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4/21-2025/4/27】闢謠TOP10
本周政治傳言多集中在印護照議題,有關10月以後是否將無護照可用、刪預算導致護照存量不夠的說法,都是民眾在意的焦點。
近期天候多變,民眾對空污有感,網路流傳訊息錯誤指稱空污凶手是林口發電廠;另一則流傳多年的「60年一遇高溫」也搭著炎熱天氣重新流傳。
美國政治情勢也是傳言焦點。網路謠言挪用民眾購物節搶購的舊影像,錯誤宣稱是受關稅戰影響,美國人瘋搶中國貨;川普政策持續引發關注,有媒體錯誤報導央行總裁楊金龍示警美債倒債,擔心引爆金融危機,實際上楊金龍是回答立委的假設性提問,沒有示警美債將倒債。
本周值得關注的3類傳言如下:

|刪預算可能影響護照印製,10月後無護照可用是假訊息
日前媒體根據外交部長林佳龍於立法院的詢答內容,報導「10月後恐無法換護照」,引發廣泛討論,社群也出現以下幾種兩方對做的傳言,包含立法院亂刪預算導致護照存量不足;只要送解凍報吿,預算就會解凍;領務局本來就只打算印180萬本,卻牽拖預算被刪量不夠以及辦護照要繳規費1300元,為什麼喊沒護照等說法。
還原林佳龍4月21日在立法院詢答脈絡,他確實提到因預算遭刪凍,內部評估護照可能於10月後無法印製。但他當場請領務局副局長陳尚友說明,陳尚友說,會與製作護照的中央印製廠聯繫,提早展開護照製作招標工作,以因應10月護照不足、可能動用護照安全存量的狀況。不管是林佳龍或領務局,都沒有說10月以後就沒有護照可用。
至於護照數量是否預算刪減影響,護照印製預算編列於領務局業務費項下的一般事務費,據預算審查結果,領務局一般事務費遭統一刪減10%,依外交部計算,護照印刷費用將剩約8億8千萬元,約可採購約185萬本空白護照、短缺24萬本空白護照。因預算是被刪減,不是凍結,無法靠提解凍報吿動支預算。
預算遭部分刪減確實影響護照印製,不過根據過去經驗,仍可提追加預算、或報請行政院同意使用第二預備金因應。
至於領務局2024年決標180萬本護照僅是單次需求量,而非全年需求量,領務局會隨需求量動態印製,並非傳言所稱「外交部只打算印180萬本」。
有關護照規費,依法需繳回國庫,外交部無法自用,也就是說,民眾繳交規費,領務局必須上繳國庫,若要印製護照,需逐年編列預算,經立法院審議後才能使用,並非現收現用。
|天氣變化成謠言溫度計 傳言錯指空污主因、誇大喝冰水危害
最近有傳言聲稱林口發電廠加大運行,讓北部成為空污重災區,並稱現在肺腺癌人數比以前多4-6倍;這是錯誤訊息。林口發電廠沒有加大運轉,反而有一部正在歲修,近期監測也都正常,空氣品質不佳主要來自境外的空污及擴散不良。除此之外,近期也無肺腺癌人數多4倍的統計,網傳數據來源不明。
近年多次流傳「今年是60年一遇的高溫,小心不要喝冰水會讓血管破裂」,近期又重出江湖,這是多處錯誤的說法。雖全球暖化讓地球越來越熱,但「60年一遇」說法並無根據;至於天熱喝冰水,對一般健康的人來說並無礙,若是心血管疾病者,確實要避免劇烈溫差,但少量喝冰水無須恐慌。
|美國關稅大戰:無關影片錯指美國人搶中國貨;媒體錯誤報導央行示警美債倒債
近期自中國流傳美國人在賣場「瘋搶」的影片流進台灣社群,網傳影片用多個黑色星期五購物節搶購畫面、不是發生在美國的舊影片,渲染美國人搶購中國貨品,其實影像與近期關稅政策無關。
除此之外,川普的關稅政策也引發各界擔憂,近期有媒體報導「央行總裁楊金龍示警美債倒債,擔心引爆金融危機」,卻是誤導性的報導。
還原原始談話,4月15日有立委質詢時詢問,傳聞美國發行100年期的零息債券,如果要轉換已發行的美債,央行要如何面對;楊金龍說,如果進行這樣的轉換,相當於美債倒債,美國恐會有金融混亂、金融危機,楊金龍是回答假設性問題,並非他對金融情勢的預測,但卻被媒體錯誤報導成「示警」。事實上,楊金龍4月10日就已在立院表示,傳聞發行零息美債來取代持有美債,他判斷「這不可能」。
特別感謝排行榜技術提供:#資策會軟體技術研究院
特別感謝排行榜資料來源:#Cofacts真的假的資料庫
【❌錯誤】網傳:10月後無法印護照/外交部本來就只想印180萬本?
【❌錯誤】網傳:林口發電廠加大運行讓台北成空污重災區,肺腺癌增4-6倍?
【⚠部分錯誤】網傳:60年一遇高溫,喝冰水會讓血管破裂?
【❌錯誤】網傳:每本護照收1300元規費,外交部卻喊沒錢印?
【❌錯誤】網傳:央行總裁楊金龍示警美債倒債,擔心爆金融危機?
【❌移花接木】影片:關稅大戰導致美國人瘋搶中國商品?
【❌錯誤】影片:馬斯克說後悔幫川普、力不從心?
【❌錯誤】網傳:本月交通新制,紅燈右轉罰5400元?
【❌錯誤】網傳:澳洲查10年離婚中配,全註銷居留權遣返回國?
【❌錯誤】網傳:烏克蘭女兵哭訴前線糧食問題?

(記者:吳仲安;責任編輯:陳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