法律所遵循的國際公約精神,試圖在單一案件上塗抹黨派色彩、誤導輿論視聽。雖然有些人不滿對殺人者無法判死,但其實背後的法律框架無關執政黨政策,而是多年來所累積的司法原則與受國際人權標準影響的結果。
圖2:校園教室示意圖/圖片取自Canva
網傳論述2:以錯誤資訊散佈「因果報應」說,
刻意利用廢死議題煽動網路仇恨
在死刑釋憲案出爐後,YouTube平台流傳一支影片稱「廢死聯盟理事長之慘死」,宣稱「廢死聯盟前理事長林淑雅」遭遇台中捷運意外死劫,是因為她支持廢死、擔任廢死聯盟理事長的現世報,該影片觀看數高達29萬人次。
2023年5月10日,台中捷運因建商工程吊臂掉落砸中車廂,造成1死10傷的重大工安意外,不幸罹難者為靜宜大學法律系助理教授林淑雅。
經本中心查證,林淑雅長期致力於人權、原住民權益議題,曾擔任台權會秘書長、國際特赦組織台灣分會理事長、總統府原住民族轉型正義委員會委員等,她曾投入廢死運動,但從未擔任廢死聯盟任何職務。
社群平台用戶卻利用因果輪迴、報應之說,渲染支持廢死的人會遭遇慘死等報應。傳言利用社會高度爭議的廢死議題,以錯誤資訊、利用民俗慣見的「因果報應」說,藉以煽動網路仇恨言論。
圖3:台中吊臂砸落中捷車廂事故資料畫面/圖片取自公視新聞
網傳論述3:「實質廢死後砍人案將層出不窮」,
挪用無關或國外社會案件,企圖製造社會恐懼氛圍
一段不是發生在台灣的砍人影片,卻被扣上台灣廢死議題在網路流傳。近期有一段影片在臉書、LINE流傳,內容顯示兩台車因停車糾紛引發砍人事件,乍看之下好像是發生在台灣街頭,不過只要反搜網傳畫面,就可以找到這是發生在中國山東的一起社會案件,與台灣完全無關。
一段不是發生在台灣的社會事件影片,卻被引用於台灣廢死議題的討論脈絡中,製造社會恐懼的氛圍,以強化反廢死立場。這種挪用無關事件來支持某種立場的做法,不僅不利於理性討論,更容易造成社會恐懼氛圍,進而激化社會對立。
圖:網路傳言挪用國外刑事案件錯稱發生在台灣/圖片取自第3292號查核報告
傳播學者:大膽對錯誤訊息提出異議,促進網路理性討論
中正大學資訊工程學系副教授王銘宏表示,許多錯假訊息往往會先訴諸情緒,比如討論死刑時會使用「別人孩子死不完」、「現世報」等強烈情緒字眼,藉此吸引閱讀者注意力,並透過混雜真實與錯誤或誤導的訊息,一旦吸引到受眾,這種半真半假的內容一經擴散,往往更難查證,這是在死刑、同婚等沒有社會共識的議題上,常會出現的傳播現象。
王銘宏指出,網路訊息常以「陰謀論」的形式來增強錯誤訊息的影響,透過捕風捉影的手法,例如上述例子中,將名人的不幸事件與毫無根據的因果報應聯繫在一起。一些因個人信仰或經驗而採納這類說法的群體,往往更容易被這類言論吸引進而轉發。
在像死刑、同婚等社會爭議話題的言論場域中,常因各種情緒化的發言而失去建設性的討論空間。面對這些爭議問題,不僅需要鼓勵民眾養成查證的習慣,還需要加強媒體素養教育,幫助大眾試著理性地看待不同觀點的討論。
王銘宏表示,除保持開放心態面對網路資訊,民眾更應該積極參與討論,避免被單一觀點或帶風向內容影響。同時,在面對網路充滿情緒的熱門話題時,若有錯誤或誤導訊息,對話者可以吐槽或提出異議,這不僅是為了糾正錯誤,更是為了讓其他讀者有不同的思考角度,避免沈默螺旋效應。
事實查核需要你的一份力量 捐款贊助我們
本中心查核作業獨立進行,不受捐助者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