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核線上】政治查核和網路訊息查證該分割嗎? 資深歐美查核員激辯
記者何蕙安/報導
美國是「事實查核」(Fact-Checking)的發源地,歐美的事實查核組織主要是著重查核政治人物的言行和政策領域,然而,隨著社群平台發展,查證網路熱傳的不實訊息,也成為查核組織的工作之一。歐美查核組織日前在全球事實查核峰會,熱烈激辯這兩個查核項目孰輕孰重。
這場研討會名為《房間裡的大象》(The elephant in the room),意思是指儘管問題嚴峻且明顯,卻因為過於棘手,所以眾人視而不見。四位歐美資深的查核組織負責人暢談政治事實查核與網路謠言查證的異同與趨勢,以及近年來改變事實查核生態的Facebook合作查證項目。
圖1:威斯康辛大學新聞與大眾傳播學院助理教授盧卡斯.葛瑞夫(Lucas Graves,左)、《法新社》事實查核部門副主管蘇菲.尼克遜(Sophie Nicholson,中上)、美國查核組織《PolitiFact》執行總編凱蒂.桑德斯(Katie Sanders,中下)、義大利查核組織《Pagella Politica》總監喬凡尼.薩格尼(Giovanni Zagni,右上)與《Fathm》共同創辦人與CEO費格斯.貝爾(Fergus Bell)。
義大利Pagella Politica:政治查核與網路訊息查證應分割
義大利政治查核組織《Pagella Politica(中文譯名:政治成績單)》總監喬凡尼.薩格尼(Giovanni Zagni)發動「政治查核專業化」的討論。他認為,政治事實查核(Political fact-Checking)與網路謠言查證(Verification)性質完全不同。由於疫情暴增網路謠言,為了不讓網路謠言減損政治查核的比重,他們決定另立第二品牌Facta,專門處理網路謠言和疫情不實訊息。
薩格尼以「170個家庭脫離貧窮」的政治議題為例,查核記者進行查核時,要調查失業率數字,運用國家統計資料庫找其他經濟數據,採訪經濟學、社會學等專家學者。不過,查證一張網路上被瘋傳照片,則是使用「以圖反搜」等技術工具。這兩種查核工作的性質截然不同。
薩格尼說,只有對政治有興趣的民眾,才有辦法閱讀冗長、相對複雜的政治查核文章;但若是被網路上一張瘋傳的圖片的查核吸引而來的觀眾,可能就會覺得政治查核很乏味。
「我深信政治言論查核與網路謠言查證是完完全全不一樣的。」Pagella Politica總監薩格尼強調,「兩種查核工作需要截然不同的訓練、不同的專長,而且是面向不同的觀眾。」
薩格尼指出,該組織過去幾年工作重點出現改變,過於偏重網路查證,為了更好地反映這個變化,該組織在今年切割成立了新的查核組織Facta,專門處理疫情與網路傳言等非政治類的不實訊息。
「我們(組織)的名字裡有『政治』兩字,人們也會懷疑:你們是負責政治查核,夠格查證網路資訊嗎?」薩格尼說。
薩格尼坦言,政治查核與網路查證有時會有重疊之處,例如政治人物在社群平台上散布不實訊息時。但他仍堅信唯有清楚切割、專業化處理,才能獲得最大效益。
政治查核與網路訊息查證的整合趨勢
與薩格尼意見不同,座談上其他三位專家、美國《PolitiFact》執行總編凱蒂.桑德斯(Katie Sanders)、《法新社》事實查核部門副主管蘇菲.尼克遜(Sophie Nicholson)與新聞解決方案公司《Fathm》共同創辦人與CEO費格斯.貝爾(Fergus Bell)皆一致認為政治與網路訊息查核的整合作業是趨勢。
在美國老牌事實查核組織《PolitiFact》與全球最大事實查核團隊的《法新社》眼裡,政治查核與網路訊息查證工作的高度相關,且兩者的整合是不可擋的趨勢,認為事實查核組織應該探索如何順應新的查核潮流,發展新的規則。
「我認為事實查核組織可以兼顧政治查核與一般查證,而且是一定要兩者都做。」貝爾說。
貝爾指出,過去幾年,隨著不實訊息內容與故事、其所使用的工具與科技的進化,加上社群平台的普及催生封閉式的個人社群,不實訊息常以複雜的混合形式散播,查核時往往需要事實查核記者(Fact-checker)與查證員(Verifier)的專業,兩者缺一不可。
「我們急需一個新的應對流程、一個新的規則,來處理全球讀者的需求。」貝爾認為,事實查核與其他網路訊息查證的聚合趨勢是不可擋的,將其分割並無法解決問題,而是應該探討新的作法來應對。
「在我們的觀點,房間裡其實沒有那麼多大象。」美國《PolitiFact》的桑德斯表示,該組織一向是並重兩個領域的查核,且兩領域有許多重疊之處。
桑德斯強調,雖然《PolitiFact》在2016年成為Facebook的第三方查證機構後,做了更多非政治的查核,每月查核量約100則,但同一時間仍舊忙於全國性、地方性的政治查核,「我覺得我們的記者是可以兼顧兩者的,問題只是如何排優先順序。」
這場線上研討會來賓也共同討論對查核組織業務和發展的看法,整理如下:
論戰一:與Facebook的合作是否造成組織質變?
Facebook在2016年啟動「第三方事實查證機制」,與國際事實查核聯盟(IFCN)認證的查核組織結盟,由查核組織協助識別與查證其平台的不實訊息,Facebook再依提報結果進一步標示訊息、降低不實訊息的觸及率與曝光度。
不過,因為Facebook政策是讓政治人物言論交由公眾檢視與辯論,相信民眾唯有獲得完整資訊才能做出判斷,因此查證機制原則上不適用於政治人物言論。因此,事實查核機構與Facebook的合作專注在非政治的查證,也讓外界好奇查核組織的業務情況是否因此改變。
圖2:Facebook宣稱,第三方查證機制使得不實訊息傳播大幅降低。在標示不實訊息後,相關不實訊息的傳播可以大幅減少八成。擷自美國東西中心打擊不實訊息論壇的簡報
「我可以理解,有些人擔心我們做太多非政治查證,會沒辦法顧及政治人物的不實言論。」桑德斯表示。但她強調,與Facebook的合作對組織是「加分」,因為來自該合作項目的經費讓《PolitiFact》得以增加員工,進而提升政治查核的能量。
「我不覺得這(與Facebook的合作)變成我們的負擔,或是會讓任何政治人物因此逃過一劫。」桑德斯指出,過去一年,《PolitiFact》仍然遍查了美國各州州長、關鍵議員與所有的民主黨總統參選人,「如果你覺得讓政治人物為自己的言論負責這件事很重要,那你就是會找到辦法兼顧。」
《法新社》的尼克遜也認為,與Facebook的合作更多是正面效益,讓《法新社》有機會推廣媒體識讀,並增加其政治查核與網路訊息查證的團隊的合作機會。
《Pagella Politica》的薩格尼則表示,Facebook的合作項目讓《Pagella Politica》業務變化很大,從核心的政治查核轉向其他社群平台內容的查證。這也是該組織決定將查證的工作獨立出來,而成立新查核機構的主因。
論戰二:會向Facebook爭取查核政治言論嗎?
《法新社》的尼克遜與《PolitiFact》的桑德斯皆坦言,對於Facebook平台不標示政治人物不實言論的政策可以理解,但感到很遺憾。
「我們不會因此就不寫我們想寫的故事,而且我們還是會盡量宣傳,讓很多人看到。」尼克遜說,「但感覺(不能在臉書提報不實政治言論)還是一大挫敗。」
圖3:Facebook解釋政治人物不適用第三方查證機制的原因。擷自Facebook
對此,《Pagella Politica》的薩格尼則有截然不同的看法。他完全支持Facebook不介入政治人物言論的政策,認為事實查核組織的查核將會壓抑言論;因此,事實查核者對於自己的權力應極為謹慎與節制,儘量減少干預他人的言論。
「我反對查核政治人物,我們不應該成為某種『事實仲裁者』。」薩格尼說,「我認為,審查政治人物言論或是政治人物應該說什麼,不是我們(事實查核者)的任務;這應該是透過公共討論來決定。」
薩格尼的說法引起了其他三位座談專家的反駁。尼克遜與桑德斯認為,在錯誤的政治言論上標示警示標籤,符合公眾利益。
「我同意人們應該要了解政治人物在說什麼,但(當政治人物言論是錯誤時)民眾也應該要知道這些是錯誤的。」桑德斯說。
「如果我們不是事實仲裁者,那誰才是?」貝爾反問,他認為記者的工作是中立、完整的分析言論,呈現所有疑點,因此應該採取一切手段來打擊與揭露不實訊息。
論戰一:查核總統言論是否比查證網路謠言還要更重要?
有鑒於事實查核源於政治查核的歷史,撰寫得獎論文〈無疆之界:全球事實查核運動的制度性根源地圖〉的威斯康辛大學新聞與大眾傳播學院助理教授助理教授盧卡斯.葛瑞夫(Lucas Graves)好奇,事實查核記者是否認為查核重要政治人物的比查證網路瘋傳訊息的工作更崇高或重要?
《法新社》的尼克遜率先表達反對意見。她表示,根據其經驗,許多看似無關緊要的非政治查核,常常延伸出散播不實訊息的幕後網絡等重大調查事件。此外,有關社群平台上的查核,因為讀者較多,往往帶給查核者較大的成就感。
《PolitiFact》的桑德斯則說,查證社群平台的不實訊息對該組織而言是個「不得不的選擇」,因為許多查證報告非常受歡迎,為網站帶來龐大的流量。還有另外一個重點是,在2016年發生不實訊息與假新聞干預美國大選的事件後,《PolitiFact》學到的教訓是:絕對不要輕忽那些看似不重要、不可能的事情。
?主持人:威斯康辛大學新聞與大眾傳播學院助理教授盧卡斯.葛瑞夫(Lucas Graves)
?座談專家:
義大利查核組織Pagella Politica總監喬凡尼.薩格尼(Giovanni Zagni)
美國查核組織PolitiFact執行總編凱蒂.桑德斯(Katie Sanders)
Fathm共同創辦人與CEO費格斯.貝爾(Fergus Bell)
法新社事實查核部門副主管蘇菲.尼克遜(Sophie Nicholson)
?座談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rpSwGj2p18&t=361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