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生誤解】網傳顯微鏡影片「草莓沒外皮,大蟲躲果實,洗乾淨也沒用」?
【易生誤解】網傳顯微鏡影片「草莓沒外皮,大蟲躲果實,洗乾淨也沒用」?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4/4/15版】
網路熱傳一段用外國網友用顯微鏡觀察草莓、發現表皮及果肉長滿蟲的影片,傳進台灣後,媒體社群及網友宣稱草莓容易躲大蟲,這是真的嗎?
一、農業專家及昆蟲專家表示,網傳影片草莓上的蟲,可能為捕植蟎及斑翅果蠅。
在草莓表面的捕植蟎,是草莓主要害蟲葉蟎的天敵,食用前用水清洗即可完全清除。
斑翅果蠅可在新鮮、未採收的草莓上產卵,且在美洲、歐洲均有分布,但目前台灣還沒有發現斑翅果蠅的紀錄。
農業專家說,吃台灣的新鮮草莓不用擔心蟲卵寄生問題。
二、專家說明,台灣常見的草莓害蟲如斜紋夜盜蛾、葉蟎等,通常都是出現在草莓植株的葉片上,危害的是葉子而非果實,就算蟲爬到果實上,用清水即可沖洗乾淨。
三、專家表示,無論是捕植蟎還是斑翅果蠅,目前對人體健康皆無危害的紀錄,即使誤食也不會有嚴重的不良後果。
依據專家說法,台灣目前尚無斑翅果蠅出現紀錄,食用台灣新鮮草莓無須擔憂蟲卵問題,網傳媒體報導和網路貼文引用外國網友草莓顯微影片,但未提供詳細說明,易引人誤解草莓都有蟲。因此,為「易生誤解」的訊息。
圖卡版
背景
X平台自4月1日起熱傳一段長度1分2秒的影片,內容為外國網友用顯微鏡觀察草莓表面及果肉,發現有蟲在動。隨後這段影片被外電、多家台灣媒體引用,社群小編貼文「蟲蟲密麻亂竄」、「顯微鏡下成堆肥蟲在表皮蠕動」、「萬人嚇傻不敢吃了」等語。
Line上熱傳的版本則宣稱,草莓沒有外皮,蟲卵容易寄生,大蟲都躲在果肉裡,洗乾淨也沒用。
圖1-3:通訊軟體、社群平台流傳訊息擷圖
查核
查核點一:網傳影片說草莓會有蟲,是真的嗎?
(一)台大昆蟲學系教授蕭旭峰表示,網傳影片裡草莓表面出現的應該是捕植蟎,這是草莓主要害蟲葉蟎的天敵,之所以會出現在草莓上,可能是自然發生或人為生物防治釋放的,食用草莓前用水清洗即可完全清除。
至於蛀食果肉的蟲,蕭旭峰推測可能是斑翅果蠅(又名鈴木氏果蠅)。斑翅果蠅是很特殊的種類,與大多數腐生的果蠅種類不同的是,斑翅果蠅會直接危害新鮮的果實,也就是會在還未採收的水果上產卵。目前已知的危害果實主要以漿果類為主,例如藍莓、蔓越莓、櫻桃及草莓等。
不過,蕭旭峰強調,雖然斑翅果蠅分布範圍很廣,常見於美洲、歐洲及亞洲各國,但目前台灣還沒有發現的紀錄(國外資料庫把台灣誤植為分布區域)。由於斑翅果蠅傳播能力很強,許多尚未被入侵的國家,都將此物種列為重要檢疫對象。
(二)苗栗區農業改良場生物防治研究中心主任鐘珮哲表示,網傳影片裡,在草莓果實表面所看到的蟲體為蟎類,而在果肉裡看到的可能是果蠅類的幼蟲。
鐘珮哲判斷,影片裡蛀食新鮮草莓果實的應為斑翅果蠅的幼蟲,但目前台灣尚未有斑翅果蠅入侵的紀錄。在台灣,草莓果實若為新鮮狀態,應不會被果蠅蛀食;除非草莓已呈過熟爛果狀態且遭果蠅產卵,才有可能在果肉裡看到蟲體。
鐘珮哲說明,台灣常見的草莓害蟲如斜紋夜盜蛾、葉蟎等,通常都是出現在草莓植株的葉片上,危害的是葉子而非果實,就算蟲爬到果實上,用清水即可沖洗乾淨。
如果吃到草莓上的蟲,會有什麼問題嗎?
蕭旭峰表示,無論是捕植蟎,或是葉蟎、斑翅果蠅等草莓的植食性害蟲,目前對人體健康皆無危害的紀錄,即使誤食也不會有嚴重的不良後果。
查核點二:網傳影片來源為何?影片內容是否有不合理處?
(一)檢視網傳報導,影片引用自某社群平台X帳號。檢視該帳號用戶的自我介紹,為網頁設計師,平時發布及分享的內容並非生物學或顯微鏡專業。
(二)查核中心諮詢生物顯微鏡學者。學者指出,網傳影片第4秒處,拍攝者把整顆草莓放上「複式顯微鏡」觀察,這是不合理的,因為複式顯微鏡只能用來觀察放置於玻片上的切片樣本,若要觀察整顆草莓的外觀,應使用「解剖顯微鏡」。
學者指出,網傳影片是由許多片段剪輯、拼湊而成,民眾若看到此類顯微鏡影片,應詳加判斷其真實性,不一定都是真的。
【更新說明2024/4/15】受訪專家補充說明「捕植蟎」與「葉蟎」,更新摘要及查核點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