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謠言風向球】「疫情足跡」傳言滿天飛 專家傳授趨吉避凶真方法
通訊軟體近期流傳「確診新冠肺炎患者到某市場用餐」、「桃園醫院的病患,要轉到某中部醫院」、「某幾所醫院都會收治病患,沒事別亂逛」等,這類耳語似的傳言,由於指揮中心並未對外公開收治確診病患的醫院名單,不易澄清,卻極易引發民眾恐慌與轉傳。
查核中心特地訪問振興醫院感染科醫師顏慕庸,並整理出他的建議:
1. 防疫好觀點:防疫不該有地理差
顏慕庸說,民眾以為新冠疫情只在某一縣市,或者只在某些醫院,以為只要避開那些地區或別去某家醫院,這是「錯誤」的防疫觀點。實際上,當民眾特別針對那些收治轉診的醫療院所,一心想著它們風險一定比較高,反而很可能誤以為自己遠離病毒,而忽略基本的防疫動作,反而容易防疫漏洞。
他說,面對這類傳言,民眾可以調整態度,建立正確的防疫觀念,也就是民眾和醫療體系都應重回去年3月6月的高度戒備精神,落實防疫的動作與措施。
2. 趨吉避凶真方法:落實個人和醫院的防疫動作
顏慕庸說,新冠疫情持續超過一年,台灣各級醫療院所都早已建立管控感染的機制,包括將病患在到院前進行分流、動線污染分區、設置各種節點洗手等作法,各級醫療院所都不需要指揮中心下令,就能夠自主行動,做好醫院的感控工作。只要醫院診所落實這些感控措施,民眾並不需要擔心哪家醫院有收治確診的傳言。
至於民眾可以如何自保?顏慕庸提醒,民眾到醫院就診,除了戴口罩之外,可以採取「三明治洗手法」,就是進入醫院前,用酒精洗手,離開時,再用酒精洗手;又比如,在醫院搭乘電梯,搭乘前使用乾洗手,出電梯,可以再使用一次乾洗手,透過個人防疫,來阻斷病毒的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