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方X事實查核】與偏方交手 醫師陳志金
不知不覺之間,奇美醫學中心加護醫學部主治醫師陳志金已經成為全台灣知名度最高的ICU(Intensive Care Unit,加護病房)重症醫師。在搜尋引擎上打下「ICU醫師」,好幾頁的搜尋結果全是陳志金的名字。
陳志金的「網紅」旅程始於2015年。
因為看不下去八點檔錯誤百出的醫療場景,以及媒體為了流量散佈不正確、甚至可能扭曲臨床現場的醫療訊息,陳志金靜靜地在網路世界展開了他的戰鬥。
他先是在自己的部落格——之後延伸到臉書,澄清他看到的不正確的資訊,並講述正確的知識。滿腹正義感的他不甘只作憤青;在虛擬的網路世界上,他也想要傳播正能量,於是那裡也有他在醫療現場經歷過的、令人溫馨感動的故事。
他也傾訴了一些私密的記憶,關於他深刻的成長過程,如何形塑了今天的「熱血阿金」。
隨著人氣愈來愈高,陳志金也愈來愈放鬆、愈來愈游刃有餘;他以「自嘲」與民眾拉近距離,有時開開自己的玩笑,分享自己的健身歷程,還不時搬出「太座」來增添點生活情趣。
但他沒有忘記,這些逐步上升的粉絲數字與互動數字的意義:是為了讓他能夠實現當年想做的「正確的事」、為了讓「改變」發生。
當陳志金24小時內成功下架跨國速食公司與保險公司扭曲醫療現場的廣告,當愈來愈多人到他的臉書粉絲專頁找尋答案,甚至還會標記幾個朋友一起來「共賞」,當媒體一再轉載、報導他的貼文,陳志金知道自己的影響力正在發酵。
「我一直相信,假如有愈來愈多人能提供正確的資訊,讓民眾可以選擇… 他或許一開始會誤信,但久而久之他就會看到新的觀點。」他說,「這就是一個正向循環。」
圖:擔憂大眾媒體上不準確的報導恐影響醫界形象與傷害醫病關係,陳志金持續在網路上趣味闢謠與推廣醫學相關知識,「你也不用期待所有人都會在一夕之間改變。但你會看到影響慢慢出現。」攝影/潘云薇
熱血暖醫的成長背景
受訪的那天台灣疫情還沒升到三級警戒。穿著合身黑衫黑褲的陳志金拉著一個小行李箱從台南北上。
行李箱裡放著他的醫師袍、聽診器,幾本他隔天演講要賣的書《ICU重症醫療現場》、病人的感謝信,還有一小疊珍貴的照片——包括那全世界僅存一張的媽媽的遺照,和她年輕時的照片,一起整整齊齊地收在防水夾鏈袋中。
圖:陳志金把他在重症醫療病房的故事,一一紀錄,集結成書。如今已經邁向第13刷。攝影/潘云薇
陳志金說,從小窮怕了,擔憂事情脫離常軌就可能引發「災難」,他身上所有的東西,錢包在左邊口袋,手機在右邊口袋,鑰匙在右後口袋,手帕在左後口袋,都跟他仔細梳理、上髮雕的頭髮一樣井然有序。
來自馬來西亞的農村,陳志金在一個極度缺乏資源的家裡成長,一家八口住在大家族院落裡一間不到3坪的房間。每個生活起居空間都得共用,連煮飯的爐灶也得搶得過別人才有得吃。
這樣的童年時光讓陳志金總是想得多又縝密,從國中就冒出了白髮。在底層生活的他被迫察言觀色,小心翼翼學習如何滿足期待、以求得生存;但在謹慎又龜毛的表皮之下,藏著一顆細膩纖細的心靈。他仍清楚記得媽媽玉霞在大家族的妯娌之間如何受盡排擠與委屈。
圖:陳志金成長的家族院落,一家八口只分配到當中的一個不到3坪的小房間。陳志金說,「當你在底層生活過,連三餐都沒有著落,你就會學會察言觀色。」(上)攝影/潘云薇、(下)陳志金/提供
直到今日,陳志金的思緒仍不時飄回家鄉,不時回到母親仍健在的、記憶中的每一個場景。
想到媽媽在辛苦把家撐起來的同時仍保有良善之心,把好不容易才從雜貨店賒來的米,又分享給前來的乞討者,陳志金眼眶泛紅。
還有一個改變他的重要場景,但媽媽不在那裡。
因為家裡沒錢,罹患類風濕性心臟病的媽媽只能求助於資源缺乏的公立醫療,安排的手術要等上整整兩年,好不容易熬過了苦痛的日子,陳志金媽媽卻在預定手術的前一日撒手離世。
媽媽走的那天,陳志金本來在學校準備模擬考,急急忙忙地跟同學借了錢、坐車趕到醫院——那是陳志金生平第一次搭計程車,卻全無喜悅之情。路上碰到國慶彩排,交通大打結,沒有足夠車資的陳志金只能中途下車,一路狂奔到醫院,抵達時媽媽已經被移到了太平間。
陳志金回憶,是對冷漠的醫生、對自己生長的環境、對這麼多不公平的對待等種種的恨,才讓他決定成為醫生,並支撐著他把醫學系唸完;而等他當了醫生後,才體會到人生無常,再萬能的醫生也無法救每一個人。
「為什麼貧窮就得遭受這樣的對待?弱勢的人是否可以得到更好的對待?」這個問題,多年來一直環繞在陳志金的心中,並讓他為自己設定下行醫目標:設法解除家屬內疚與自責。
圖:母親玉霞為數不多的幾張照片,是陳志金珍惜的寶物。在玉霞過世後,家屬才發現她已悄悄爲自己準備了遺照(右),照片中的她眼睛還泛著淚光。「我媽媽她就是這麼體貼的人。」陳志金說。攝影/潘云薇
與偏方交手
在貧困環境中掙扎求生、經歷喪母之痛;之後隻身來台求學,沈默咬牙地面對外界對僑生無言的歧視——這些人生歷程中的每個大小事件,一點一滴雕刻出陳志金今天的「形狀」,讓他成為獨樹一格的熱血暖醫——例如「偏方」這件事。
你想過人們為什麼要使用偏方嗎?
「偏方」是台灣不實訊息的主要類別之一,各種養身健體的偏方以「關心的形式」流傳在台灣的即時通訊軟體中;而在新冠疫情爆發後,五花八門的預防感染、治療新冠的偏方更是傾巢而出,如薑蒜蜂蜜檸檬熱水。
有些偏方儘管乍看之下無傷大雅,卻可能讓人有「已採取行動」的錯覺,而忽略了重要且必要的防疫手段。
在醫療現場,陳志金自然對偏方也不陌生,他常常需要跟偏方諜對諜。但作法有些特別。
陳志金臨床面對的通常是命懸一線的重症病患。這些病患的家屬為了救回心愛的家人,有些人會尋求宗教力量或非正統療法的偏方。有時候家屬也自知這些作法非常規,可能會被醫護人員阻止,因此都是偷偷摸摸進行。
「魚湯」是陳志金最有名的故事之一:有家屬佯稱要餵病患魚湯,餵食時卻偷偷摸摸,甚至還要挑選特定時程。後來才發現原來保溫瓶裡裝的不是魚湯,而是符水。
與其這樣互相猜忌,陳志金索性退一步,直接詢問家屬是否有什麼宗教信仰或是儀式要進行:要找人來禱告嗎?沒問題。有中藥要使用嗎?好啊,我問一下我們醫院的中醫師。要用符水嗎?也可以,但抹一點點符水在嘴唇就好,這樣效果就有了,不要讓病患喝一大杯。
當家屬聽到陳志金的詢問,往往露出不可置信的神情,沒想到醫生會這樣建議。
同理偏方背後的無助 打造信賴的醫病關係
「我要聲明的是,我沒有支持偏方。有醫學背景的人不會贊同偏方。」對陳志金來說,讓病患家屬嘗試偏方的作法,用意是建立醫病間的信任關係。要先跟家屬站在一起,取得家屬的信任,之後他們才會更容易聽進去醫生的話。
「話說回來,符水不就是水跟香灰,有多大的毒?… 如果香灰很毒的話,那你中秋節不是吃得更多?」陳志金笑說。站在醫師的立場,很多醫師之所以抗拒這些偏方,一方面也是感覺自己的專業受到挑戰,不被信任。
說到底,都是「信任」。其實醫師和家屬都是為了病患的最大利益,但因為互信不足,出現了拉扯。
因此,經過多年來的諜對諜,陳志金已經看開了:只要偏方本身對人體沒有傷害,且沒有排擠到原先的治療方式,在與主要治療法「並存」的情況下,他並不全然排斥,且趁勢將這個做法用來贏得家屬的信任,創造多贏。
圖:陳志金自己不相信偏方。但他認為在不排擠主要療法、與不傷害人體的前提下,偏方的使用可以平撫病患家屬,並且建立醫病信任關係。也曾有病患家屬要求陳志金留下「早日康復」的簽名紙條,作為陳志金的「替身」陪伴病患,陳志金也欣然答應;他發揮創意,把小紙條畫成符咒的樣子,讓病患家屬驚喜不已。攝影/潘云薇
圖:很多點子的陳志金自製了不少「周邊商品」:除了陪伴病人的符咒,他的另個代表作是以一張100元鈔票製成的「1萬元大紅包」,上頭蓋上了「ICU醫師陳志金」的印章。攝影/潘云薇
「無助」讓偏方猖獗蔓延
對陳志金來說,更令他在意的,是為什麼會有這麼多人相信偏方。
「醫療制度愈不健全的地方,有愈多這些偏方… 我在馬來西亞要對抗的偏方更多。」陳志金笑說,他每次回馬來西亞,就接到同學、親友的電話,問某某東西可不可以吃;就算他說破了嘴,還是無法說服親友。
民眾會相信偏方,且信念難以撼動,陳志金觀察,可能是出於無助。
陳志金回想,小時候,當從事油漆工的爸爸下班回家、洗澡後,六個孩子中只有他因為成績好,可以坐在爸爸的身邊聊天。
「勤有功,戲無益。」陳志金記得父親總是這樣告訴他。「你要好好念書。」
陳志金記得牢牢的。但男孩難免好動。一天他爬到高處摔了下來,手臂脫臼,家裡沒有錢讓他看醫生。陳志金的媽媽跟雜貨店借了錢,帶著脫臼的兒子坐了一個多小時的公車去找民俗療法的整骨師。
圖:陳志金在貧困的馬來西亞農村成長,自己也經歷過沒錢看醫生、只能轉向民俗療法的窘境,對於民眾求醫的無助心情感同身受。陳志金/提供
「我們當時根本沒有其他選擇。」回憶起當時整骨的決定,陳志金說,「你問我為什麼人們會用偏方,有時候就是因為他們沒有其他選項。」
陳志金說,當人們因為種種原因,去不了醫院、看不到醫師;或是去了醫院,但醫生態度很差,得不到溫暖,當中一些感到「無助」的人們,或許就轉向他們生活中其他可觸及的機會——那就是偏方。
「為什麼偏方會盛行,說到底,是我們(醫生)該檢討。」長大後成為醫者的陳志金這麼說。
圖:陳志金反思,「不友善的醫療環境」可能是促成偏方猖獗的一個因素。當民眾在醫療現場得不到關注與溫暖,或是根本無法取得醫療資源,自然就會轉向偏方。攝影/潘云薇
新冠肺炎的查核打響名氣
對在網路世界戰鬥不實醫療訊息的陳志金來說,2019年12月31日是一個轉捩點。
他看到媒體報導武漢出現不明肺炎,且已有27個案例。2003年時曾在台大醫院第一線對抗SARS的他心中警鈴大作,馬上聯想到當年SARS的情況,立刻轉貼新聞,呼籲民眾提高警覺。
隨後幾天,泰國、東京陸續傳出確診病例,而中國確診數字始終停留在40多例,讓起了疑心的陳志金開始動手查核。利用工作空擋,他搜尋武漢機場每天的客流量,反推武漢實際病例,認為當時武漢應該至少有超過3000人染病,該數字也與英國熱帶醫學期刊估算的數字相近。
陳志金謹記SARS的經驗,他一邊查核、發布即時疫情資訊,也一邊喊出「擊垮我們的是人性,不是病毒」的口號,呼籲民眾避免排擠與歧視。他認為這些正確資訊在疫情期間取得了尋找可信賴消息來源的人們的信任,使得他的粉絲專頁追蹤數量快速上升,在疫情期間成長超過三倍,也讓陳志金的能見度再攀高峰。
陳志金的臉書成了一個「指標」,愈來愈多人到他的臉書尋求疫情相關的資訊。日前藝人賈永婕熱心募款上百台呼吸器,她自承是看了陳志金的臉書貼文,才得知這項醫療物資的需求。
乘載著愈來愈多的責任與成就感,現在陳志金每天早上的例行工作之一就是看網路新聞,決定自己要查核的內容;而他不只在臉書上溝通,他也利用空餘時間開課,訓練其他醫師經營臉書平台,一同擴展網路世界的影響力。
以正確知識打擊不實醫療消息
陳志金笑稱自己不需要背負NGO(非政府組織)的公信力包袱,不必走完查核組織的方法學流程,所以可以快速出手查核資訊。
不過,從專業事實查核記者的角度來看,陳志金的查核已是極為出色,且因為其本身的醫學專業與相關資源,讓他在處理醫療相關的謠言更如魚得水。
在接受事實查核中心專訪的當時,陳志金正在查核一則發生在英國的新聞。
台灣許多媒體引述外電報導,一個被宣告「腦死」的18歲英國男子,在家人持續的親情呼喚後,奇蹟似的甦醒,成為「全球唯二」的案例。這麼一個奇蹟故事儘管感人,但不符常理的情節也敲響了陳志金的警鐘,他立即展開查證。
陳志金首先從媒體報導中找到了當事人姊姊的名字,再循線查到該女的臉書帳號,找到了那支引發關注的、腦死弟弟醒過來的影片。
影片中,因為醫生要安排器官捐贈,請家屬來與病人道別,沒想到被宣判腦死的男子聽到家人聲音後有了反應,影片中的呼吸器出現了不同顏色的波形。
陳志金查了呼吸器的型號,也請院裡的呼吸治療師幫忙找原廠說明書,了解影片中的波形圖的意義與呼吸器設定模式。呼吸治療師比對後發現,影片中的波形顯示呼吸機設定為自主呼吸模式,代表病患當下其實並非腦死,而是可以自行呼吸。
呼吸器的判別或許需要專業知識,但對一般大眾來說,仍有很多蛛絲馬跡去判讀這個消息。陳志金指出,若該新聞事件真是全球第二起腦死復甦的案例,一定會引發全球媒體的大肆報導;但他簡單的搜尋了一下,迄今有報導的都是名聲不太好、常有錯誤消息的外媒,具公信力的國際媒體都沒有相關文章。醫學文獻中,也找不到腦死甦醒的案例。
「為什麼我要在乎這個新聞?因為它會誤導台灣民眾,會毀掉民眾對醫療的信任。」陳志金說,腦死是不可逆的,但這則新聞無疑是在告訴民眾,腦死的病患仍有機會醒來;這樣的錯誤訊息可能會傷害器捐者的家屬,讓他們為當初的抉擇而自責,甚至影響台灣器官捐贈的意願。
結束採訪的隔天,陳志金在臉書上貼上了他的「呼吸器」查核報告。
有400多人分享了他的這篇查核貼文。還有近百則感謝一一回覆在貼文之下。有經歷過放棄急救家人的網友,謝謝陳志金以體貼的貼文「拯救大家的心」。
圖:擔心「腦死病患奇蹟甦醒」的可疑報導會傷害器捐者的家屬與國內器官捐贈意願,陳志金研究呼吸器的型號與設定模式,發布了超過2000字的查核文章與多張圖片,逐一破解該消息的疑點。擷自陳志金臉書粉絲專頁
不實訊息如同偏方 提供真實訊息就是解方
投身網路世界五年多了,陳志金放棄醫師升等、論文研究與行政工作,把自己大多數的時間花在臉書上;不管是查完房等家屬、等電梯等零碎的工作空檔,就算是只有兩、三分鐘的時間,他也在貼文、回文、做圖、想點子。他就是自己的小編。
對陳志金來說,不實或誤導訊息就像是某種偏方,一味的要民眾「不要吃、不要相信」是不夠的,要輔以正確的知識才能大力擊垮。當然——他不知道自己的努力能不能被看到,但若置之不理,這些錯誤資訊造成的傷害肯定更大。
「你總要給人家一個可以相信的啊。」他說,總不能一直要病人不要吃偏方,但又不給病人一個可以替代的東西。
那他的溫馨故事與正確知識真的改變民眾嗎?
「有啊,多少是一定有的… 不相信的還是不會相信。但有想要改變的人,他就會改變。」陳志金很肯定。他補充,這是一個長遠的工程。
圖:陳志金仔細的收藏了病患或病患家屬送給他的感謝卡片與信函。攝影/潘云薇
沒有一條道路是絕對的正確,陳志金有時或許也有點迷惘。但當他看到自己的一則貼文可以觸及到500萬人,他相信對於自己職涯的取捨與犧牲,能夠換得更強大的社會影響力——並讓他得以帶起一股更良善、正向、以及重視真相的風向。
結束訪談時天色已暗。
陳志金脫下為了拍照特地穿上的合身白袍,仔細折疊拉整,收進行李箱中。他拾起訪談中展示、散在桌上的媽媽的照片、病人家屬的感謝信函等,一張張疊好,輕輕地放回夾鍊袋中。每一張都是支持他到今天的力量。
這一天還沒結束。陳志金仍要趕去醫學會年會,緊接著隔日一大早還有一場對醫師的演講,講他最熱衷的「醫病互動」。他正是為此特地北上,也不喊累。
繼承了媽媽留給他的善良之心,陳志金將持續他的實踐。不管是在高壓緊湊的ICU重症病房之中,或是在喧騰虛幻的臉書粉專裡。
圖:從小看著母親在貧困中仍保有良善之心,溫暖助人,對陳志金影響深遠。攝影/潘云薇
記者/何蕙安、陳偉婷
編輯/陳慧敏
視覺設計/張景涵
攝影/潘云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