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擊疫情不實訊息】科學社群、音樂家、白宮接力譴責 Spotify承諾加註新冠資訊警示
記者何蕙安/編譯
音樂串流服務龍頭Spotify最近因為旗下的熱門Podcast節目傳播新冠錯誤資訊,意外演變成一場全球科學家與醫療社群、知名音樂人與白宮等名人政要先後譴責與抵制的巨大風暴。Spotify最終承諾會在新冠相關的Podcast節目加註警示內容,並首度公開Spotify平台內容的政策。
過去,關於社群平台上的不實資訊議題,主要聚焦在臉書、YouTube、推特等用戶免費使用與發布內容的社群平台上,Spotify相較下並未受到太多關注;也因此,在應對錯誤資訊的挑戰上,Spotify的應對行動與政策相對不透明,比起其他科技公司都慢了一步。
圖文版(可左右滑動)
這場風波源於去年12月31日,與Spotify簽署天價獨家合約的美國知名Podcast主持人喬.羅根(Joe Rogan),在其節目上邀請了多次宣揚錯誤疫苗資訊的爭議科學家羅伯特.馬龍(Robert Malone);再加上羅根過去在節目中傳播新冠不實訊息與陰謀論的不良記錄,在2022新年始罕見的引發了一場跨越各界的抵制行動。
2006年在瑞典成立的Spotify,是全球最大的音樂串流平台,提供8200萬首音樂與360萬個Podcast節目的線上收聽服務。全球有4億活躍月用戶(其中1.8億付費用戶),每天都有1100萬用戶上傳新內容。Spotify也在2013年進軍台灣市場,目前在全球184個國家提供服務。
鼓吹年輕人不用打疫苗、爭議不斷的羅根
今年54歲的美國喜劇演員喬.羅根(Joe Rogan),其主持的Podcast節目「Joe Rogan Experience 」(簡稱JRE)是全球最受歡迎的Podcast節目。根據Spotify2021年底披露的數據,JRE是全球最多用戶收聽的Podcast節目,平均每集有1100萬用戶收聽。
羅根2020年5月與Spotify簽署據傳高達1億美元的合約,把節目獨家放在Spotify上,轟動一時。
圖1:極具影響力的美國喜劇演員與Podcast主持人喬.羅根(Joe Rogan),因為在Podcast在傳播錯誤的新冠資訊與陰謀論,連帶使得平台Spotify成為眾矢之的。照片攝於2012年12月7日美國終極格鬥冠軍賽的活動。(美聯社/Gregory Payan)
在新冠疫情爆發後,羅根更因多次發表誤導資訊,成為了爭議人物。美國非營利組織Media Matters For America監測了350小時的羅根節目,統整其在節目中提到的新冠錯誤訊息與陰謀論,包括表示「健康、固定運動的人不需要打新冠疫苗」、宣稱mRNA疫苗是「基因療法」;他在去年9月確診新冠病毒後,更表示自己服用未經證實有療效的伊維菌素。
事件導火線,是他在去年底的節目上邀請極具爭議的科學家馬龍。節目上,馬龍侃侃而談了許多反疫苗內容,指有疫苗有關的死亡數字暴增、以及宣稱醫院為了金錢利益把病人死因列為新冠病毒等。在節目上線後,《美聯社》、《PolitiFact》等查核團隊都立即發布查核報告,破解節目中的錯誤說法。
馬龍也是事實查核組織的「常客」,因為多次發布關於新冠病毒與疫苗的錯誤資訊,已經被推特停權。他的錯誤說法也被翻譯成中文、進入台灣的社群平台,包括宣稱疫苗是全球大屠殺、台灣打疫苗致死比染疫至少還高等,台灣事實查核中心迄今發表了5篇破解馬龍言論的查核報告。
全球科學家與醫護社群公開信發聲 音樂家聲援
在該集節目發布後,270位來自全球醫學與病毒領域的科學家、醫學專業人員、教授等在今年1月10日發佈了一封公開信,譴責Spotify放任羅根的節目散播錯誤與對社會有害的內容,傷害民眾對於科學研究與專業醫學建議的信任,要求Spotify立刻採取行動打擊錯誤資訊。
公開信強調,羅根的節目平均有1100萬人收聽,影響力極為巨大;更令人憂心的是,曾在節目上宣稱「年輕人不用打疫苗」的羅根,其節目平均觀眾年齡為24歲——數據顯示,12-34歲未接種疫苗者在感染新冠後的住院率,是已接種者的12倍。
「這不只攸關科學與醫學,這已經是一個巨大的社會議題,而Spotify要為放任這些(錯誤資訊)在平台上猖獗而負責。」公開信指出。
傳奇歌手、名人、白宮接連加入聲援行列
讓Spotify議題獲得更多關注的,是加拿大傳奇搖滾歌手尼爾.楊(Neil Young)以行動聲援200多位科學家與醫護人員。
楊在1月24日向Spotify發出「最後通牒」,要求Spotify在他與羅根之間二選一,否則他就要下架他的音樂;由於未收到Spotify的回應後,楊在26日下架了他的音樂。
「Spotify上關於新冠病毒的錯誤資訊與謊言,讓其平台變成了一個已經變成了有害的地方。」楊在其文章中呼籲其他音樂家與唱片公司也加入抵制Spotify的行列。據楊表示,與Spotify結束合作,將導致他損失六成的全球串流收入。
《The Verge》報導,在楊之後,包括加拿大女歌手瓊尼.蜜雪爾(Joni Mitchell)與美國搖滾音樂家尼爾斯.洛夫格倫(Nils Lofgren)也下架他們的音樂,另外美國知名作家布芮尼.布朗(Brené Brown)也表示會停止更新她在Spotify的Podcast節目。
雪球愈滾愈大。30日,路透報導,在Spotify上有節目的英國王子哈利與梅根夫婦也透過其發言人表示擔心該平台上的新冠錯誤資訊問題。白宮發言人珍.莎琪(Jen Psaki)2月1日也在記者會上要求Spotify採取更多行動來對抗新冠錯誤資訊。
圖2:因為加拿大老牌搖滾歌手尼爾.楊(Neil Young)首先以行動抵制Spotify上的羅根節目,使得早前科學界的公開信行動受到更多的關注,並且引發後續的一連串聲援。圖為楊2019年5月25日在美國加州的演出。(美聯社/Amy Harris)
不堪各界壓力 Spotify終於回應
在各界壓力下,Spotify終於在1月30日正式回應了羅根的爭議,並破天荒公開他們的平台政策。
Spotify的聲明並未點名羅根,但表示會在討論到新冠病毒的Podcast節目中,加上新冠內容建議標籤,並且附上一個連結,引導用戶前往Spotify的新冠資訊中心。
根據其內部政策,Spotify禁止任何宣稱「AIDS、新冠病毒、癌症或其他嚴重致命疾病是假的或不存在」的說法,也會封鎖「鼓勵故意染疫以獲得免疫力」、「疫苗是用來殺人」、「喝漂白水可以治療疾病」的內容。
「我們執行這些政策已經好多年了,但我們承認,我們並沒有提供足夠的透明度。」Spotify創辦人兼執行長丹尼爾.艾克(Daniel Ek)在聲明中表示,「過去幾週我們收到的意見顯示,我們應該要做得更多、提供更多平衡,以及提供更多來自醫學與科學社群的資訊。」
同日,羅根也在Instagram發布道歉影片,表示自己並未試圖宣揚錯誤資訊。羅根解釋,他支持在有爭議的節目上加上聲明的作法,不過,他也強調自己希望可以找不同意見的人上節目,而不是只有一個觀點。
羅根說,未來他在邀請具爭議的來賓上節目後,會找一些不同意見的專家上節目。
學者專家認為 光是警告用戶仍不夠
對於Spotify的舉措,研究不實資訊的專家學者認為,Spotify光是警告讀者「節目內容有問題」,是不夠的。
《The Hill》報導,美國雪城大學(Syracuse University)研究社群媒體的副教授珍妮佛.葛里吉爾(Jennifer Grygiel)分析,Spotify顯然想比照臉書的說詞,企圖免去平台要為用戶發布的錯誤資訊負責的責任,但她認為Spotify與臉書等平台的情況不同:Spotify有較嚴格的進入門檻,而臉書等其他平台則是所有人都可以免費發表言論。
除了Spotify,目前包括臉書、推特與YouTube都有採取類似的內容警示標籤與引導前往「新冠病毒資訊中心」的作法,但網路資訊研究機構、DFRLab研究員艾默森.布魯金(Emerson Brooking)受訪時表示,目前並沒有研究證實這個做法有效。他說,對某些族群來說,這一類的標籤反而會讓人更想去點開資訊。
專攻政治極端主義的喬治亞大學政治學教授卡斯.穆德(Cas Muddle)認為,羅根的道歉與Spotify的作法無法解決羅根節目的假資訊問題。他認為羅根事件純粹反應出美國社會如今「只要迎合右派或反左翼的觀眾,就可以牟爆利」的現象。
「問題不是假資訊的供應,而是需求… 只要強大的需求還在,就算是封鎖或是抵制都沒辦法解決假訊息的問題。」穆德在《衛報》指出。
參考資料
The Hill <Critics slam Spotify for using ‘Facebook playbook“ on Joe Rogan controversy> 2022.02.01
Reuters <UK’s Harry and Meghan voice concern to Spotify over COVID-19 misinformation> 2022.01.30
The Guardian <Should Spotify ban Joe Rogan? Our panel weighs in> 2022.02.01
Spotify’s Platform Rules and Approach to COVID-19
首頁代表主圖:一個耳機掛在Sptify的Logo前面。(Reuters/Dado Ruv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