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謠言風向球】傳言出現新手法!疑似自導自演的「全網被封瑣」傳言
記者陳璽安/報導
查核中心處理的不實訊息中,有一類型為「媒體都沒報/新聞被封鎖」,把媒體明明都有報導的社會事件或捏造出來的事件,扭曲宣稱為「媒體不報導」,用意在於煽動讀者情緒,同時也瓦解讀者對媒體圈的信任感,讀者不再信任媒體,而造謠者趁機「圈粉」,強調自己才是獨家訊息的提供者,要讀者遠離媒體,而相信造謠者。
針對「媒體都不報」類型謠言,大家通常可透過關鍵字檢索或以圖反搜,就能發現其實媒體都有報、網路上都有。
總統蔡英文近期外交出訪的相關傳言中,查核中心觀察到「新聞都不報」系列傳言有了更細膩的操作手法。
造謠者疑似自導自演,先在YouTube平台上傳數支「傳言影片」,再迅速下架影片或關閉帳戶,然後截圖影片被下架的檢索結果,重新加工為一支長度為1分04秒的影片。這支加工過後的網傳影片搭配懸疑的背景音樂,宣稱3月29日紐時廣場的廣告螢幕看板出現諷刺蔡英文漫畫影像,以簡體中文打上字幕「相关影片跟照片台湾全网封锁」,再搭配影片被下架不能讀的截圖。
實際上,網傳影片所稱的「台灣全網封鎖」不是事實,仍有很多影片片段都能被檢索到,但查核中心詳細檢視被刪除、下架的影片截圖畫面,發現三大疑點:
疑點一、搜尋結果已出現相關報導,卻仍稱被封瑣
網傳影片是使用Yahoo搜尋檢索關鍵字後,切換到「影片」或「圖片」點入特定連結,再宣稱相關影像被封鎖,但查核記者發現,在切換到「影片」或「圖片」前,搜尋結果就已經顯示相關報導與影像。
網傳影片中所顯示的搜尋結果,明明就有相關影像,卻宣稱被封瑣,已自相矛盾。而跳過搜尋結果、直接檢視「影片」或「圖片」,也不符合一般使用者的搜尋習慣。
疑點二、所稱被刪除的影片,點閱數均為個位數
網傳影片指稱被刪除的相關影像共四支,透過影像預覽,我們可知道這四支影像中的長度為23秒或22秒,影片標題均相同並交錯使用繁體中文與簡體中文,而影片說明欄的敘述也完全一樣,並都在三天前上傳。
為了追溯網傳影片流傳的情形,查核記者分別將影片標題與影片說明欄文字作為關鍵字檢索,找到三支YouTube影片的上傳記錄,雖然這三支上傳記錄的連結都已失效,但從搜尋結果的預覽中可知,這三個帳號的影片觀看次數均為個位數。
三支觀看次數均為個位數的帳戶,居然在短時間內都遭到停權或刪除,並不符合常理,因為觀看次數極低,不太可能是遭人檢舉而下架;而根據YouTube的社群規範,若影片內容違規,YouTube會先給予警告,若反覆違規才會終止頻道或帳戶,雖然情節重大的單一事件也有導致頻道終止的可能,但這三支觀看次數均為個位數的帳戶,在三天都遭到YouTube官方停權,可能性不高。
疑點三、所稱被刪除的影片,僅出現在YouTube平台
四支被刪除的相關影像,不僅標題與說明都相同,也是在同一天上傳到YouTube平台,且在臉書找不到相同版本(使用同樣標題與說明文字)的影像。
當查核團隊在台灣網路社群中觀察到以同樣標題、同樣說明文字流傳的熱門影片,通常是以分享的形式在臉書或Line群組流傳最多,自行重新上傳在臉書的次之,上傳到YouTube的數量較少。因為大部份使用者的分享影片,會分享連結或是利用平台內建的分享功能,較低比例的使用者是將影片下載、自行上傳;台灣社群上傳影片也大多是選擇臉書或是通訊群組Line,而不是透過操作較為複雜的YouTube。
然而,傳言所指稱的「相關影片」僅出現在YouTube平台,卻未見於臉書平台,可見,傳言指稱的「相關影片」不僅並未廣為流傳,其分享的狀況不符合台灣社群使用者的習慣。
小心自導自演的訊息戰
台灣是言論自由、資訊多元的環境,網傳「台灣全網封鎖」的影片,有諸多疑點,「全網封鎖」的說法也不合理,令人聯想到烏俄資訊戰中親俄造謠者自導自演的手法。
在烏俄戰爭中,非營利調查媒體《ProPublica》、網路資訊研究機構《DFRLab》均曾觀測到俄羅斯網軍的「嫁禍行動」。研究團隊透過影片的後設資料分析,發現造謠者先製作假影片,假裝是烏克蘭散布了假訊息,然後再製作破解假影片的查核影片,用以抹黑烏克蘭。換而言之,造謠者一邊製作了假影片,然後又一邊破解這個假影片。
從過去諸多案例中已知,「自導自演」是假訊息操作的一種手法,且要破解此類手法有相當的門檻,並非一眼就能識破。不妨養成習慣,在茫茫網路資料海中,若看到強烈情緒措辭、意圖挑撥形成對立的訊息,就要提高警覺,找尋傳言中不合理的蛛絲馬跡,或是找尋更多資料來源求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