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Fact 11】130家查核組織聯手發布「塞拉耶佛聲明」以事實查核守護言論自由
記者何蕙安、陳偉婷/塞拉耶佛報導
第11屆全球事實查核峰會(Global Fact 11)6月26日至28日在波士尼亞與赫賽哥維納的首都塞拉耶佛登場。國際事實查核聯盟(International Fact-Checking Network,簡稱IFCN)發布由130家查核組織連署「塞拉耶佛聲明」,重申事實查核是「為公眾討論提供事實基礎」,是言論自由的體驗,而非言論審查。
諾貝爾和平獎得主、菲律賓獨立新聞媒體Rappler創辦人瑪莉亞瑞薩(Maria Ressa)也在峰會發表主題發言,強調事實查核記者的重要性,並劍指社群平台,要求平台在對抗錯誤資訊上要負起更多責任、採取更多措施。
圖1:國際事實查核聯盟(IFCN)副總監費爾迪.費爾哈特.茲索伊(Ferdi Ferhat Özsoy)6月25日站在Global Fact的舞臺上/IFCN提供
2024年是全球大選年,包括台灣、印尼、印度、美國在內,有超過80個國家在今年舉行選舉,全球大約一半的人口在今年選出國家領導人或國會議員;再加上生成式人工智慧(AI)技術可能加速錯誤資訊傳播,不實訊息帶來的考驗與代價更甚以往。
在為期3天的峰會上,來自世界各地500多名的查核工作者與研究者主要聚焦當前事實查核工作對抗錯誤資訊的眾多挑戰,包括科技平台的角色,AI技術帶來的衝擊與機遇、如何透過事實查核與媒體素養增加人們對抗錯誤資訊的韌性(Resilience)。
事實查核獎是每年峰會的重頭戲之一。今年由土耳其查核組織Teyit以關於以巴土地爭議的查核報告,拿下最有影響力大獎;多家印度查核組織與研究團隊組成的「深偽分析聯盟」獲得最佳合作獎。創新格式獎則頒給了喬治亞Myth Detector製作、了解俄羅斯政治宣傳的遊戲。查核中心的
「測驗你的AI之眼」互動遊戲也入圍了該獎項。
圖2:第11屆全球事實查核峰會6月26日在波士尼亞與赫賽哥維納的首都塞拉耶佛登場,共吸引超過500人實體與線上參加三天的盛會/IFCN提供
塞拉耶佛聲明力挺事實查核
「在這個全球事實查核工作者的年度聚會上,我們要重申我們長久以來對於所有人與國家的資訊取得與言論自由的承諾。」在26日開幕式上,IFCN總監安吉.霍蘭(Angie Holan)發表「塞拉耶佛聲明」,重申事實查核工作的立場與堅持,反駁關於「言論審查」的攻擊。
「事實查核試圖提供人們額外的資訊,更正那些錯誤、帶有誤導性、或是缺乏重要脈絡的資訊。」霍蘭指出,「事實查核不是試圖抹去那些資訊,而是透過提供必要的證據來準確的告知民眾,讓這些資訊與證據成為公共辯論的一部分」
2016年起,從Meta開始,社群平台開始與查核記者合作對抗錯誤資訊,但對於社群平台根據各自的政策採取行動移除或標注錯誤內容,一些用戶將怒氣轉向了查核記者,抨擊查核記者是在「言論審查」。全球查核記者在過去幾年面臨許多攻擊,從言語攻擊到政治壓迫,甚至是辦公室遭破壞等涉及人身安全的威脅。法律訴訟也是屢見不鮮,包括美國、西班牙、巴西等查核組織都身陷法律戰。
塞拉耶佛聲明共有來自80個國家、約130家IFCN認證的查核組織參與聯署。聲明並指出,關於科技公司如何控管平台上的言論,以及整體社會如何定義「有害言論」,將會是一個持續進行的辯論。除了一些會造成實際傷害的內容,社群平台也不應該輕易地移除內容,而是應該提供適當的脈絡與查核,讓用戶決定內容的正確性。
「事實查核絕對不是言論審查。」霍蘭強調,「言論審查是在移除資訊,而事實查核是在提供資訊。」
瑞薩呼籲科技平台「採取更多行動」
今年事實查核峰會邀請諾貝爾獎得主瑞薩(Maria Ressa)發表主題演說。瑞薩一邊強調事實與真相的重要性,也不斷地把矛頭指向社群平台。她引述麻省理工學院2018年的一個研究,譴責社群平台讓激起憤怒、恐懼與仇恨的內容傳播得更快更廣,變相獎勵不實訊息者,創造了「憤怒經濟」(Outrage economy)。
圖3:諾貝爾和平獎得主、菲律賓獨立新聞媒體Rappler創辦人瑪莉亞瑞薩(Maria Ressa)呼籲科技公司要採取更多行動對抗錯誤資訊的問題/IFCN提供
在與主持人對談時,瑞薩就坐在寫著峰會贊助者的投影幕前——上面列出TikTok、YouTube、Google與Meta等企業是這場活動的最大支持者,讓瑞薩對於科技公司的譴責格外尖銳。
「謝謝你們(科技平台)贊助事實查核工作,但其實只是因為你們不想自己做這件事。」瑞薩說。台下響起了一片掌聲。
瑞薩列舉科技公司在資訊環境下扮演的關鍵角色與責任,除了「憤怒經濟」鼓勵錯誤資訊流傳,還有科技公司為了提升用戶體驗而推播其有興趣的內容,這樣的「個人化」使得每個平台用戶有屬於自己的「個人化的現實」。
「當每個人的信仰系統與認知偏見開始運作,就很難再接受其他的事實。」瑞薩說,現在已經讓人分不清楚真相與錯誤資訊。
「沒有事實,就沒有真相;沒有真相,就沒有信任。如果沒有以上三者,就沒有共有的現實,也就很難再一起解決一些問題。」瑞薩重申了她的這句名言。
瑞薩強調,即使一些人試圖詆毀事實查核的影響力,但實際上,事實查核做的正是在捍衛人們的共同現實。
「(面對這個挑戰)我們沒有迴避的空間。」說到此,瑞薩停頓了一下,略帶哽咽,「總有一天,在10年後的今天,當你回頭看,你知道你已經盡力了。這個世界將會劇烈改變。」
科技公司與事實查核組織亦敵亦友
如同瑞薩所說,在對抗錯誤資訊上,事實查核組織與科技公司處於一個「亦敵亦友」的微妙關係。
儘管事實查核組織認為科技平台做的不夠,但絕大多數組織仰賴與社群平台合作的資金。除了資金,社群平台也會提供一些監控工具,儘管這些工具也在逐漸縮減中。
目前,Meta與TilTok是全球查核組織的主要合作對象,合作方式主要是由查核組織提報含有錯誤資訊的內容,再由平台依照各自的政策祭出不等的應對或懲罰。在今年4月發布的2023年事實查核形勢報告顯示,有63%受訪組織有參與Meta第三方查證項目,並有17%與TikTok有合作關係,查核組織與TikTok的合作也見上升趨勢。兩家科技公司同時今年活動的主要贊助者,並各有一場平台代表與查核記者的對話。
而每一年出現在Global Fact的畫面今年也再度在塞拉耶佛上演:來自科技平台的代表在台上分享平台對抗錯誤資訊的政策。台下的事實查核記者一再丟出尖銳問題,但這些代表無法正面回答或承諾。
一些問題每年都會反覆出現:政策是否可以更公開透明?是否可以查核政治人物的言論?是否可以與事實查核記者分享平台數據?是否可以改善非英語系地區的內容監管?是否可以採取更嚴厲的手段反制一再傳播錯誤資訊的用戶?
主持TikTok場次的義大利查核組織Pagella Politica與Facta.news副總監Tommaso Canetta表示,目前TikTok的政策主要是移除錯誤資訊,而非提供補充資訊與脈絡,可能有打擊言論自由的疑慮。TikTok則代表強調除了移除、某些情況也可能會使用「未經查證」的標籤;目前內部也在測試其他標示方法,但並未透露具體時間表。
圖4:來自TikTok的代表與事實查核記者對談。TikTok是今年查核峰會的最大贊助者之一,也是許多事實查核組織爭取合作的平台/IFCN提供
關於國際事實查核聯盟與全球事實查核峰會
國際事實查核聯盟(International Fact-Checking Network,簡稱IFCN)成立於2015年,致力於培力事實查核組織,提升整體查核工作水準與技術,並建立社群網絡促進合作與交流。目前全球有超過140家組織獲得IFCN認證,涵蓋超過65個國家與80個語言。
圖5:來自全球各地的事實查核記者6月25日齊聚波士尼亞與赫賽哥維納的首都塞拉耶佛,參與第11屆事實查核峰會/IFCN提供
事實查核峰會的歷史更早,從2014年首度在英國倫敦舉辦,目前已經邁入第11屆。2024由IFCN與波士尼亞與赫賽哥維納的查核組織Zasto Ne(英文翻譯:Why not?)共同舉辦,這也是查核峰會首度在巴爾幹半島舉行。峰會明年(2025年)將移師巴西。
因為簽證問題,今年不少亞洲與非洲國家的查核組織缺席峰會,但來自台灣的參加組織數量達到新高:包括台灣事實查核中心、麥擱騙、亞洲事實查核實驗室與CoFacts都有代表參加。另外香港的事實查核實驗室、香港大學Annie Lab,以及中國查核組織「有據」也沒有缺席此次盛會。
圖6:今年參與事實查核峰會的台灣事實查核組織數達到新高。圖為來自台灣、香港與日本的事實查核工作者合影/與會者提供
【推薦閱讀】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主編陳偉婷的Global Fact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