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記者劉芮菁/報導
最近網路上熱傳一則影片,搭配文字指稱越南人在台北街頭幫助無家者,強調:「台灣貧富差距越來越大,再10年後,菲律賓、越南、泰國、馬來西亞、印尼...都將超越台灣。今年30歲的年輕人,很多在20年後就很可能成為那些遊民其中的一個。...這種遊民會越來越多,會蔓延。」
圖1:通訊軟體流傳訊息及影片擷圖。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taiwan_factcheckcenter)分享的貼文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taiwan_factcheckcenter)分享的貼文
要查證這則傳言,查核記者第一步是檢視網傳影片,影片中有出現「TikTok」的標誌,附上一串帳號名稱。記者在「Tik Tok」社群平台上搜尋,成功找到原始影片。此影片是由一越南店家發布,搭配越南文敘述,感謝朋友一起從事做有意義的活動。
圖2:根據網傳影片的Tik Tok 帳號,可以找到原始影片。
根據此Tik Tok帳號在自我介紹發布的連結,記者找到此店家的臉書粉絲頁,此帳號均以越南文發布資訊。根據此臉書帳號的資訊,這是一間位於新北市板橋的越南商店,主要販售美妝保養品。其在2022年2月15日上午發布貼文,表示想為台灣人提供一些幫助,並搭配幫助無家者的照片。
圖3:此越南店家的臉書粉絲頁有發布幫助無家者的照片。
又根據網傳影片拍攝到的街景,石製圓柱、座椅、地板花色等,記者確認網傳影片的拍攝地點是台北市萬華區的艋舺公園。
因此,網傳影片確實是越南店家在台北街頭發放物資給無家者。
傳言刻意強調「越南人」 意在刺激族群對立
然而,這段網傳影片卻搭配文字強調「越南人」幫助無家者,政大創新國際學院助理教授陳虹穎認為,傳言先強調發放物資的是「越南人」,又強調「台灣年輕人很多將成為無家者」,是利用台灣人對缺工的恐懼,以及外籍人口增加的現象,去刺激大眾對政府的不信任感。
陳虹穎說,「發放愛心物資」的行為不需要強調善心者的族裔。傳言特意強調發放物資的人是「越南人」,是刻意炒作族群之間的緊張跟恐慌;傳言又暗示,之所以會變成無家者,是因為失去工作機會,而會失去工作機會,是因為東南亞人跟新一代台灣人搶工作,強調「台灣30歲一輩的年輕人之後會變成無家者。」
陳虹穎分析,現在台灣的人口結構,是因為少子化使年輕人越來越少,導致有長期缺工的現象。但台灣的基礎建設、民生產業,都很需要大量基礎勞工。這些基礎勞工的工作型態、薪資未必是年輕族群想要。是因為東南亞族群願意接受台灣基礎勞工的薪資條件,讓很多基礎建設、民生產業能持續運作。他們在行有餘力時願意幫助台灣的無家者,應該是值得佳許,不應挪用來刺激族群之間的張力,激發歧視與缺工的焦慮。
人生百味文化建構協會負責人巫彥德也說,就他所知,台北車站一帶有一些東南亞移民、移工會去幫助無家者。這些人不見得是高收入,但基於他們的文化或信仰,他們主動提供協助,當然也有很多善良的台灣人去發便當給無家者。
巫彥德說,一個社會裡都會有善良的人去幫助有需要的人。傳言用「越南人幫助遊民」來暗示他們收入比較高,不一定是事實。
無家者的核心議題是「居住議題」:讓貧窮的人有地方住
另外針對傳言搭配的文字暗示「貧富差距擴大會使無家者數量變多」,巫彥德提出不同觀點。他認為,無家者和貧富差距擴大,不一定有直接關係。
巫彥德說,在無家的議題裡面,最關鍵的不是貧富差距擴大,而是都市中有沒有足夠的、穩定居住的環境。例如北歐發展街頭生活法,是讓人有更多穩定的住宿空間。巫彥德指出:「無家者最核心的議題是居住議題,也就是讓貧窮的人有地方住。」
巫彥德說,越不都市化的地方,無家者的數量反而比較少,例如桃園的無家者就比台北少,南投的無家者又比台北更少。這是因為非都市化的地區比較容易找到可負擔的住宿環境,例如在台北租房子比較貴。同樣都是貧窮的狀態,在都市比較容易成為無家者。
此外,人與人的信任關係也會影響無家者的數量。巫彥德說,無家者是社會最底層、最貧困的一群人,都市化的地方,人與人之間的信任關係較差,很多人連鄰居都不認識,遇到困難只能自己面對,也更難找到幫助。相較之下,在非都市化的農村或部落,人與人的關係比較緊密,有困難時會比較多人知道或提供幫忙。換言之,無家者的數量也跟當地的社群關係有關,也就是人怎麼對待這些最貧窮、最困難的人,以及這個地方有沒有提供足夠的基本資源給有需要的人。
小心隱身在傳言裡的族群歧視和對立
這則網傳影片雖然確實是越南店家在台北街頭發放物資給無家者,但傳言文字卻刻意強調東南亞族裔,並且刺激民眾的對缺工的焦慮、對無家者的恐懼,傳言不是真心關注無家者的議題,卻是運用此傳言來激化族群對立。這種隱身在傳言裡的惡意歧視,是我們要特別關注和小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