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卡迪夫大學研究:中國資訊戰企圖干擾美國總統大選
英國卡迪夫大學研究:中國資訊戰企圖干擾美國總統大選
記者何蕙安/編譯
英國卡迪夫大學(Cardiff University)犯罪與安全研究所日前發布報告,揭露了一個手法精巧的中國資訊戰網路,試圖在美國大選期間攻擊美國前總統川普、鼓吹暴力抗議,並抹黑香港民主運動。多項證據顯示,相關行動是組織性操作,而非個別愛國網民的行為。
此報告指出,該資訊戰的攻勢發揮了一定程度的影響力,其代表作是在美國選舉日隔天早先一步推播號稱是川普選票被燒毀的不實影片,該影片成功受到陰謀論匿名者Q支持者轉發,之後又被川普兒子艾瑞克(Eric Trump)分享,在推特上達到了超過120萬次瀏覽。
卡迪夫大學最新的報告其實是去年底第一版報告的更新版本。根據2020年報告,儘管研究團隊也辨識出700多個實施資訊戰行動的可疑帳戶,但當時結論認為這些帳號的資訊戰手法不夠純熟、不具影響力。不過,隨著該團隊持續深入追查,發現更多有力證據,因此於上個月發布了第二版研究,對第一版的結論做了大幅修正。
「我們必須大規模改變我們原先的觀點。」此研究團隊負責人、犯罪與安全研究所主任馬丁.應尼斯(Martin Innes)在文章中表示,「這些帳戶的行為模式成熟、複雜且守紀律,還刻意採取策略避免讓推特的偵測,顯示他們影響美國政治的強烈企圖心。」
資訊操弄發揮實際影響力
在這份研究,研究團隊主要是利用推特(Twitter)分享的API(應用程式介面)資訊,定位了221個發布親中國言論、有協同性造假行為的帳戶,根據發文內容中的「川普」、「拜登」、「美國」、「新冠」、「病毒」等關鍵字分類,再以帳戶之間按讚與轉推的行為架構出了一個涵蓋10個子群組的資訊戰網路。
此研究報告指出,多項證據顯示該網路企圖影響美國輿論民情。首先,絕大多數的帳戶都是在2020年9月與10月之間建立,極可能是與當年11月初的美國總統大選有關;內容方面,有超過2000個推文是攻擊美國政治與批評美國對於疫情的應對,有超過500推文提到川普或拜登,但反川普的內容壓倒性勝出。
圖1:大部分個帳戶均在2020年9月與10月之間建立,可能是為了11月的美國大選/擷自卡迪夫大學研究報告
研究者發現,不少推文鼓吹暴力示威,包括呼籲擁搶者站出來、幫助川普贏下第二任期,呼籲美國人民把槍拿出來「為民主而戰」、用槍來保護選票等。
圖2:一些帳戶在川普推文下發表鼓吹暴力的言論,要選民以槍隻保護選票、讓川普勝選/擷自卡迪夫大學研究報告
值得一提的是,川普兒子艾瑞克曾轉發的「焚燒川普選票」影片,研究團隊認為是此資訊操弄網絡的一大「勝利」。外界多以為該影片最早來自由匿名者Q支持者,但研究團隊卻發現兩個隸屬於中國資訊戰網路的帳戶實際上更早一步就在傳播該影片,隨後才被該名匿名者Q支持者發現,進而轉傳,最後獲得龐大聲量。
該影片已經被包括《PolitiFact》、《FactCheck.org》、《USA Today》等美國查核組織或團隊查證,影片中燒的其實是樣本票,並非真實的選票。
除了美國政治,這些推特帳戶的另一目標是詆毀香港,其論述包括「香港有暴動」、「香港不感激中國的付出」,「香港疫情嚴重」。網路中有一個群組專門放出香港相關內容,主要把香港描繪成混亂的地方,強調中國科技更進步、更穩定。雖然推文都是英文撰寫,但常常連結到YouTube上的中國政治宣傳影片。
報告指出,這個行動網路比早前預估的更加複雜與機動性,例如在1月6日美國國會山莊被闖入事件爆發後不到幾小時,該網絡就開始傳播一則新的政治宣傳影片,影片以英文講述、附上中文字幕,批評美國政治人物以雙重標準對待「香港暴動」,把美國描述成一個混亂、充滿衝突的國家。
中國網軍鐵證:貼文時間符合上下班規律
報告指出,有許多強力的證據顯示該資訊操弄網路與中國有關,包括絕大多數貼文使用中文,關注中國區域政治利益的主題,大量的推文(4.2萬則)是中國政治宣傳。當中雖然也有部分帳戶使用的英文,但語法不自然,似乎是使用翻譯工具。
受限於開源數據調查的限制,研究團隊原先無法證明這些帳戶與中國政府的關聯,甚至無法排除這些帳戶可能是海外的中國愛國份子的個別行動。不過,在最新研究中,團隊進一步比對帳戶的活動時間,諸多跡象皆顯示位於中國的機構員工在操作這場行動。
例如,絕大多數帳戶發文與互動的時間集中在中國時間的上午9點到下午5點,發文頻率在中午12點-1點、以及下午5點之後顯著降低,週末也較少活動;此外,在中國10月1日的國慶黃金週假期的期間,這些帳戶也極少發文發文,顯示帳戶的操作者並非利用自己空閑時間使用推特,更像是隸屬於機構、有一般上下班時間的雇員。
「在推特在中國被封鎖的情況下,以及上述的時間與語言分析來看,我們認為這個資訊戰行動不太可能是在官方不知情、或是沒有官方指導的情況下進行。」此報告指出。
圖3:資訊戰網路內的帳戶文時間非常集中與一致,主要在中國時間的上午9點到下午5點,中午休息時間與假日都減少發文(色塊顏色愈深,代表發文頻率愈低),顯示帳戶操作者可能是在「上下班時間」發文/擷自卡迪夫大學研究報告
隱藏彼此連結 採取恐怖份子的社群策略
研究團隊負責人應尼斯強調,該資訊戰網路的行動模式「顯示了一定程度的計畫與深慮」:整個網絡中切割成多個子群組,每個群組內有高自治性與互動性,但個別群組之間少有互動,僅透過單一節點帳戶作為連結不同群組的橋樑。
圖4:帳戶之間的互動關係圖,顯示網路內有約10個子群組,各個群組除了由一個節點帳戶連結彼此,基本上各自獨立運作/擷自卡迪夫大學研究報告
報告指出,這樣的行為模式常見於恐怖份子的社群網絡,宛如細胞的各個子群組將彼此的連結降到最低,因此當其中一個細胞被查獲時,就不會拖累到整體的網絡。
應尼斯說,這種不尋常、缺乏連結的行為模式,是該網路正在進行資訊影響戰行動的證據之一。此外,行動者刻意避免使用文字標籤hashtag,種種作為都可能是有意避免推特演算法的偵測。
另外,每個子群組內的帳戶都有清楚分工,極少數的帳戶是「作者」,主要負責發布內容,其他帳戶則是「支持者」,負責放大聲量。
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數帳戶透過的按讚或轉貼符合其政治立場的內容來傳播特定論述,這樣的做法使得帳戶操作者可以在不受限於英文程度的情況下與特定內容互動。這種策略也疑似為了避免被平台偵測。
報告指出,這種做法並不罕見,在臉書上也有類似的行為。一些造搖者刻意把惡意不實訊息放在貼文的評論中,而不是放在貼文裡面。
參考資料
首頁代表照片: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