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錯誤】網傳「日本排放福島核廢水,海鮮有毒不要吃」?
【部分錯誤】網傳「日本排放福島核廢水,海鮮有毒不要吃」?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3/9/13版】
日本福島核電廠8月24日開始排放核廢水,社群流傳海鮮有毒不能吃等,恐引起民眾恐慌。查核中心採訪相關專家,也提供目前國際原子能總署、台灣相關單位監測數據,提供民眾現有的科學資訊及證據:
一、專家指出,日方排放核廢水經處理、稀釋,依據目前的監測數據與科學證據,尚未顯示有已知的健康風險。民眾應可不必過度擔憂食用海鮮的風險。
二、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福島核電廠處理水排放數據監測網顯示,目前福島核電廠廢水的氚為每公升205貝克,遠低於世界衛生組織飲用水氚濃度標準是每公升1萬貝克。
針對漁產品,台灣政府執行海水、漁產、環境生態樣品抽檢。依據漁業署9月4日,發布台灣近海漁獲的輻射抽驗報告,並未檢出任何含有輻射之個案。食藥署近期為8月29日,公布對日本進口食品輻射抽驗,其中也包括漁產品,未有輻射檢出個案。
專家強調,除了氚的排放,更需關注其他放射物種是否妥善處理。民眾可持續關注後續監測結果,日方應持續相關監測並公布數據,讓民眾安心。
日本排放核污水確實引起海鮮有輻射物的擔憂,但目前科學界高度共識認為,民眾食用海鮮無須擔憂。因此傳言為部分錯誤訊息。
【查核聲明】此查核報告針對傳言的說法提供科學證據以供參考,福島核廢水議題需要長期關注,且監測為動態資訊,有新的科學證據或資料,查核報吿將隨時更新。
【更新說明2023/9/13】核廢水對海鮮污染風險議題目前在科學界已有高度共識,此查核報吿原判定為事實釐清,改判為部分錯誤,以符合查核指標原則。
背景
日本福島電廠8月24日開始排放處理過的核廢水,社群平台出現多則與核廢水有關的傳言稱「不要吃海鮮,因為海鮮有毒含核輻射」。
圖1-2:社群平台流傳訊息擷圖
查核
爭議點一、傳言宣稱日本排放福島核廢水,「海鮮有毒核輻射不要吃」,實際狀況為何?目前專家意見為何?
(一)義守大學醫學影像暨放射科學系兼任副教授陳清江指出,氚在魚體內約2天排出,在人體則是8-10天會排除,氚是一種容易排掉也相對安全的放射物質,並不會像重金屬一樣持續在體內累積。因此,目前應不必擔憂吃魚會立即影響健康,但仍應持續注意後續相關的監測數據,也仰賴之後更多的監測研究,讓民眾得以安心。
(二)中研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研究員吳朝榮指出,其實氚是一種自然產生的元素,已經存在世界好久。現在的問題是,原本沒有處理過的污染水中不只有氚、還有其他62種放射性元素,例如具有長半衰期的碘-129和鍶-90,可能留在體內並最終進入甲狀腺。但目前這些放射物質已經去除,也通過國際原能會審查,只要能夠保證放射性元素鍶-90、銫-137、碘-129、鈷-60等確實被去除符合安全標準範圍內,其實核廢水排進海洋對人體的危害性是低的。
吳朝榮說:「因此,核廢水是否有經過妥善處理才是重點,持續的監管,以及監管制度是否完善才是最重要的。」
(三)《科學月刊》編輯委員廖英凱表示,世界衛生組織的飲用水氚濃度標準是每公升1萬貝克,而目前福島排放的ALPS處理水,排放標準為每公升1500貝克,目前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即時查閱排放數值約為則是205貝克,東電預估整體排放影響僅是大自然背景輻射值的十萬分之一,數值極低無須過度擔憂。
廖英凱說,氚水進到人體後的生物半衰期僅10天,亦即每過10天被吃進體內的氚水會僅剩一半,若非直接喝到大量且高濃度的氚水,對人體的影響並不足懼。
在考量其他ALPS未能完全清除的核種情境下,東京電力與IAEA估算各類族群的輻射暴露,認為9成以上的輻射暴露會來自於食用海鮮;此外推測9成以上的輻射來源核種為碘-129、碳-14、鐵-55,但也預期因濃度已低於現有儀器的檢驗極限,因此不會在環境和海鮮中檢測到相關核種,並預估每人每年增加劑量僅 0.008微西弗。IAEA認為此次排放對人類含環境的放射性影響可忽略不計。
廖英凱指出,過去有學術研究指出應關注有機結合氚 ( OBT)的生物累積,但目前沒有證據證明水生生物有OBT累積的跡象。另外,2018年福島電廠附近生物輻射模擬研究顯示,藻類累積最多輻射(每公斤13.5貝克)而底層魚類累積最少輻射(每公斤1.6貝克),不管是什麼情境,都沒有超過日本食品的安全限值。該研究發現,當地水產中輻射劑量低,應無須過度擔憂。
(四)臺北榮民總醫院 職業醫學及臨床毒物部主任楊振昌表示,目前從排放的監測數據來看,氚的數值低於自然環境的背景值,以科學來說,民眾食用海鮮無須擔心;但日本含氚廢水延伸的問題已經不只是科學風險高低,還牽涉信任和心理感覺是否安心。政府先前對於輻射食品都有相關的規範和監督,政府應持續相關監測並公布數據,讓民眾安心。
(五)澳洲阿德萊大學物理、化學及地球科學院教授湯尼・胡克在台灣科技媒體中心6月舉辦的「日本排放核廢水線上科學記者會」時指出,目前世界上的核能設施釋放氚已經很多年了,因此對於福島核廢水的排放,「我們應該注意的是整個廢水處理過程中,是否確實去除其他污染性的放射元素,在排放時只留下氚。」
紐西蘭奧克蘭大學物理系副教授大衛.克羅夫切克在同場記者會上強調,過往日本福島的事件使公眾有信任的疑慮,但如果周邊國家例如台灣、韓國、中國能夠一起檢視並驗證彼此的結果,這才是長久監控的方法。
目前國際原子能總署 (IAEA)、台灣相關單位監測數據為何?
(一)檢視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福島核電廠「處理水」排放數據監測網,截至9月4日,目前排放符合安全標準。
(二)檢視原能會「含氚廢水」專區網站,提供台灣海域監測數據,截至9月4日,目前台灣海域輻射值符合安全範圍內。
至於台灣對海鮮產品的輻射監控與檢測結果,漁業署於9月4日發布6-8月對台灣近海漁獲的輻射檢測結果,為未檢出。食藥署針對日本進口食品有輻射抽檢,最近一期為8月29日報告,並未有任何輻射檢出個案。
結論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3/9/13版】
日本福島核電廠8月24日開始排放核廢水,社群流傳海鮮有毒不能吃等,恐引起民眾恐慌。查核中心採訪相關專家,也提供目前國際原子能總署、台灣相關單位監測數據,提供民眾現有的科學資訊及證據:
一、專家指出,日方排放核廢水經處理、稀釋,依據目前的監測數據與科學證據,尚未顯示有已知的健康風險。民眾應可不必過度擔憂食用海鮮的風險。
二、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福島核電廠處理水排放數據監測網顯示,目前福島核電廠廢水的氚為每公升205貝克,遠低於世界衛生組織飲用水氚濃度標準是每公升1萬貝克。
針對漁產品,台灣政府執行海水、漁產、環境生態樣品抽檢。依據漁業署9月4日,發布台灣近海漁獲的輻射抽驗報告,並未檢出任何含有輻射之個案。食藥署近期為8月29日,公布對日本進口食品輻射抽驗,其中也包括漁產品,未有輻射檢出個案。
專家強調,除了氚的排放,更需關注其他放射物種是否妥善處理。民眾可持續關注後續監測結果,日方應持續相關監測並公布數據,讓民眾安心。
日本排放核污水確實引起海鮮有輻射物的擔憂,但目前科學界高度共識認為,民眾食用海鮮無須擔憂。因此傳言為部分錯誤訊息。
【查核聲明】此查核報告針對傳言的說法提供科學證據以供參考,福島核廢水議題需要長期關注,且監測為動態資訊,有新的科學證據或資料,查核報吿將隨時更新。
【更新說明2023/9/13】核廢水對海鮮污染風險議題目前在科學界已有高度共識,此查核報吿原判定為事實釐清,改判為部分錯誤,以符合查核指標原則。
參考資料
關於氚會不會於生物累積,過往研究為何?
廖英凱指出,過去有學術研究指出應關注有機結合氚 (OBT)的生物累積,但目前沒有證據證明水生生物有OBT累積的跡象。另外,2018年福島電廠附近生物輻射模擬研究顯示,藻類累積最多輻射(每公斤13.5貝克)而底層魚類累積最少輻射(每公斤1.6貝克),不管是什麼情境,都沒有超過日本食品的安全限值。該研究發現,當地水產中輻射劑量低,應無須過度擔憂。
廖英凱說,多數學術研究比較關注的是有機結合氚(OBT),意即如果氚被吃進生物肚子裡並跟有機物結合,部分OBT的生物半衰期可長達1年,有可能造成生物累積。福島核子事故發生後的2013年,有一份研究指出,有機結合氚可能會累積在藻類和貝類,後續再往魚類移動,因此要大家注意生物累積的風險。
但是,廖英凱說,一則2016年針對淡水湖泊生態的研究則發現,沒有證據證明水生生物有OBT累積的跡象,但OBT在魚的內臟驗出的濃度比魚的肌肉高。另有一篇研究則將海藻和鮑魚泡在含有0.2% ( mol-D/mol-H )氘的輻射水中,以有機結合氘(OBD)來推論OBT的生物累積狀況。結果發現,海藻泡2週後氘濃度即飽和(亦即不會再增加) 約為0.1%,測出來僅海水輻射濃度的一半;而鮑魚泡了6個月達到飽和,其肌肉的OBD濃度約為0.035%,數值都是極低。
廖英凱說,福島核電廠周邊海域的輻射濃度理應最高,一份2018年的研究調查福島電廠周邊海域的各類生物輻射殘留量模擬,結果發現藻類累積最多輻射(每公斤13.5貝克)而底層魚類累積最少輻射(每公斤1.6貝克),不管是什麼情境,都沒有超過日本食品的安全限值。
廖英凱說,同一份研究也假設了一個情境,如果未來50年每人每年都吃下37.5公斤福島電廠鄰近海域的海鮮,分別假定排放含氚廢水10年和40年的情境,結果發現在10年排放情境下,每人累積新增3.4微西弗,40年排放情境下則是每人累積新增5.3微西弗,代表當地水產中輻射劑量低,應無須過度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