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很吸睛,結論卻很保守?科學研究不是你想的那樣
編按:台灣事實查核中心#176號的查核報告〈媒體報導「美醫研究:吃雞肉胰臟癌風險增72%」?〉,查核了媒體的科學報導,科學報導引述學術研究〈食用肉類與胰臟癌的風險:歐洲癌症與營養前瞻性調查結果有錯誤,因此判斷為「錯誤訊息」。
讀者致電台灣事實查核中心提問,為何這份學術研究有亮眼的風險值,卻下了保守的研究結論?難道科學報導都不能報導吸睛數據,非得強調結論的保守說法?讀者的提問,正好也是「科學報導」的好問題。
新興科技媒體中心(Science Media Center, 簡稱SMC)致力協助科學界和媒體之間的溝通,協助媒體把艱澀的科學知識,轉化為簡單易懂的語言。因此,我們彙整讀者的詢問,委由新興科技媒體中心博士後研究員陳璽尹回應。
圖1:台灣事實查核中心#176查核報告圖
數據很吸睛,結論卻很保守? 科學研究不是你想的那樣
文/新興科技媒體中心博士後研究員陳璽尹
作者在摘要和結論中不斷提醒讀者,該如何解讀「吃家禽肉會增加罹患胰臟癌風險」的數據。文章中特別提到,有兩個原因必須特別謹慎解讀。
第一個原因是,這一大規模的相關性研究,若用更嚴謹的篩選標準,意即剔除掉非由病理組織確診為胰臟癌的案例,再用一樣的方式分析,這項吃家禽肉會增加胰臟癌風險的關聯性,就消失了。第二個原因,是因為過去的研究從未發現這一相關性;在科學研究中的結論,若無過去相似的研究結果支持,無法確定這樣的結果是不是因為偶然的因素而導致,以至於單一研究結果的證據力非常有限。
因為本研究使用的樣本為一非常大規模的跨國資料,這份資料包括了各種數據,有些標記為胰臟癌的案例,不一定是經由胰臟組織切片的病理判斷來確診,可能根據的是保險公司所提供的紀錄,所以在本研究中,除了全樣本的分析,作者也特別挑選由組織切片確診為胰臟癌的案例來分析,其結果可再次確認全樣本分析結果的可信度。
作者在此篇研究的結果中也特別提及,「本研究的表二可知,當比較吃家禽肉的四組資料,皆未顯示罹癌風險顯著增加,只有在線性模型中看到吃家禽肉與胰臟癌有顯著的正相關,且若只包含由病理組織確診為胰臟癌的案例,吃家禽肉與罹患胰臟癌風險增加的相關性,就又消失了」。
(原文)Although the consumption of poultry was not associated with an increased risk of pancreatic cancer when looking at the categorical model (Table 2), the association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in the continuous model; however, the association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anymore when we included only the microscopically confirmed cases. (page 620)
在此也要特別說明,本研究中僅比較四組吃不同家禽肉量的資料(第四組為大於20克,並無單獨一項大於50克的組別),而透過線性回歸,由模型「計算」出每日攝取50克家禽肉相對於只吃5克家禽肉以下的人,罹癌風險增加;但若只用病理組織確診的案例,用模型計算得知吃50克家禽肉與罹患胰臟癌也無顯著關聯。
風險值增加 ≠ 風險增加
為避免誤讀本篇研究的表格,特別說明本篇指稱的風險值實是「Hazard Ratios」,簡稱HR,且這個值是相對於1的比值。HR值有無顯著,並非直接以增加多少比例來主觀判斷,而應以信賴區間(95% CI)中的數值來看。信賴區間表示實際上這個風險值應介於某兩個數值中間,若這個期間包含1,表示實際上這個數值有可能與基準值相比,並無差別。只有信賴區間不包含1,才可說這一風險值具顯著性。表2家禽肉攝取量的組別中,只有在高異質性的全案例、經由計算得知的50克組,有略高於1的信賴區間(1.02-1.45和1.04-2.84)。
綜上所述,這篇文章作者對結果的解讀,並非只是態度保守。而是作者謹慎面對科學研究的侷限,例如說本篇的研究樣本雖然很大、但異質性也高;雖然作者群已盡力想出可能的變因予以控制,但仍不能排除其他未考量到的因素也許影響了結果;又或是,有一些潛在變因可能沒有量化資料可使用等等。科學是一個很長的故事,除了實驗本身耗時,單一科學研究的證據效力有限,需累積不同時間點、不同實驗室、不同實驗方法、不同對象等的科學研究,才可更清楚問題的答案。
若報導用錯誤的方式理解科學研究,又或僅擷取片面的事實,除了可能犧牲科學可提供社會的真正價值,更可能使大眾無謂恐慌;當科學研究真正確定何種風險應謹慎以對,大眾已無吸收應對的餘裕。
好的科學報導
好的科學報導,應首重正確性,若於正確性中再尋求亮點,當然會是可讀性更高、更吸引人的報導。一份研究報告中,作者對於結果的重要性和詮釋方式,以及研究方法是否真的可以得出作者宣稱的結論,都能由「同研究領域」的專家閱讀後,給予評論;從這些專家評論中,較能獲得用正確方式理解研究的多元角度,提升了正確度,才有可能真正將研究成果與生活連結,找出能與讀者共鳴之處。
期待新興科技媒體中心的解答,能協助讀者解讀學術研究報告,並激盪對「好科學報導」的討論火花。
圖2:媒體報導擷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