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3地震後續】斷層帶附近房子不能買?專家:屋齡與耐震更關鍵

【403地震後續】斷層帶附近房子不能買?專家:屋齡與耐震更關鍵

記者/陳培煌;主編/陳偉婷

自4月3日台灣東部海域發生規模7.2地震,後續餘震不斷,花蓮有多棟建物傾斜、損壞成為危樓,民眾關心住宅安全。

因台灣地處地震頻仍之地,社群平台臉書近期流傳一篇文章,提醒「山腳斷層五股的房子不能買」、「斷層帶附近300公尺內房子絕對不能買」,並稱921地震後,有專家學者呼籲政府要劃出「斷層線」,斷層線數百尺內不得有新建,在網路引發討論


圖1:4月3日地震後,受損房屋被貼上危險標誌「紅單」/來源:達志影像

根據經濟部地質調查及礦業管理中心「活動斷層分布圖」,目前已知就有36條活動斷層。台灣地狹人稠,斷層帶附近蓋屋住人,是不是真的難逃地震倒塌風險?

地質、地球科學領域的學者專家均指出,目前各國調查斷層帶的調查技術仍有局限,有些斷層可能從未被發現,有些斷層的地表被建築物、土壤覆蓋,無法實際挖掘調查,導致無法精準描繪位置

專家也認為,斷層帶地震週期約300-400年,對於人類生命或房屋汰換週說,這是非常長的時間。民眾若擔心住家可能鄰近斷層帶,專家建議關注房屋是否符合建築法規規範,以及有沒有足夠的耐震能力

土木技師建議,民眾挑選房屋時,可以檢視房屋建築年份。921地震後,台灣建築設計觀念與規範都有改變,除設計地震力提高,設計考慮也較周詳,房屋耐震能力普遍比921地震前要好。

此外,地震後,民眾可先透過房屋自我檢查手冊巡查房屋,遇到結構性損害務必找專家評估、補強;若僅是油漆脫落或裝潢損傷等沒有損及房屋結構的狀況,民眾不需要過度擔心。


圖2:地震後,民眾若對房屋結構是否損壞產生疑慮,建議找專家到府檢測/來源:canva

台灣已知活動斷層有36條 斷層精準調查有難度

根據「活動斷層分布圖」,台灣已知的活動斷層有36條,活動斷層是指「更新世晚期(距今約10萬年)以來曾活動過,未來可能再度活動的斷層。

依據活動年代的證據,又分為第一類與第二類。第一類為距今1萬年前以來曾經活動過的斷層,如車籠埔斷層、梅山斷層、旗山斷層;第二類為距今約10萬年前以來曾經活動過的斷層,如北部的山腳斷層、桃竹一帶的湖口斷層等。

從「活動斷層分布圖」可以看到斷層有分虛線與實線,地質調查及礦業管理中心解釋,斷層調查可能受限於地表物或技術問題,無法全面精準調查,虛線的部分是推測位置,實線則是確定位置。


圖3:政府公布活動斷層分布圖/來源:經濟部地質調查及礦業管理中心

圖3:政府公布活動斷層分布圖/來源:經濟部地質調查及礦業管理中心

中央大學地球科學系教授顏宏元及台灣大學地質科學系名譽教授陳文山都表示,目前各國調查斷層帶的技術仍有侷限,或礙於地表已經有建築物、交通設施或厚實岩層,無法實際挖掘調查,在調查斷層時可能出現幾百公尺的誤差,難以精準調查位置。

以造成921地震的車籠埔斷層錯動為例,顏宏元指出,原先地質調查認為車籠埔斷層帶是往北延伸至苗栗三義斷層,但在921地震後才發現,車籠埔斷層帶至台中大坑後,就轉向苗栗卓蘭,並未如當初地質調查所認為的往北延伸。

另一個例子是受到921地震影響而倒塌的重要水利設施石岡壩,在原先的地質調查中,並未發現石岡壩有地質斷層。

顏宏元也說,美國加州斷層明顯可見,因此加州政府規定斷層帶限建。不過,加州1992年發生朗特地震、1994年發生北嶺地震,事後調查均是分支斷層,也不在原本地質調查資料中。這顯示斷層調查的困難,以及在斷層帶限建的作法未必行的通。

 

圖3:921地震地表破裂切過石岡壩/來
源: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圖4:921地震地表破裂切過石岡壩/來源: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推薦閱讀台灣陸地將發生規模8地震?  從「斷層長度」破解假地震預言

斷層活動週期百年起跳 購屋關鍵在屋齡與耐震

活動斷層的分布,只能知道約略知道哪裡有斷層,但不知道斷層什麼時候會錯動,這必須仰賴嚴謹的斷層調查才能得知。

陳文山說,斷層帶產生的地震週期都是以幾百、幾千年來計算,而房屋壽命有限,可能50至60年就會重建。政府的責任是進行活動斷層調查,計算出活動週期,降低民眾居住的風險。對民眾來說,比起擔憂住在斷層帶附近,更應注意的是房屋年限與結構是否耐震。

陳文山表示,921地震發生後,政府多次修改建築法規,之後蓋的房子也考慮耐震系數,至少在發生大地震時,雖然會出現牆壁龜裂等毀損,但不至於直接倒塌。

顏宏元也指出,車籠埔斷層的地震週期約在300-400年,在地質研究上,百年是非常短暫,但對於人類生命或房屋汰換週期來說,300-400年是非常長的時間。民眾若擔心住家在政府公告的斷層帶附近,建議應該檢視房屋是否符合建築法規規範,以及有沒有足夠的耐震能力。

至於要不要特別擔心山腳斷層,顏宏元說,山腳斷層在目前地質調查被歸類為第二類斷層,活動性不高,但未來會不會發生地震,無法預測。


圖5:4月3日地震導致花蓮市天王星大樓倒塌/來源:達志影像

921震後建築法規修改  房屋耐震能力較好

台灣省土木技師公會監事鄭明昌指出,如果可以選擇,房屋建築當然最好避開斷層帶,但斷層帶明確位置在哪,以目前的探測方法仍難清楚劃定。

鄭明昌說,民眾挑選房屋時,可以檢視房屋建築年份。921地震當年,政府隨即頒布緊急命令,將建築物設計地震力提高。921後台灣建築設計觀念與規範都有改變,除設計地震力提高,設計考慮也較周詳,房屋耐震能力普遍比921地震前要好。

鄭明昌分析,以這幾年地震導致房屋倒塌的案例來看,大部分屬於921地震前興建的房屋,尤以房屋一樓屬「弱層」的建築。「弱層」包括挑高、開放式空間、牆量少等狀況,加上一樓地震力最大,導致這類房屋在地震發生時,很容易從一樓破壞,甚至倒塌。

鄭明昌指出,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針對這類有「弱層」的房屋,推動一樓補強工程。民眾若對自家建築物有相關疑問,可以洽詢國震中心,也可以尋求專業技師協助。倘若沒有辦整棟補強,至少加強對受地震力最大且最容易壞的一樓,這在未來地震發生時,多少可以減少房屋損壞的機率與程度。

震後檢查屋況 善用「震災後住家房屋自我檢查手冊」

鄭明昌說,每次地震發生後,民眾若對房屋損壞產生疑慮,建議請相關技師到府評估。若經鑑定房屋結構在地震後造成損壞,可能就需要進一步修復或補強;但若僅是油漆脫落或裝潢損傷等沒有損及房屋結構的狀況,民眾不需要過度擔心。

台中市土木技師公會表示,地震後,民眾可先行透過房屋自我檢查手冊巡查房屋,若還是對屋況有所疑慮,可以透過致電或上網向各縣市土木技師公會、結構技師公會、建築師公會申請房屋安全鑑定,透過專業人是協助,確認房屋狀況。

根據北市府「震災後住家房屋自我檢查手冊」,民眾震後可以查看整棟大樓,有沒有異常傾斜、沉陷現象,門窗有沒有變形、牆壁有無龜裂,柱、梁、樓板有無裂損。檢查1樓柱子是否有嚴重裂縫或是混凝土被壓碎剝落、鋼筋外露,尤其1樓為開放空間的挑高挑空大樓,或1樓原為老舊住宅被改變成超商、餐廳或大賣場的建築物,應特別檢查。

手冊提供各種梁、柱、剪力牆、樓板檢視技巧,民眾若發現這些地方出現上下錯位、有明顯水平裂縫、有接近45度或交叉的斜向裂縫,甚至混凝土剝裂、鋼筋外露的現象,應請專業人士評估修復補強。

手冊也提供可自行修復的損壞樣態,民眾可依據指引評估,不用過度緊張,若仍有疑慮,則可找專家協助判斷。