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錯誤】網路傳言-黃達夫說:照電腦斷層會讓人病歪歪……?
查核中心向黃達夫院長及相關專家查證,該訊息中有關電腦斷層掃描會造成身體虛弱、感冒,以及女性生殖器官的傷害等部分內容並非黃院長所言,且有悖於醫學專業知識。該傳言將黃達夫院長對於不要濫用高階檢查技術的提醒,扭曲成對輻射檢查的危言聳聽,訊息內容部分屬實、部分錯誤。
背景
Line群組與網路流傳一則標題為「和信醫院院長黃達夫如是言……」的訊息,強調「不應推銷民眾接受電腦斷層檢查!沒事不要亂用斷層掃瞄。照一次胸腔,連續一年都病歪歪的,三天兩頭的感冒不停,感冒藥吃多了,腎臟病跟著來,非必要切莫採用電腦斷層。」(如圖)
圖說:Line上流傳的「和信醫院院長黃達夫如是言……」訊息
傳言並稱黃達夫指出:「一般健檢幾乎都少不了的電腦斷層,輻射線劑量是X光攝影的數十到上百倍,對年輕女性生殖器官傷害尤其驚人。」「非必要地使用昂貴篩檢儀器,可能過度暴露在輻射及侵入性檢查的風險下,對多數民眾無益!」 (傳言全文如附件一)
上述傳言關係到一般民眾的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究竟此一傳言內容的正確性如何?電腦斷層的正確輻射量為何?對人體的影響為何?又應如何正確看待電腦掃描的價值與必要性?實有查證的必要。
查核
本中心以關鍵字「和信醫院院長黃達夫如是言」在Google搜尋之後發現,「和信醫院院長黃達夫如是言……」的訊息至少從2012年開始就已在網路傳播至今,如下圖:
圖說:紅圈為此文章發布時間,顯示為2012年12月15日。
不過,此訊息部分內容可見於2010年04月06日標題為「黃達夫:高科技癌篩檢 浪費又傷身」的公視新聞,以及《自由時報》在2010年04月07日標題為「癌症專家黃達夫:高價健檢篩癌 沒必要」的報導(如圖)(註1)。
經比對之後發現,黃達夫在兩則報導中並無「照一次胸腔,連續一年都病歪歪...」之類的說法,只有強調正子、核磁共振不應錯用在健康民眾,也有輻射問題,但沒有說明使用該類檢查會直接造成身體的傷害。
為確實瞭解傳言真假,以及正子斷層、核磁共振對人體的影響,本中心直接向和信醫院黃達夫院長進行求證,並諮詢花蓮慈濟醫院核子醫學科主治醫師陳昱宏(回應全文如附件二),以及衛福部臺中醫院放射腫瘤科主任廖志穎等專家意見,相關發現如下:
圖說:黃達夫醫師接受中心訪談,親自澄清此網路謠言,台灣事實查核中心攝
第一,關於傳言內文所言:「照一次胸腔(電腦斷層),連續一年都病歪歪的,三天兩頭的感冒不停,感冒藥吃多了,腎臟病跟著來,非必要切莫採用電腦斷層。」是否屬實?
黃達夫院長明確表示,這段話非他所言,「病歪歪」等詞也不是他的日常用語,所傳達的醫學觀念更有問題。他強調,做斷層掃描「不會引起感冒,跟感冒完全沒有關係」,他要談的觀念是「健康的人、非高風險族群,沒有必要去做斷層掃描,因為斷層掃描在這種情況下無利而有害」。對此,陳昱宏醫師也指出,感冒是感染疾病,與輻射暴露無關。至於腎臟病等其他病狀比較是確定效應(因為細胞死太多產生功能缺陷),但醫療檢查使用的輻射不會有如此高的暴露。
第二,關於傳言內文所言:「一般健檢幾乎都少不了的電腦斷層,輻射線劑量是X光攝影的數十到上百倍,對年輕女性生殖器官傷害尤其驚人。」是否屬實?
黃達夫院長表示,這段話也非他所說,所傳達的醫學觀念也有問題。他認為,電腦斷層有輻射是個事實,即使是低劑量斷層掃描的輻射量也有機會達到胸部X光的數百倍。因為照胸部X光大約是0.02 mSv的劑量,正子掃描則可能達到350倍的劑量,若經年累月重複做掃描,對生殖器官自然會有傷害。不過,射量的多寡因人的胖瘦而異,亦與照射的部位有關。為避免暴露於輻射,其他器官包括女性生殖器官在掃描時都要做必要的防護。黃達夫也指出,做電腦斷層、正子掃描等都應有特定目的,要依據器官的症狀來考量最適合的檢查方式,不應該無目的全身照射,因為那對疾病的診斷非但沒有幫助,且掃描的部位愈多、次數越多,輻射的暴露就愈多,傷害自然增加。
陳昱宏醫生也強調,輻射傷害女性生殖器官的說法應是誤植,應該留意的是乳房,但用「驚人」的說法還是有點超過。
不過,對於醫療檢查使用電腦斷層掃描、正子掃描等的風險問題,醫界有不同聲音。陳昱宏醫師就認為,這類檢查的劑量其實都不高,而且「隨著現代科技進步,新機器的X光暴露都越來越少,用幾倍的這種方式陳述,聽起來好像很多,但因為X光一片劑量超少,只有0.01~0.5 mSv(單位:千分之一西弗),乘上好幾倍也還是很低1~5 mSv」,不容易超過一般民眾承受劑量的限值。
台大醫院核子醫學部前主任曾凱元,在一篇公開發表的文章中也表示,一些癌症的診斷、治療、追蹤過程當中,正子掃描確實能發揮正確診斷以協助決定作正確治療的效果,不需過度擔心輻射劑量的問題。「醫療上所使用的電腦斷層(CT)、導管 X 光檢查、乳房攝影、傳統核醫掃描、正子掃描,其輻射劑量都很低,沒有報告指出這類必要的檢查反而會短期間內造成病人傷害的報告與研究。」(註2)
陳遠光與高潘福兩位醫師亦在他們所編著的《FDG PET/CT在癌症的應用》一書中的第十五章,詳細說明了正子電腦斷層掃描(FDG PET)」在女性生殖器官癌症治療上的功能。他們指出,正子掃描能夠協助罹患子宮頸癌、卵巢癌、子宮內膜癌患者判斷腫瘤嚴重程度、檢驗是否轉移至其他部位,以及發現癌症復發時,可以早期治療或切除以提高治癒率和存活率。(註3)
和信醫院放射診斷科宋成龍醫師補充說明(註4),一般民眾做篩檢的時候,要考慮幾個事情,首先,這個篩檢是不是能夠有效地偵測疾病,另外,還有偵測疾病的過程會不會造成傷害。不論是X光、電腦斷層、正子檢查,如果是有明確的目標,用來偵測疾病,是一個非常有效的診斷工具,我們如果好好用它,是可以早期診斷疾病,挽救生命;但是在使用之前,一定先好好做風險評估。例如,一般人做電腦斷層後,可能會發現很多異狀但其實是良性的東西,但在當下是無法確定的,必須是重複地檢查,在重複做檢查的過程就會造成輻射劑量累積。另外,如果這個不確定性升高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可能要做切片,那這時候出現可能有氣胸、有出血的風險等。
宋成龍強調,健康檢查其實是一個很好的概念,但是坊間一般健檢為了時效、為了方便,常常是把它壓縮在很短的時間完成,項目可能是制式的,沒辦法根據個人的風險,「因為這個風險其實很多,也需要觀看好幾個層面,例如,家族史、生活習慣等。就如癌症這件事情來說,其實我們已經知道,癌症其實是跟生活型態非常有關的一個病,那這時候每個人的生活型態不一樣,還有每個人過去的家族史是不一樣的,他所帶的風險是不一樣的。所以真正一個好的健康檢查,應該不是先把網撒出去,或者是亂槍打鳥,把所有檢查掃過一遍以後再回來講哪邊有問題,反而應該是你在開始檢查之前,要跟醫師討論,過去的家族史、生活型態等,知道哪些是風險高的、哪些是風險低的,去調整檢查項目,應該是最有效的也是最經濟的健康檢查。」
第三,關於傳言內文所言:「正子攝影應用於追蹤確定罹癌者癌細胞是否轉移,而不應作為癌症篩檢工具!!」是否為正確概念?
黃達夫院長表示,此段話確實是他所言。「沒有疾病、沒有症狀,沒有任何跡象的人,把正子掃描當做健康的篩檢工具是錯誤的。...全世界沒有一個癌症中心會做這種鼓勵。」但黃達夫指出,如果一個人已有癌症的診斷,要了解癌細胞是否擴散,正子攝影就有幫助,因為它可以協助分辨癌症的期數。「正子不能找到所有發生癌症的地方,因為如果癌細胞凝聚的量不夠,或是屬於比較侵犯性的治療,正子攝影也無法診斷。」
對於正子掃描的用途,衛福部台中醫院放射腫瘤科主任廖志穎醫師表示,「以腫瘤科立場,正子用於確認診斷後癌症分期,或復發轉移時使用,不鼓勵用於篩檢。至於以上是否有此行為,應該去函各醫院健檢中心了解。」
陳昱宏醫生也表示,「正子造影目前還沒有證據指出,當作癌篩會有健康上顯著的效益(增加存活率),可能需要更多研究來支持。而且正子造影對某些癌症來說也不敏感,例如前列腺癌以及泌尿系統癌症等」。不過,陳醫師認為,「正子攝影雖然可以找到癌症的比例不高,不過還是有人會因此受益。我認為不應如此就全面否定正子攝影在健檢的角色,而應該進一步探討說什麼樣風險族群可以從中得到好處。」「正子造影的好處是做一次可以全身都掃描過去,對於國人好發的一些癌症,如肺癌,大腸直腸癌來說有不錯的敏感度。」
對正子掃描運用在健康檢查上採取審慎態度的台大醫院核子醫學部前主任曾凱元則強調,用正子掃描作癌症的篩檢是一項「不可能的任務」。他指出,「根據多篇論文的研究指出,在癌症的好發年齡層五、六十歲的族群當中,約只有 2% 罹患癌症,而在這些沒有任何症狀卻罹患癌症的病患當中,60% 的癌症是可以利用正子掃描偵測到的。雖然與其他的診斷工具比較起來算是不錯了,但是距離臨床的實用性而言,是不夠的。因此,才會有學者認為不宜利用正子掃描作癌症的篩檢或進行所謂的健康檢查。然而,對於某些癌症高危險群或者特殊族群有個別之需求者則不在此限。至於年紀較輕的族群,罹患癌症的機率本來就低了,如期望利用正子掃描作癌症之篩檢,就更應三思了。」(註5)
結論
經由本中心小組成員蒐集資料,以及詢問黃達夫院長本人與專業核子醫學專業醫師的回答後發現,網路上有關「和信醫院院長黃達夫如是言……」的訊息,部分內容確實為黃達夫所強調的概念,如不應將正子掃描等高價健檢做為癌症篩檢之用等,並為一些醫學專家所共認。但有關電腦斷層掃描會造成身體虛弱、感冒,以及女性生殖器官的傷害等部分內容並非黃院長所言,乃憑空捏造,且有悖於醫學專業知識,因此該訊息內容為「部分錯誤」。
補充資料
關於輻射劑量的疑慮,黃達夫院長主動提供給本中心相關科學資料,來解釋電腦斷層掃描對人體影響性(見附件2),而且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在官網公布【輻射劑量比較圖】,內文說明「輻射除了一般生活上的各類應用之外,在我們的生活環境中,也存在著天然背景輻射,包括、來自外太空的宇宙射線、來自地表的土壤和岩石所含之天然放性射核種鈾、釷、鉀等核種所產生的地表輻射、因鈾系及釷系元素在衰變過程中產生的天然放射性氣體-氡氣,以及人體體內因自然存在或呼吸飲食攝入人體的放射性核種輻射。台灣地區每人每年接受的天然背景輻射劑量約為1.62毫西弗。」如下圖,
˙圖片來源: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
另外,花蓮慈濟醫院核子醫學科主治醫師陳昱宏也根據此謠言,特別投書至本中心來更深入解釋電腦斷層對人體的影響,請參考:【專家投書】電腦斷層掃描檢查真的會影響健康嗎?/慈濟醫院陳昱宏醫師
資料來源
註2. 陳遠光與高潘福兩位醫師著作
註3. 曾凱元醫師文章
註5. 曾凱元醫師觀點
註6. 國外研究期刊講述電腦斷層掃描的影響〈Whole-Body Scans to Screen for Cancer〉
附件一 網路傳言全文
和信醫院院長黃達夫如是言……
不應推銷民眾接受電腦斷層檢查!
沒事不要亂用斷層掃瞄。
照一次胸腔,連續一年都病歪歪的,三天兩頭的感冒不停,感冒藥吃多了,腎臟病跟著來,非必要切莫採用電腦斷層。
難得有有醫德的醫生願挺身而出,說出事情的真相!
願所有收到這封信的朋友都能平安、健康、幸福、快樂。
一般健檢幾乎都少不了的電腦斷層,輻射線劑量是X光攝影的數十到上百倍,對年輕女性生殖器官傷害尤其驚人。
和信醫院院長黃達夫6日炮轟,正子攝影等健檢費用昂貴,且全身掃瞄得承受比X光高10倍到100倍的輻射劑量,醫院不應為牟利而推銷民眾接受這種檢查。
台灣平均每年有七萬多人被診斷為癌症,四萬多人死於癌症,令人聞癌色變。
不少民眾對以檢查出癌症為號召、動輒數萬元的貴族化健檢趨之若鶩,
但和信醫院院長黃達夫說…
非必要地使用昂貴篩檢儀器,可能過度暴露在輻射及侵入性檢查的風險下,對多數民眾無益!
和信醫院院長黃達夫說…
近年各大醫學中心大力推廣高價位包套健檢,甚至列舉廿大癌症篩檢指標為號召。
但目前國際醫界公認具效益的癌症篩檢項目只有
大腸癌糞便潛血、
腸胃癌內視鏡、
子宮頸抹片、
乳房攝影、
攝護腺抗原檢驗。
以目前各大健檢中心正夯的正子攝影為例,自費檢查每次三萬多元;且因為實在太精密了,幾乎都能在民眾體內發現可能是癌細胞或腫瘤的「疑點」。
為了確認,病人又會「逛醫院」反覆檢查,甚至要求切片、穿刺等侵入性檢查,搞得情緒焦慮不已。
而正子攝影會釋放巨大輻射量、穿刺可能導致傷口感染、肺切片可能引發氣胸風險,都常被刻意忽略。
黃達夫說…
相關研究顯示,一千名接受正子攝影者中,只有三人真正罹癌,其他人不是偽陽性,就是全無徵兆。
正子攝影應用於追蹤確定罹癌者癌細胞是否轉移,而不應作為癌症篩檢工具!!
和信放射診斷科主治醫師宋成龍說…
健檢項目應視個人特殊的家族史或生活習慣不同,在醫師專業評估下,量身推荐檢查項目。
醫院不應本末倒置,以篩檢工具為中心,忽略了患者的個別差異性。
健檢就是好的健檢?
實為錯誤觀念!
根據加拿大的醫學期刊登出的研究,做一次CT Scan相當於108張X光,只是每片的輻射量較X光低一點,而做一次CT Scan的傷害則可相當於每日一包菸,連續抽上27年。
附件二,〈Whole-Body Scans to Screen for Cancer-They don’t help find cancer—and may do more harm than good〉黃達夫院長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